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 第206章 防御作战的核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北非军团面对盟军的猛烈攻势,恐怕只能采取守势。

所以重武备才是决定这场防御作战的核心。

反装甲方面已经得到了强化,那么重武备方面也必须同步~提升才行。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防空问题。

眼下李清河无法提供战机来支援北非军团的空中战力。

他委托川飞设计制造的新战机虽然性能出色,但至少还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位。

这段时间北非军团显然等不起。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地面防空力量,用高射炮来抵消盟军的制空权优势。

小德子的88炮虽然性能不错,但数量有限,面对盟军庞大的空中力量几乎起不到太大作用。

于是李清河决定直接采购来自种花家的防空炮系列。

其中主要以双联装、四联装的37毫米高射炮为主。

而中口径的防空火力,则直接选择了性能更为突出的五九式57毫米高射炮。

这款火炮日后将成为北非军团防空体系的中坚力量。

这款57毫米高射炮全重4.5吨,最大射程可达12公里,最高有效射高约8800米。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炮瞄雷达配合使用。

虽然配备的是定制的初代雷达版本,但在提升命中率方面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早前李清河曾考虑向小德子出口大口径防空炮,为此还对五九式100毫米高射炮进行了升级。

他不仅为该炮配备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弹药,还将老旧的瞄9型雷达进行了简化改装,使之更适合小德子使用。

然而小德子并不感兴趣,他们已经装备了88毫米高炮,并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再加上当时空军实力强大,对地面防空的需求并不高,因此这项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如今这些早已准备好的装备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37毫米多管高炮、57毫米中口径高射炮,再配合五九式100毫米大口径高炮。

这三型火炮完全可以为阿曼拉地区构筑起一张密集的防空网络。

再说,虽然目前小德子的空军处于下风。

但如果地面防空火力足够强大,要阻挡盟军的空袭还是有可能的。

解决了反装甲和防空的问题之后,还剩下两个关键点。

那就是盟军在兵力和火力上的双重优势。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北非军团的炮兵力量来弥补。

八路军因人才紧缺,火炮装备一直有限。

但作为工业强国的小德子在这方面并不缺乏技术力量。

更何况面条军虽然战斗力一般,但让他们在后方操作火炮还是胜任的。

因此李清河决定大量采购重型火炮和火箭炮。

只要盟军无法掌握制空权,就别想突破北非军团构筑的防线。

在轻武器方面,李清河只采购了约三万人的装备,但弹药却一次性备足了十个基数,足以支撑多场大规模战役。

至于三种口径的防空炮,他一次性采购了三百门。

其中37毫米双联或四联装的数量最多,占了近一半。

而最大口径的五九式100毫米高射炮,也一口气采购了整整50门。

这三百门防空火炮足以构建起一道令盟军难以逾越的空中屏障。

大口径重炮方面,李清河主要采购的是种花家库存装备。

比如54式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

还有负责远程压制任务的60式122毫米加农炮。

这三型火炮早已从种花家军队退役,库存数量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足够调拨。

李清河大手一挥,一口气采购了200门。

再加上小德子和小意子的各类火炮,总数已超过500门,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步兵炮等轻型火炮。

对于北非军团而言,这样的火炮规模已经完全够用了。

除了重炮之外,另一大重点就是火箭炮。

这次李清河采购了两款火箭炮,数量也达到了200门左右。

第一款是那种用一辆桶车就能拉着到处跑的107毫米轻型火箭炮,这毫无疑问是提升机动性的关键装备。

第二款当然就是六三式自行火箭炮了。

这两款火箭炮如今已经成为小德子在东线战场上的主力炮兵装备。

以上这些装备,就是李清河这次采购的所有内容了。

这些武器装备甚至已经足以让北诽军团重新恢复进攻能力。

而这些老旧货,李清河也就花了几个小目标而已。

毕竟都是压在仓库底的旧存货,他这个老主顾干脆就按吨位来算价了。

其中花销最大的并不是武器本身,反而是配套的弹药。

毕竟这些装备都是耗弹大户。

弹药价格虽然不高,但胜在数量庞大。

不过,如果只是几个亿就能扭转北诽军团目前的局势,这笔钱花得完全值得。

更何况等他把这些装备送过去之后。

隆美尔也会把一部分缴获的战利品交给他,这早已说定。

小德子在北诽搜刮的东西可不少。

不仅足以弥补这次的开销,还能狠狠赚上一笔。

既能赚钱,又能完成自己的战略部署,这买卖稳得很。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之外,李清河还采购了大量北诽军团目前紧缺的各类物资。

为了把这些东西运过去,李清河来回跑了整整三趟,可见这批物资数量之多。

在完成武器和物资的交接之后,李清河并没有立刻前往北诽。

而是先到了桂西省的防城港。

他这次来这儿,自然是有要紧事要办。

而且这事直接关系到即将组建的雇佣兵团。

既然打算成立一支雇佣兵部队,作为未来安布雷拉公司的武装力量。

那么从国内招募士兵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有必要在国内设立一个兵站,作为新兵初步训练的基地。

新兵训练不仅能培养士兵,更是一个筛选过程,淘汰掉身体或心理不合格的。

只要通过了初步训练,就可以送往北诽的训练基地进行第二阶段训练。

等第二阶段完成后,就能正式组建属于自己的雇佣兵团了。

由于时间紧迫,李清河这次优先招募身体素质好、最好有过战斗经验的人。

战火不断的国内从来不缺上过战场的退伍兵。

这样做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大幅缩短训练周期。

防城县东城,安布雷拉公司西南分公司征兵点。

这次公司对外宣称是招募海外护卫队成员。

宣传工作早在一周前就通过各种渠道展开了。

虽说这个年代信息闭塞,传播速度慢,

但只要肯砸钱,消息照样能传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