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楚风云传 > 第431章 清除奸细(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州城南郊的一处难民营中,近十万的难民集中在一片广场上。

广场上近两千口大铁锅冒着微弱的热气,米香的味道飘在空气里,却没几个人有心思闻。

梁达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士兵已齐刷刷抽出腰间长刀,刀身散发着慑人的寒芒。

几千名士兵们都绷着脸,眼神锐利地扫过黑压压的难民,大有只要一声令下,便要对着这些难民大开杀戒的架势。

难民们被这架势吓得不住的后退。

刚才还嗡嗡的议论声像被掐断的琴弦,戛然而止。

有人下意识地往后缩;有人则是紧紧攥着怀里的孩子,而那些孩子们似乎也懂事了许多,都纷纷把脸埋在大人怀里;

还有几个年纪大的,佝偻着背,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惶恐。

他们在高丽见惯了官兵的凶戾,此刻见大楚士兵动了真格,本能地想起了那些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日子。

可就在这死寂里,人群中突然有人拔高了声音,像根刺一样扎进寂静里:“不让我们吃饱饭,还不让我们说!这是把我们当猪狗养吗?”

声音刚落,那人就像泥鳅似的往旁边的人堆里钻,原本站在他身边的难民下意识地让开,露出一道转瞬即逝的缝隙。

还没等士兵锁定方向,另一处又有人喊:“就是!当初说好了来辽州能吃好住好,现在天天喝稀粥,这不是骗我们吗?”

这一次,说话的人更低着头,帽檐压得几乎遮住半张脸,说完就往人多的地方挤。

楚逸辰站在一处高台上,玄色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眯着眼睛,目光扫过人群,看着说话的那十几个人,眼中露出讥讽的笑容。

“盯紧那些出声之人。” 楚逸辰对着身边的亲卫低声吩咐。

亲卫们会意,顿时有近二十名亲卫同时向前一步,一只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目光却是死死锁定那出声的十几个人。

随后楚逸辰对着一旁的孔源说道:“孔大人,你过来一下。”

“王爷您有何吩咐?”孔源赶忙过来询问道。

随后楚逸辰在孔源的耳旁低语了一会。

孔源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等楚逸辰说完,他忍不住开口:“王爷,这能行吗?难民本来就有怨气,要是说不好,真闹起来……”

“放心。” 楚逸辰直起身,眼底带着一丝笃定,“有大军在这,他们闹不起来。真要是真有人敢闹事,大不了杀一儆百。”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要的就是他们把怨气露出来,才能分清谁是真难民,谁是奸细。”

孔源看着楚逸辰冷静的眼神,想起自从他开始知道楚逸辰的那天起,似乎这个年轻人,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

于是孔源心里的担忧渐渐散去。他重重点头:“属下明白了!”

说完,孔源走下高台,找了十几个嗓门大的士兵。

然后对着这些士兵吩咐道:“一会我无论说什么,你们就按照我说的话,原封不动的再喊一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没有音响,只能用这个方法。

孔源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肃静!肃静!”

他的声音本来就沉,再加上那十几个士兵在四周跟着喊,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到难民耳朵里。

难民们仰着头,有的带着疑惑,有的带着警惕,但看到有官员出面说话,一时现场逐渐的安静了下来。

孔源见场面静了,继续说道:“乡亲们,我先问你们一句,你们在高丽的时候,能顿顿吃上饭吗?”

这话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难民们的表情瞬间变了。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老汉,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嘴唇哆嗦着,却没敢说话;

旁边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孩子的脸蜡黄蜡黄的,她下意识地把孩子搂得更紧,眼神里满是恐惧,那是对 “高丽” 两个字的本能恐惧;

还有几个年轻些的,拳头攥得紧紧的,脸上露出咬牙切齿的表情,显然是想起了在高丽被搜刮、被饿肚子的日子。

没人回答,可这沉默比回答更有说服力。

孔源见状,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不敢说,也不想说。可我得替你们说 ,你们在高丽的时候,别说顿顿吃饱,能有口稀粥喝就不错了!

多少人因为没饭吃,饿死在路边?最困难的时候你们这些人连树皮、草根都吃甚至是观音土,更甚者你们这里有多少人为了活命,选择易子而食。”

“易子而食” 四个字一出口,人群里传来一阵压抑的抽气声。

有个妇人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哭了出来:“我的儿啊………”

她的哭声像导火索,瞬间点燃了难民们的情绪,低低的啜泣声此起彼伏。

孔源没有打断,等哭声稍微小了些,才提高声音:“可你们来了辽州城这一个多月,我们什么时候让你们饿过肚子?

每天两顿稀粥,虽然不稠,却管够;还有咸菜,偶尔还能有个窝头。你们当中,有谁在辽州城饿肚子了?有谁因为没饭吃丢了性命?”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锐利得像刀:“没有!一个都没有!我们免费给你们吃住,给你们搭帐篷,你们生病了,我们还派医官来看。

可你们呢?不仅不知恩图报,还听信别人的挑唆,要找我们要说法。好啊,今天我就站在这里,你们谁来说说,你们想要什么说法?”

最后一句话,孔源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人群再次陷入死寂。

可没过多久,人群中又有人喊了起来:“当初是你们的人说,来辽州能吃好的、住好的!我们才背井离乡过来的!

结果呢?天天喝稀粥,住的地方破烂不堪,连猪狗都不如!这就是你们说的好生活?”

说话的人躲在几个难民后面,只露出半张脸,帽檐压得很低,说完就往旁边挪了挪,换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后。

紧接着,又有人附和:“就是!我们在高丽虽然苦,可也没被这么糊弄过!你们根本就是为了把我们骗过来,到时候好给你们干活!”

这次说话的人更狡猾,声音刚落就弯下腰,等直起身时,已经换到了帐篷的另一侧。

孔源冷笑一声,对着人群喊道:“刚才说话的人,敢不敢站出来?躲在人堆里喊,算什么本事?本官看你就是高丽派来的奸细。就是为了挑拨百姓和我们大楚的关系。”

没人应声。

那些煽动的人缩得更紧了,甚至故意往老弱妇孺身边靠,想把自己藏得更隐蔽。

孔源见状,继续说道:“怎么不敢站出来了,刚才不是口口声声说是要讨个公道吗?怎么这个时候不敢站出来了。”

孔源扫视了一眼这些难民,眼神陡然变得冰冷:“我知道是谁在挑事!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是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