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阙惊澜 > 第29章 周公诫帝:霍光剖心示幼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周公诫帝:霍光剖心示幼主

石渠阁内,静得能听见铜漏滴水迟缓的声响。巨大的青铜龟鹤漏壶伫立在角落,细长的铜尺上水珠凝聚、坠落,每一次滴落都仿佛敲打在紧绷的神经上,提醒着时间的沉重。

八岁的昭帝刘弗陵端坐于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之后,小小的身躯被包裹在玄黑十二章纹的常服里,显得愈发单薄。他面前摊开着一卷厚重的《尚书》,竹简的纹理在阁内昏黄的光线下清晰可见。然而,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简牍上,而是微微低垂,长长的睫毛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稚嫩的脸上带着一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沉静,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警觉。案角的麒麟兽首青铜灯盏跳跃着,火光将他小小的身影投在身后巨大的书架上,形单影只。

脚步声沉稳,由远及近。霍光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石渠阁高大的门扉处。他依旧一身玄色深衣,步履无声,如同融入这沉寂书海的幽影。他行至书案前丈许处,停下,对着御座上的小皇帝,躬身,持笏,一丝不苟地行礼:“臣霍光,参见陛下。”

“大将军平身。” 刘弗陵的声音清亮,带着孩童特有的音色,却又有着超越年龄的平稳。他抬起眼,目光清澈,如同两泓深不见底的幽泉,望向霍光。那目光里,没有寻常孩童的依赖或畏惧,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审视的沉静。

霍光直起身,深邃的目光迎上小皇帝的眼睛。四目相对。阁内只有铜漏滴水的声音和窗外呜咽的风声。一股无形的、沉重的压力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

“陛下在读《尚书》?” 霍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低沉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

“是。” 刘弗陵简短地回答,小小的手指无意识地拂过面前摊开的简牍,“读到《金縢》,周公之事。”

霍光眼中极细微地波动了一下,如同深潭投入一颗微小的石子。《金縢》,武王病笃,周公设坛告天,愿以身代……还有那更不可言说的后续——成王疑周公,天降异象,启金縢之书,方知周公忠荩。

“周公恐惧流言日……” 霍光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石渠阁内带着奇异的回响,他向前一步,目光落在刘弗陵面前那卷摊开的《尚书》上,修长有力的手指轻轻点向其中一个段落,指尖落处,正是“管叔、蔡叔流言于国”的字样。“陛下可知,管叔、蔡叔为何人?”

刘弗陵的目光随着霍光的手指移动,清澈的瞳孔中映着跳动的烛火:“乃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周公之兄。”

“不错。” 霍光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陈述一个冰冷的事实,又像是在敲打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彼等身为宗室至亲,本应匡扶社稷,拱卫幼主。然,其心不正,其志不纯。见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便心生妒忌,觊觎大位。于是散布流言,污蔑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煽动殷商遗民叛乱……” 霍光的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如同沉重的鼓点敲在寂静的空间里。他描述着那场古老的风暴,语气平静无波,却让听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血腥与背叛。

“其行径,名为清君侧,实为……乱臣贼子!” 霍光的声音陡然加重,最后四个字如同冰锥凿石,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在石渠阁冰冷的空气中!“为一己之私欲,置江山社稷于不顾,陷君王于险境,引兵戈于宗庙!此等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纵为骨肉至亲,亦当……诛之!”

“诛之”二字,从他口中吐出,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不容置疑的冰冷杀伐之气!如同寒冬里最凛冽的朔风,瞬间席卷了整个石渠阁!麒麟灯盏的火焰被这无形的杀气激得猛地一晃,光影在霍光深邃如渊的眼眸中剧烈跳动,映照出其中一闪而逝、足以冻结灵魂的寒芒!这寒芒并非针对眼前的幼主,而是穿透了千年的时光,直指那古老背叛者的魂魄!

刘弗陵小小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他清澈的目光紧紧锁住霍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仿佛要从中读出那冰封表面下汹涌的暗流。霍光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无形的、如同山岳般沉重的威压和铁血意志,让他感到了本能的敬畏,也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话语中那浓得化不开的警示意味——对背叛的零容忍,对秩序的绝对维护!

