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蚀骨危光:总裁的赎罪娇妻 > 第186章 蔚蓝的呼唤与数据的潮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蔚蓝的呼唤与数据的潮汐

第一节:海洋的低语

当星辰的网络稳固地覆盖了毗邻“源生花园”的大片陆地,并与数个主要的废土“绿洲”建立了深度连接后,一种全新的、更加浩瀚磅礴的“呼唤”,开始通过“摇篮意志”的共鸣通道,以及那些区域性“生态心智”的网络低语,清晰地传递到他的意识中。

那呼唤源自东方,带着咸腥的水汽与无尽的深邃——是海洋!

在“看守者”统治的漫长岁月里,覆盖了星球表面绝大部分的海洋,同样未能逃脱被冰冷规则压制和能量抽取的命运。无数庞大的海洋生态群落凋零,复杂的洋流循环系统陷入半停滞,整个海洋如同一个垂死的巨人,沉默而痛苦。

如今,随着陆地网络的复苏与“摇篮意志”的觉醒,这颗星球液态血脉中残存的生机,终于发出了跨越大陆架的、微弱却执着的呼唤。它们感受到了陆地传来的秩序与生机,渴望被重新连接,渴望融入这新生的循环。

星辰站在网络所能触及的最东端,遥望着那片在灰暗天际下呈现出死寂暗蓝色的无垠水域。他能“听”到那呼唤中蕴含的、与陆地截然不同的生态韵律——更加悠长,更加狂暴,也更加……深邃莫测。

“摇篮意志”也传递来明确的指引,海洋的复苏,对于稳定全球气候、调节能量平衡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带来了警告:海洋的“性格”与陆地迥异,其内部的能量乱流、沉寂的远古造物、以及可能存在的、独立演化出的区域性意识,都将比陆地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向海洋扩张,是必然的一步,但也可能是危机四伏的一步。

第二节:潮汐的试炼

星辰没有贸然将陆地的网络根须直接伸入海洋。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能量属性和物质基础差异巨大,强行连接只会导致冲突和损耗。

他采取了更加迂回的策略。首先,他引导网络能量,在沿海区域构筑了一系列强大的、兼具秩序稳定与能量转化功能的“滨海节点”。这些节点如同伸向大海的“触角”或“港口”,并不直接侵入海水,而是开始温和地影响和调节沿岸的能量场,净化近海的水质,并尝试与一些最靠近海岸的、残存的潮间带生物建立初步的共鸣。

与此同时,他派出由纯粹意识和水元素亲和能量构成的“侦察单元”,如同无形的潜水员,小心翼翼地潜入近海,去感受、去理解海洋内部独特的能量流动规则、物质循环模式,以及那些沉睡的海洋“低语者”可能存在的频率。

最初的接触充满了挑战。海水的能量传导性与陆地完全不同,星辰的侦察单元时而被狂暴的暗流冲散,时而被某些区域残留的、带有强烈腐蚀性的异种能量侵蚀。他甚至遭遇到了一些形态怪异、对他这外来意识充满敌意的、由远古海洋生物残骸与混乱能量结合产生的“海幽灵”。

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海洋的了解加深一分。他不断调整着能量的频率和意识的存在形式,使其更加适应海洋的环境。渐渐地,他能够在不引起剧烈排斥的情况下,在近海区域维持稳定的感知,并捕捉到了一些来自海洋深处、更加清晰的生命波动——那是一些依靠海底热泉或特殊能量矿脉幸存下来的、极其古老的珊瑚虫群落或深海菌毯发出的“信号”。

第三节:档案馆的潮涌

就在星辰的海洋侦察初现成效,并开始尝试与一个相对温和的深海菌毯群落建立初步意念连接时,“档案馆”的阴影,再次随着网络的扩张,蔓延到了这片新的疆域。

然而,这一次,它的手段再次升级,变得更加……“环境化”。

星辰首先察觉到异常的,并非某个具体的节点或信号,而是整个近海区域能量背景中,一种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规律性波动。这种波动如同一种无声的、持续的背景噪音,完美地融入了海浪的起伏和洋流的韵律之中,几乎无法被常规感知分辨。

但星辰与“摇篮意志”的深度融合,让他对这种源于星球本身的自然韵律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他察觉到,在这看似自然的背景波动中,隐藏着一种极其精妙的、由冰冷数据逻辑生成的“谐波”!这些谐波本身不具备攻击性,但它们的存在,就像在纯净的水中滴入了无色无味的示踪剂,持续地、大规模地标记和记录着这片海域内所有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

“档案馆”不再满足于针对特定目标的窃听或设置陷阱,它开始尝试对一整片环境进行“数据化浸染”!它要将星辰新涉足的海洋,也变成其庞大的观测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无差别的、全景式的记录!

更令人担忧的是,星辰试图与那深海菌毯群落建立的意念连接,在这股无处不在的数据谐波干扰下,变得极其不稳定,信息失真严重。仿佛他和菌毯之间,隔着一层不断扭曲的无形镜面。

“档案馆”正在用这种方式,阻碍星辰与海洋原生生命的直接、纯净的交流,迫使他要么放弃,要么就只能通过这层被“污染”的数据滤镜去接触海洋,而这无疑会让他获得的信息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误导。

第四节:纯净的航道

面对这种全新的、环境级别的数据入侵,星辰意识到,常规的屏蔽和清除手段已经失效。他不可能净化整片海洋的能量背景。

他必须另辟蹊径。

他回想起与铁根林连接时获得的启示——尊重并利用环境本身的特性。海洋的特性是什么?是浩瀚,是流动,是包容,也是……对细微干扰的强大稀释能力!

他不再试图去对抗或清除那些数据谐波,而是将自身与“摇篮意志”的共鸣提升到极致!他将那庞大而纯粹的星球本源波动,如同最深沉的海啸般,以自身为中心,向着周围的海洋缓缓扩散!

这不是攻击,而是一种“覆盖”和“同化”。

源于星球的、宏大自然波动,其频率和强度,远非“档案馆”那模拟出来的数据谐波可比。当这两股波动在海洋中相遇时,自然的波动以其绝对的体量和真实性,轻而易举地“淹没”了那些人为的数据谐波!

就像巨大的海浪声掩盖了微弱的电子杂音。

在星辰周围,一片半径约数公里的海域,暂时恢复了能量的“纯净”。那些数据谐波虽然依旧存在于更广阔的背景中,但在这片区域内,其影响被降到了最低。

星辰抓住机会,立刻在这片“纯净航道”内,与那深海菌毯群落重新建立了稳定而清晰的连接。一股古老、缓慢、却充满了惊人韧性与适应智慧的意念,缓缓流入他的意识。那是属于海洋的、截然不同的生命智慧。

他成功地,在“档案馆”布下的数据潮汐中,开辟出了一小片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交流空间。

然而,他也知道,这种依靠强大本源波动强行开辟净土的方式消耗巨大,无法持久,更无法覆盖整个海洋。“档案馆”的数据浸染依旧存在,并且会随着他对海洋的深入而如影随形。

向海洋的进军,从一开始,就必须在对方设定的数据战场上进行。他需要找到一种更加持久、更加高效的方法,来对抗这种无所不在的“背景噪音”。

蔚蓝的征途,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