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55高地遭遇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血腥和焦糊的气味弥漫在x军前指所在的隐蔽部周围。与之前两水洞大捷后的欢腾截然不同,整个军部都笼罩在一片沉重压抑的气氛中。伤亡数字初步统计上来,先头团伤亡近三分之一,其中许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和骨干,损失惨重!

军指挥部里,烟雾浓得几乎化不开。军长梁光涛铁青着脸,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政委赵刚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一言不发。之前对邵明珠“危言耸听”略有微词的几位师长,如之前质疑过的李师长等人,此刻都像霜打的茄子,低着头,脸上写满了震惊、痛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

沉默最终被梁光涛打破,他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和痛楚:“都说说吧!这一仗,怎么打成这个鸟样?!老李,你的团是主攻,你先说!”

李师长猛地抬起头,这个平日里以勇猛着称的悍将,此刻眼圈泛红,声音带着哽咽和后怕:“军长!政委!我……我李大山打了半辈子仗,从没遇到过这么凶的火力!他娘的美国佬,那子弹炮弹就跟不要钱似的!那铁王八(坦克)的炮,准得很!还有那四个枪管一起响的怪物车(m16半履带),一扫就是一大片!咱们的战士……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孬种!可……可是冲不上去啊!根本靠不近!很多战士……连敌人的面都没看清,就……” 他说不下去了,痛苦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另一位孙师长也心有余悸地补充:“是啊,军长!美军这火力密度,跟国民党、小鬼子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的兵枪法也准,遇到袭击不慌乱,几下子就能组织起火力网。咱们老一套的密集冲锋,在他们面前,确实……确实跟送死差不多啊!” 他说完,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了站在一旁的邵明珠,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参谋长许立山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事实胜于雄辩。之前邵明珠同志反复强调美军的火力优势,我们虽然听了,但终究没有亲身体会。这一仗,用同志们的鲜血,证明了邵明珠同志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之前的轻敌思想,要深刻检讨!”

这时,之前对邵明珠分析将信将疑、甚至觉得他过于谨慎的几位师长,纷纷将目光投向邵明珠,那目光里再无半点质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信服、敬佩,甚至是一丝依赖。

李师长走到邵明珠面前,这个耿直的汉子,竟然对着邵明珠,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声音沙哑却无比诚恳:“邵副参谋长!我李大山,向你道歉!也代表我那些牺牲的兵,谢谢你!要不是你之前再三提醒,让我们多少有了点心理准备,这次遭遇战,我们团的损失可能更大!你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是救命的良言!我老李,服了!以后你制定的战术,我李大山绝对不打半点折扣,坚决执行!”

“对!邵副参谋长,我们都服了!”

“你说得对,美军跟我们以前遇到的敌人完全不一样!”

“接下来该怎么打,我们都听你的!”

几位师长纷纷表态,场面令人动容。

邵明珠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有对战损的心痛,也有得到同志们理解和信任的欣慰。他连忙回礼,诚恳地说:“各位首长言重了!我们是一个集体,都是为了打胜仗。牺牲的同志们,用生命给我们换来了对敌人最清醒的认识。现在不是懊悔的时候,关键是立刻总结经验,调整战术,避免更大的损失!”

“说得好!”梁光涛掐灭烟头,目光锐利地看向邵明珠,“明珠!情况大家都清楚了,血淋淋的教训!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你最有研究,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咱们必须立刻变,不能犹豫!”

“是,军长!”邵明珠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眼神恢复了冷静和专注,“通过今天的战斗,我们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1. 火力极强,反应极快;2. 单兵素质和协同能力高;3. 依赖公路和机械化装备,对侧翼和后方相对敏感;4. 惧怕近战、夜战和阵型被分割。”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因此,我们的战术必须进行彻底调整!我建议,立即在全军推行以下几点核心原则,可以概括为 ‘小、快、灵、近、夜’五字诀:

“第一,变‘大群密集冲锋’为‘小群多路,疏散接敌’!” 邵明珠的指挥棒重重敲在地图上,“以排、班,甚至战斗小组为单位,像水银泻地一样,从多个方向、利用一切地形地貌隐蔽接近敌人。绝不能再出现今天这种成连成营的集团冲锋,那等于给敌人的炮兵和机枪当活靶子!”

