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烽火涅盘抗日血泪 > 第164章 希望之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寒意日渐浓重,山林褪去夏日的葱茏,染上大片大片的金黄与赭红,风过处,带起一阵萧瑟的呜咽。独立第一支队在主动出击打破封锁后,士气得到一定提振,但杨帆和陈明心中那关于前途与方向的深层焦虑,并未随之消散。他们像在茫茫暗夜中航行的孤舟,迫切需要一座灯塔来确定方位。

就在这种彷徨与期待交织的氛围中,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一支来自北满、风尘仆仆的小型交通队,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突破了日伪的数道封锁线,抵达了独立第一支队的秘密联络点。他们带来的,不是急需的粮食弹药,却是一份比任何物资都更加珍贵的“礼物”。

交通队的负责人是一位姓金的老抗联战士,脸庞被北地的风霜刻满了沟壑,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他郑重地将一个用油布和蜡密封了数层的小铁管,交到了杨帆手中。

“杨支队长,”老金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庄重,“这是关内同志们,千方百计辗转送过来的。他们……一直都知道你们在战斗。”

杨帆的心猛地一跳,手指甚至有些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住呼吸,一层层剥开那严密的防护。最终,几页折叠整齐、字迹密密麻麻的薄纸,出现在他眼前。纸张粗糙,字迹是因多次转抄而略显模糊的钢笔字,但上面的内容,却仿佛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这并非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指令,而是一份经由北满抗日联军渠道转来的、摘要性的电文和文件抄件。里面提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并且,重点提及了那份着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的核心精神——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电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指示杨帆部的具体行动,但却明确传达了党中央对东北抗日斗争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慰问,肯定了所有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都是光荣的抗日部队,是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到了吗?老陈!看到了吗?!”杨帆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在漫漫长夜中终于看到启明星的激动与狂喜,他拿着电文的手因激动而微微发抖,“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全国的抗战斗争,是一盘棋!我们不是孤军!”

陈明接过电文,飞快地浏览着,镜片后的眼睛迅速湿润了。他比杨帆更能理解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政治意义和战略远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正途啊!”他声音哽咽,反复摩挲着那几页薄薄的纸,仿佛那是无价的瑰宝。

消息在支队核心骨干中迅速传开。当夜,团部所在的山洞里,油灯拨到了最亮。杨帆、陈明、铁柱、赵老黑、周卫国、孙德胜等所有营以上干部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热烈。

陈明亲自担任讲解,他逐字逐句地解读着电文和文件摘要的精神。他解释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最主要的敌人;解释了《八一宣言》呼吁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

“同志们,”杨帆接过话头,声音沉稳而有力,“以前,咱们打仗,凭的是一腔血勇,是为了活命,是为了给死去的弟兄报仇。这没错!但光靠这个,走不远,看不清。现在,党中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在这里打鬼子,不是在搞山头,不是在当流寇,我们是在执行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战略!我们每一枪、每一弹,都和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所有抗日的力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铁柱虽然对有些政治术语还不太明白,但他听懂了一点:他们这支队伍,得到了一个更强大、更正确的“靠山”的承认和指引。他咧开嘴,重重一拍大腿:“好啊!这下心里亮堂了!原来咱们干的,是这么大一桩事业!”

周卫国等原东北军军官,更是感触良多。他们曾经效忠的国民政府下达了不抵抗命令,而如今,却是他们曾经并不完全了解的共产党,给了他们坚持战斗的政治依据和归属感。这让他们心中的那块郁结,豁然开朗。

学习讨论持续了几乎整个通宵。迷茫与徘徊,在这一夜被驱散;信念与方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紧接着,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在支队内部正式确立并开始推行:明确“党的领导”原则。尽管尚未与党组织建立直接的组织关系,但支队的一切重大决策,必须遵循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同时,借鉴红军的经验,开始在连一级单位试点设立政治指导员。

陈明亲自负责,从原有政治工作人员和有文化、思想进步的骨干中,选拔、培训了第一批政治指导员。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做思想工作,更要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执行,在士兵中发展党员(秘密进行),将支部建在连上,从根本上保证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战斗方向。

王文斌等几个学生兵出身的年轻干部,被任命为首批连队政治指导员。他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带着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一腔热血,深入到士兵中间,将统一战线的思想、抗日救国的道理,用最朴实的语言,播撒到每一个战士的心田。

希望之光,穿透了东北沉沦的阴霾,照亮了独立第一支队前行的道路。他们不再仅仅是凭借本能和义愤战斗的武装集团,开始向着具有明确政治纲领、严密组织体系的真正人民军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尽管未来的斗争依然艰苦卓绝,但他们的心中,已然点燃了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