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 第266章 来之不易的成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上他抱怨个没完,正因如此,回到营地时才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把鱼放进水桶后,看着它们自在游动,高明生心里踏实又欢喜。

张嫂听见动静走过来,一眼瞅见桶里扑腾的鱼,顿时眉开眼笑:

“谁这么厉害,抓了这么多?赶紧找个地方挖个池子养起来。”

“现在正是鱼产卵的时候,要是没个好环境,鱼卵全得坏掉。”

高明生一听鱼要下崽,反倒更高兴了:

“那咱们还能吃上鱼子酱呢!听说这玩意在国外金贵得很。”

“也让同志们尝尝稀罕物。”

张嫂听了直摇头,上下打量着他:“你听过‘涸泽而渔’这故事没有?”

高明生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旁边的李清河却笑了。

这故事讲的就是不能只顾眼前,得为长远打算。

他拄着拐杖往前走了几步,笑着对高明生说:

“连这都不知道还想吃鱼子酱?赶紧听张嫂的,去挖个鱼塘。”

“等这些鱼安安稳稳地产了卵,往后吃的鱼多的是。

别在这儿耍贫嘴了,到时候管你吃饱。”

高明生念书不多,对这些事自然摸不着头脑。

可一听往后能多赚些钱,心里头也悄悄打起了算盘。

“眼下过日子都紧巴巴的,谁还顾得上将来那点事儿?”

“你们年轻人想的东西,我是真搞不明白。

罢了罢了,小王、小李,带几个人拿上工具,去挖个鱼塘。”

“张嫂你过来瞧瞧,看我们弄的行不行?”

说完他站起身,身后的几个战士和张嫂也跟着往外走。

“既然这样,今儿晚上就先不动荤了,等张嫂把鱼塘整好了再说。”

“不然那些鱼籽白白糟蹋了,以后可都是碗里的鲜味儿。”

大家散了,各自忙活去了。

李云龙转头对老刘说:

“今晚好歹宰条小鱼,给李清河补补身子,这孩子现在可是病号。”

“可不能让他饿着。”

“怎么做随你,做什么他就吃什么。”

老刘点点头,人一走净,营地又恢复了安静。

不过最近炊事班添了两只家禽,伙食有了底,大伙儿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高明生领着几个兵,跟着张嫂到了田里。

这片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本地老乡早年种过水稻,也零星养过些水货。

他肩上挎着工兵铲,带着人走到张嫂指的地方。

“这块原先种稻子,可泥鳅和小龙虾闹得厉害,庄稼长不好。”

“这些东西个头不大,搅得人心烦,成群结队地钻洞打眼。”

“干脆改成鱼塘,正好让它们当鱼食,废物变宝。”

这地方背风向水,确实适合养鱼。

张嫂顺手从田埂上拔了几根干稻草,边走边每隔几步插一根,转了一圈,鱼塘的轮廓就出来了。

她站在边上瞅了瞅,满意地点点头,对高明生说:

“地界我划好了,你们照着这个范围挖就行。”

“深度到膝盖差不多,我去洗衣裳,你们手脚麻利点,弄完了来喊我。”

高明生扫了一眼那片地,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丝不屑。

他们这些当兵的,挖坑掘壕是家常便饭。

前线打仗时,十几分钟就得刨出一条战壕来躲炮火。

眼下这点活儿,还不跟玩儿似的?

“这点小事哪用得着您洗完衣裳再来验?三分钟,保准给您掏出个像样的鱼塘。”

“让您见识见识我们当兵的是怎么干活的。”

话音刚落,他一把摘下背后的铁锹,甩了草鞋,卷起裤腿,哗啦一声踩进泥里。

几个战士也紧跟着跳下去。

张嫂知道这些兵手脚利索,也不急着走,索性坐在田埂上看热闹。

“张三、李四,你们俩负责南边!”

“手脚快点,拿出咱们五班那股劲头来!”

命令一下,几个汉子立马动起来。

铁锹翻飞,泥块飞溅,塘底的黑泥被一铲铲甩上岸,水花混着泥土四下飞溅。

张嫂看得直乐,忍不住啧啧称赞:

“当兵的就是不一样,干脆利落!以后我家闺女要是找对象,不当兵的我连门都不让她进。”

这话一出,几个小伙子更来劲了,越干越起劲,鱼塘的模样眼见着成形。

高明生一边挥铲一边吆喝:

“再加把劲!这尺寸正合适!”

“底下再深一点,往后养鱼才宽敞。”

张嫂在边上听着,笑着点头:“你们尽力挖,只要别累着。”

高明生抹了把汗,咧嘴一笑:

“您就瞧好吧,啥叫当兵的效率,今儿让您开开眼。”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鱼塘边,高明生和几个战友早已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背上。

可他们手上不停,心里也热乎着,干得起劲。

时不时有人抬起胳膊抹一把额头的汗,袖口擦过脸颊,留下一道泥印子。

张嫂站在一旁看了半天,心疼得不行,转身从晾衣绳上取下几条晒得干爽的毛巾。

她赤着脚踩在泥土上,走到几个年轻人身边,把手里的毛巾递过去:“歇口气,擦擦汗再干,别累出毛病来。”

“张嫂你快收着吧,这点活不算啥,咱们还能扛得住。”高明生摆着手推辞。

“是啊,马上就收尾了,不用麻烦您动手。”

“等会儿我们去井边冲冲凉就行,这毛巾您留着用,洗起来怪费事的。”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谢绝,谁也没接毛巾。

张嫂也不恼,笑着把毛巾搭在旁边木桩上,嘴里念叨:“你们这些后生真是实诚人,帮了大忙还这么客气。”

她望着那一片新挖好的池子,又嘀咕道:“等水引进来,还得顺带挖几条小渠,把边上田里的活水接过来才好养鱼。

光靠井水不行,太凉,也没气儿,鱼受不了。”

这话不假。

河里来的水经日头晒过,暖和又有氧气,鱼待着舒坦。

要是全靠地下井水,清是清,却冷冰冰的,鱼容易憋死。

她一边想着,一边看着那几个小伙子弯腰挥铲的身影,眼里满是感激。

这时,卫生所的屋子里,林素一正坐在床边喘气,脸蛋通红,腿上还缠着绷带。

李清河坐在旁边,看她累成这样,轻声问:“疼得厉害吗?要不我给你按按?”

“别瞎操心了,你自己也是伤号,躺着歇着比啥都强。”林素一笑出声,“等你好了,天天轮到你伺候我。”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笑,屋里传出一阵阵笑声,像是把疲惫都赶跑了。

而在指挥部,气氛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