“第二,强化‘近战夜战’,但要更讲究方法!” 他继续道,“接敌过程要绝对隐蔽,尽量拉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甚至刺刀见红的距离再突然开火。白天尽量隐蔽,减少运动,把主要攻击时间放在夜间、拂晓、黄昏或不良天气下。接敌后,要敢于大胆穿插、分割,和敌人‘搅在一起’,让其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第三,重点打击‘要害节点’!” 邵明珠指向代表敌军后勤和指挥的符号,“优先攻击敌人的指挥所、通讯枢纽、炮兵阵地、弹药堆积所和后勤车队!打掉这些,美军的战斗力至少下降一半!这比歼灭他几个步兵班排更重要!”

“第四,推广‘土工作业’和‘爆破战术’!” 他强调,“面对美军火力,坚固的工事是保命的本钱。要推广‘猫耳洞’、野战工事,冲锋也要利用弹坑、沟壑跃进。同时,要大量使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特别是对付坦克和坚固工事!”

“第五,发挥我军‘机动灵活’的优势!” 邵明珠最后总结,“不打呆仗,不打消耗战。要像牛皮糖一样粘住敌人,像麻雀一样骚扰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不断的小规模接触和袭击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

邵明珠的讲解条理清晰,针对性强,完全是根据美军弱点和我军长处量身定做。在场的将领们听得频频点头,眼神越来越亮。

“好!说得好!小、快、灵、近、夜! 这五个字,总结得到位!” 赵刚首先表示赞同,“邵明珠同志的战术调整,完全符合他去年报告里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军事思想!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梁光涛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下令:“就这么干!参谋部立刻将邵副参谋长的这‘八字诀’战术原则,细化成具体的作战指令和训练要求,下发到各师、团、营、连!要一级一级传达,一级一级训练,确保每个战士都明白该怎么打!谁要是再抱着老黄历不放,老子毙了他!”

“是!” 全体指挥员轰然应答,声音中重新充满了决心和力量。

这次血的教训,让x军彻底完成了对美作战的思想转弯和战术转型。邵明珠的威信在军中空前提高,他提出的针对性战术,很快将成为志愿军在整个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对抗强大敌人的经典战法。虽然前路依然充满荆棘,但这支英雄的部队,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云山地区,龙山洞以南的崎岖山地。时间已是11月6日深夜。过去几十个小时里,整个战区仿佛一口沸腾的血肉熔炉。x军彻底放弃了以往大开大阖的正面强攻,将邵明珠提出的 “小、快、灵、近、夜” 五字诀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报告军长!一师三团派出多个加强排,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已渗透至美军‘红鹰团’阵地侧后,成功炸毁其团属炮兵连弹药堆积点一处!”

“报告!二师夜袭分队用手榴弹和爆破筒,端掉了敌人一个前哨连指挥部!”

“我军师属炮兵营进行了三分钟急促射,打掉敌人一个迫击炮阵地后立刻转移,敌方报复炮火落空!”

军前指里,捷报频传,但所有人的脸色都无比凝重。这些战果是用鲜血换来的。美军的反应极其凶悍,一旦发现渗透小队,立刻呼叫照明弹,然后用密集如雨的点五零机枪和迫击炮火力覆盖区域。许多英勇的战士在接近目标途中就壮烈牺牲。

邵明珠守在电台和电话旁,不断根据前线反馈微调战术:“告诉渗透分队,不要贪多,打了就走!一击无论是否得手,立即利用地形撤离,绝不纠缠!”

“命令各部队,白天坚决隐蔽,美军飞机太猖獗!把所有能动的时间都用在挖工事上!猫耳洞再挖深一尺!”

天色刚亮,美军的报复就来了。成群结队的p-51野马战斗机和F-80流星喷气式战斗机带着刺耳的呼啸声俯冲扫射、投掷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将志愿军坚守的山头炸成一片火海。随后,美军155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榴弹炮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毁灭性炮击。整个山头被削低了几寸,泥土被翻过来,烧成焦黑色。

“军长!三团二营阵地……电话线全断了!观察所报告,阵地……阵地都快被炸平了!” 通讯参谋声音颤抖。

梁光涛眼睛血红:“告诉三团,就是剩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钉在阵地上!吸引住敌人火力,为侧翼穿插部队创造机会!”

邵明珠补充命令:“让坚守部队注意防炮,人员分散,工事加固!告诉战士们,咬紧牙关,敌人的步兵快上来了!”

果然,炮火延伸后,美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向志愿军阵地发动营级规模的进攻。然而,当他们接近阵地时,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密集的枪声,而是从无数个看似不起眼的散兵坑、岩石缝隙中射出的冷枪,以及精准投掷到坦克履带下和步兵群中的手榴弹、爆破筒!

