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 第264章 成了他新的依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们顺着河边再走一段吧,这儿风也清爽,景也好看,心情都能舒展几分。”

李云龙话音刚落,便站起身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

高明生立刻跟上,拖着一张两米多长的渔网,哗啦一声甩进河里。

这些鱼离了水可活不了太久,要是带回营地时全都翻了白肚,不仅腥臭难闻,

肉质也会变得松垮,再鲜的河鱼也失了滋味。

“你还真有脑子,晓得让鱼先泡泡水,缓口气。”

“不然一路干扛着,到头来全成了臭鱼,谁还愿意动筷子?”

听李云龙这么一夸,高明生咧嘴一笑,满脸藏不住的得意。

身后的林素一默默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抿嘴偷笑。

两个大男人,一把年纪了,还跟孩子似的打打闹闹。

还真是,男人哪怕年岁再长,骨子里那股孩子气也从没真正散过。

此刻,李清河正躺在床铺上,一整天都没挪动身子。

左腿的枪伤虽已处理,但行动依旧不便。

他知道,多活动或许能让肌肉不萎缩,对伤口愈合也有好处。

“还是得下来走走,老这么躺着,浑身都发僵,像具死尸一样,我可受不住。”

他颤颤巍巍坐起身,双脚落地后,扶着床边的铁栏慢慢站直。

左腿毫无知觉,使不上半点劲儿,若不是靠着栏杆支撑,早该摔倒在地。

恰在这时,刘玉祥推门进来,一眼看见李清河竟自己站起来走动,

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一把扶住他的胳膊。

“小李啊,医生是说要适当活动,可你这也太急了!”

“我们都不在身边照应,万一摔着磕着,伤势加重,恢复起来更费劲。”

面对关切,李清河尴尬地笑了笑。

他心里清楚,早点康复就能早点归队,队伍里的任务压着,他不想拖累别人。

“我也想试试看,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明白。”

“平时底子不差,筋骨也算硬朗,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

“就是这左腿完全使不上力,现在只能靠右脚蹦着走。”

他说完苦笑一声,对这样的伤势,他再倔强也无济于事。

可漫长的疗养日子实在难熬,他恨不得明天就能重返岗位。

“我真不想一直躺在这儿,你们仨已经够忙了,我不想再添负担。”

“可这副身子不听使唤,整日困在这方寸之间,真是憋屈得慌。”

刘玉祥听着这话,心头一热。

一个伤员还能惦记着队伍,想着分担压力,这份担当让他由衷敬佩。

不过他今天来也不是空跑一趟,俗话说,无事不登门。

他是特意带了件东西来的。

“瞧瞧,我给你带了什么?”

说着,他从背后拿出一根拐杖,双手递到李清河面前。

李清河一愣,目光落在那根光滑的木拐上,心头微微一震。

作为伤员,这正是他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没了它,寸步难行;总靠林素一搀扶,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试着将拐杖夹在腋下,动作生涩却认真。

“真没想到,你百忙之中还能想到我这个废人需要这个。”

“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还得在营里养一阵子。”

“但以后去指挥部开会、协调工作,这玩意儿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刘玉祥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

折腾一下午,总算没白忙活。

“那你现在就试试,正好我从指挥部过来,有点事找你商量。”

“看看能不能在我搭把手的情况下,陪你走一趟回去?”

李清河点点头,把拐杖牢牢撑住身体,权当它是自己缺失的那条腿。

左腿裹着厚重的石膏,纹丝不动,如今有了支撑,竟能一瘸一拐地前行。

别说,模样虽然狼狈,可走得还挺稳。

他一步步挪出房间,脚步缓慢却坚定。

渐渐地,那根拐杖仿佛长进了他的身体,成了他新的依靠。

两人晃晃悠悠地走到指挥部,刚坐下没多久,刘玉祥正委便开门见山。

“最近我们打算组建一支狼山特战队,可高明生和李云龙一直拖着不办,选拔人手的事迟迟没有动静……”

“说实话,部队里能挑出来干这种事的,也没几个。”

“再说你身手灵活,脑子也活,有没有什么想法?”

一听这话,李清河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他清楚眼下的形势——前阵子绿沼泽那一仗,让日军吃了大亏,死伤惨重,装备也丢了不少,整个队伍都乱了套。

这时候要是狼山这边能迅速出击,趁势把他们一锅端,对整个华北战局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想到这里,他轻轻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包烟,顺手扔给刘玉祥正委。

“这事不能急,得一步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搞砸了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可他也知道,有些机会转瞬即逝,一旦错过,日后想补都补不回来。

偏偏现在自己受了伤,行动不便,整个计划就这么耽搁了下来,毫无进展。

这事儿压在刘玉祥正委心头,早已成了块心病。

屋内安静下来,两人望着窗外飘过的云,一时都有些出神,仿佛羡慕那云朵的自在。

“不过这段时间也不是干等着,”李清河忽然开口,“咱们可以先准备些装备。上次从日军补给队缴获的东西里,有不少棉花和针线。”

“这些材料正好能让战士们做冬衣。秋一过,寒冬马上就到,华北这一带湿冷刺骨。”

“往年冬天,不少人都是因为衣服不够,冻坏了身子,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些事李清河早有考虑。

如今越来越多女同志加入狼山捌陆军指挥部,她们手脚麻利,能缝能补,给前线战士赶制新衣再合适不过。

这么好的人力,绝不能白白浪费。

刘玉祥正委原本闷头不语,听到这儿猛地抬起头来。

眼下李清河动不了,任务落不下,但整体进度不能因此停摆。

与其干等,不如先让女同志们动起来,把御寒衣物做起来,也算为即将到来的严冬早做打算。

“这个主意好!”他一拍大腿,“现在就可以安排下去。”

“等冬天一到,战士们穿着暖和的衣服上战场,心里也有劲儿,打仗都更有气势。”

说定之后,刘玉祥正委立刻下了决定:“下午就去找张嫂,把她锁在地下室那些物资全搬出来。”

“女同志们手脚快,很快就能完成。”

“这事就交给你总负责,我信得过你。”

说完,他点起一根烟,狠狠吸了一口。

屋里又静了下来,两人谁也没再说话。

天色渐暗,可高明生、李云龙和林素一还没回来。

刘玉祥正委越等越不安,终于坐不住了。

两人走出屋子,站在指挥部门口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