“那……周公何以处之?” 刘弗陵的声音依旧清亮,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霍光缓缓收回点在简牍上的手指,负手而立。玄色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如同凝固的雕塑,充满了力量与威严。他的目光从小皇帝脸上移开,投向书架深处那片更浓重的黑暗,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稳,却更加深沉,如同在宣示一条铁律:

“周公奉成王命,兴师东征。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平殷顽民之乱,定鼎周室之基。”

他微微一顿,每一个字都清晰得如同刻印:

“社稷重器,不可私授。法度威严,不容亵渎。忠奸之辨,关乎国运存亡。当依律法,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他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刘弗陵身上,那眼神深邃如渊,仿佛要将这训诫刻入小皇帝的骨髓,“纵有骨肉之情在前,若有悖逆法度、危害社稷之举,亦当……雷霆决断,以儆效尤!此乃为君之道,亦是……为臣之道。”

最后一句“为臣之道”,他说得极慢,每一个音节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石渠阁内陷入了更深的死寂。铜漏的水滴声似乎也消失了,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如同无数亡魂在呜咽。

刘弗陵沉默了。他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清澈的眼眸中仿佛有无数思绪在激烈地翻涌、碰撞。霍光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铁锤,反复敲打着他幼小的心灵。周公诛兄的决绝,法度高于亲情的冷酷,忠奸之辨的残酷……这些沉重的概念,与他记忆中那些模糊的、属于父皇的威严影像,与霍光那永远深不可测的眼神,与朝堂上上官桀赤红的面庞,与金日磾府邸那惨白的素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复杂而令人心悸的权力图景。

他忽然抬起头,目光澄澈而锐利,如同穿透迷雾的利箭,直射向霍光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问出了一个石破天惊、足以让任何权臣心惊肉跳的问题:

“若权臣势大,幼主当如何?”

声音清越,在寂静的石渠阁内清晰无比地回荡开来!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

霍光挺拔如山的身影,在这一瞬间,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他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深处,那万年不变的平静冰面骤然裂开一道缝隙!惊愕、审视、一丝极其罕见的震动……无数复杂的情绪如同深水下的暗涌,在那缝隙中疯狂翻滚!他负在身后的那只手,五指猛地收紧,骨节因为瞬间的过度用力而发出极其细微、却清晰可闻的“咔”的一声轻响!他腰间那枚温润的玉带扣,竟被他生生捏碎了一角!细碎的玉屑无声地落入他宽大的玄色袍袖之中。

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麒麟灯盏的火焰似乎也停止了跳动。窗外呜咽的风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咽喉,骤然停滞。

霍光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寒冰利刃,死死地钉在刘弗陵那张苍白却异常沉静的小脸上。那清澈的、不闪不避的目光,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他内心那一瞬间的惊涛骇浪!这孩子……这八岁的孩童……他竟问出了如此诛心之问!他是在试探?是在恐惧?还是……这深宫的险恶,早已将那份早慧淬炼得洞若观火?

时间仿佛过去了一瞬,又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

霍光脸上的肌肉极其细微地抽动了一下,随即被一种更深沉、更坚硬的平静所覆盖。所有的惊愕与震动都被强行压入那深不见底的寒潭。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松开那只紧握的拳头,指节因方才的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挺直了脊背,身形比之前更加挺拔,如同不可撼动的山岳。

他迎着小皇帝那清澈而锐利的目光,声音平稳无波,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足以令山河变色的力量,一字一句,清晰地回答,如同在天地间刻下永恒的誓言:

“当依律法,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

他重复了一遍之前的训诫,但这一次,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

“社稷重器,不可私授!”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同穿越了时光的壁垒,凝视着眼前年幼的君王,也凝视着自己毕生所守护的信念,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悲壮的决绝:

“纵有滔天权势在前,若有悖逆法度、危害社稷之举——”

霍光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出鞘的绝世神兵,锋芒毕露,直刺苍穹!那目光中,没有半分犹豫,只有一种以身为炬、焚尽一切黑暗的凛然正气!

“当依律法,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雷霆决断,以正乾坤!”

最后八个字,如同九天神雷,轰然炸响在寂静的石渠阁中!震得书架上的简牍似乎都在微微颤抖!麒麟灯盏的火焰被这无形的气势激得冲天而起,瞬间将霍光那玄色的身影映照得如同顶天立地的神只!他站在那里,不再仅仅是一位权倾朝野的臣子,更像是一柄悬于天地之间、守护着帝国法统与幼主安危的……无上权柄之剑!锋芒所指,神鬼皆惊!

刘弗陵清澈的瞳孔中,清晰地倒映着霍光此刻如同山岳般不可撼动的身影和那足以令天地变色的锐利眼神。小小的身体坐得笔直,稚嫩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紧抿的嘴唇和微微攥紧放在膝上的小手,泄露了他内心掀起的惊涛骇浪。阁内死寂,唯余铜漏那迟缓的、如同心脏跳动般沉重的水滴声。

“笃…嗒…”

阁门之外,长廊的阴影深处,新任奉车都尉金赏按着腰间的环首刀柄,如同一尊沉默的银甲雕像,静静地守卫着。阁内那如同实质般汹涌而出的磅礴气势和那雷霆般的宣言,穿透厚重的门扉,清晰地撞击在他的耳膜和心口。他低垂的眼睑下,瞳孔骤然收缩,握着刀柄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一滴冷汗,悄无声息地从他额角滑落,没入冰冷的甲胄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