战斗异常惨烈。一处高地上,一个志愿军班长在战友全部牺牲后,抱着爆破筒滚入美军坦克底下,与敌同归于尽。另一个阵地上,子弹打光的战士们跃出战壕,与冲上来的美军展开白刃格斗!

夜幕再次降临,轮到志愿军发威了!

“全军听令!总攻开始!” 梁光涛一声令下。

这一次,不再是潮水般的冲锋。无数个以连、排,甚至班为单位的战斗小组,如同暗夜中灵动的幽灵,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扑向被分割包围的美军“红鹰团”各部。

战斗在极近的距离内爆发!手榴弹的爆炸声、冲锋枪的扫射声、刺刀的碰撞声、中英韩三种语言的怒吼和惨叫声响彻夜空!志愿军战士坚决执行“近身绞杀”战术,死死缠住美军,让他们的重炮和飞机彻底失去了作用。

邵明珠在指挥所里,能通过电话听到前线传来的残酷声响:

“这里是‘尖刀一号’!我们已冲入敌团部所在村庄!正在逐屋争夺!敌人抵抗很顽强!” 电话里传来一团团长嘶哑的吼声和激烈的交火声。

“狠狠打!不要给敌人喘息机会!用手榴弹开路!” 邵明珠对着话筒大喊。

“明白!二连,从左边绕过去!炸掉那栋有天线的小楼!”

“报告军指!‘猎鹰二号’报告!我们堵住了敌人一个营的退路!他们坦克冲了几次,被我们用集束手榴弹干掉了两辆!现在敌人缩在公路拐角顽抗!请求炮火支援!哪怕只有五发炮弹也行!”

“军属炮兵!最后十发炮弹,覆盖‘猎鹰二号’指定区域!打完后立刻转移!” 梁光涛毫不犹豫地下令。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美“红鹰团”被彻底分割成了几块,各自为战。虽然美军士兵单兵素质高,装备好,但在这种混乱的近战、夜战中,他们的优势大打折扣。志愿军战士则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一点一点地啃着这块硬骨头。

天亮时分,枪声逐渐稀疏下来。主要战场已被志愿军控制。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到处是燃烧的坦克、汽车残骸和双方阵亡将士的遗体。

参谋长许立山拿着初步统计的战报,声音沉重地向军领导汇报:“军长,政委,邵副参谋长……初步统计,我军……伤亡接近三分之一,其中阵亡和重伤比例很高。许多连队……打光了。美军‘红鹰团’基本被歼灭,俘虏约400人,其余大部被击毙,只有少量残敌在坦克掩护下溃逃。”

帐篷里一片寂静。虽然歼灭了美军一个主力团,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没有人能高兴起来。三分之一的伤亡,意味着无数熟悉的战友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x军伤亡三分之一就是一万五千人,按照志愿军一个军五万人算,美军一个团不到两千人。)

梁光涛军长沉默良久,缓缓摘下帽子,声音沙哑:“……把伤亡数字核实准确……做好烈士的安葬工作……厚待俘虏。”

赵刚眼眶湿润,沉痛地说:“代价是巨大的……但这一仗,打掉了美军的嚣张气焰,也证明了我们新战术的可行性!同志们,我们是惨胜,但也是伟大的胜利!”

之前对美军火力认识最不足的李师长,此刻走到邵明珠面前,这个铁打的汉子声音哽咽:“邵副参谋长……仗是打赢了……可这代价……如果……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完全按照你的打法,是不是……是不是能少死很多弟兄?” 他的问题,也是在场许多人心中的痛。

邵明珠的心情同样无比沉重,他摇了摇头,坦诚地说:“李师长,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美军不是泥捏的,即使我们战术对头,他们也会给我们造成巨大杀伤。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最正确的战术,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胜利。这一仗,我们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比黄金还宝贵!我们必须把这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尽快总结出来,上报志司,让兄弟部队少流血!”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同志们,我们证明了,即使装备悬殊,只要战术得当,我们志愿军照样能打败世界头号强敌!牺牲的战友们不会白死!他们的精神,和我们总结出的这套打法,将是我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梁光涛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珠说得对!立刻组织战斗详报,重点总结新战术的得失!我们要让全军都知道,该怎么跟美国佬打!”

云山地区的这次血战,虽然让x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极大地锻炼了部队,验证了针对美军的有效战术,为后续更加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战术基础。邵明珠的名字,和他带来的战术思想,开始更深地融入这支英雄部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