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129章 第一次剿匪大败,马齐愁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第一次剿匪大败,马齐愁啊

马中堂能怎么做?

马中堂现在很想砍人。

此时,开封城巡抚衙门大堂。

马齐看完赵珀和李成龙派人送来的信,气的只想骂娘,恨不得动刀砍了二人。

嘴里一直骂骂咧咧念着彼其娘之,没有的东西。

如今一大把年纪,六十多岁的人,想着出来拿个功劳,安享晚年。

可他娘的谁知道,剿几个贼匪,剿成现在这个乱七八糟的样子。

不仅五千多京师八旗搭进去,还损失了几万人的武器装备。

这他娘的亏大了,亏的命都不一定能保。

对此,马齐愁啊,愁大了。

一旁的高其倬看着也愁,没办法,这段时间河南白莲教不仅没灭光,更是河南府、陕州之地也出现的农民起义军。

虽然规模都不大,可也死伤不少乡绅士贤。

如今整个河南,除了开封府、郑州、禹州,是比较安定,且能被掌控以外,其他府州县被大大小小势力占据。

最主要的是,盘踞豫东南的杨贼也太强了。

竟然连续打败五千多京师八旗,三万多江南绿营。

甚至有可能湖广绿营,也被其打败了。

虽说湖广没传来消息,但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高其倬能猜到,马齐肯定也能猜到。

所以,马齐现在是真的有点后悔,接下这个经略大臣的大印了。

二人就这样,你愁我也愁,低头皱眉思考自己的未来。

不管怎么说,马齐也是位了不得的人物,怎么说也是个文武全才。

不然也不会一次次在九子夺嫡,朝堂斗争中活下来。

最终得到康熙、雍正的看重,位极人臣。

对于现在的处境,稍加思索,也有了些眉目。

抬头看向面前皱眉思考之人,微笑的问道:“高其倬,现在河南情况如此严重,你身为河南巡抚,有何看法?”

听到问自己,高其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有些紧张的回道。

“中堂,下官是有些粗略见解,可就怕误导了中堂。”

“无妨,说来听听,看有没有可取之处。”

“是,那就麻烦中堂批评指点。”

高其倬斟酌一番后,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

“如今河南,下官能管到的地方只有开封、郑州、禹州三地,能收到税也只有这三地了。

以河南现有绿营兵力,只能守城,难以剿贼。

依下官之见,现在最重要的是剿灭杨贼。

只要杨贼被灭,高成和白莲教,还有其他贼匪都不足为虑。

而这要剿灭杨贼,就必须要稳住他周边其他贼匪。

虽说现在没有收到湖广方面消息,但看现在南阳方面没有在河南做出什么动作,就更让人起疑。

有可能高成已和杨贼联合,进攻湖北,拿下襄阳。

哪怕高成没有出军,可也消耗了我方大部分兵力盯着他。

依下官之见,用高官厚禄拉拢安抚住南阳高成和白莲教这些贼匪。

甚至是以封王为引,鼓动其攻打杨贼。

这样我方也不用派兵四处出击,减少人力、物力、精力消耗。

就如皇上当年剿灭三藩一样,安抚其他叛军,再剿灭吴三桂。

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让他们先狗咬狗,打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届时,我方乘机灭了杨贼,剩余的这些贼匪,则就不足无虑。”

“那依你之见,剿灭杨贼需要多少兵力?”

“这......”

高其倬皱了皱眉,“经过这一战,杨贼手里所获得的武器装备、粮草,再编练三万大军绰绰有余。

再加上他本来就有的万余兵力,就有近五万大军。

而这五万大军,以杨贼练兵能力,使用上那些地雷、手炮后的实力,远远超过了白莲教和高成等贼匪。

与绿营兵相比,恐怕只有陕甘绿营能有一战之力。

而我大清八旗,若兵力不相当,也不一定能有多大胜率。

这倒不是说我八旗不强,而且杨贼也不会比准噶尔强哪里去。

只是杨贼待在大别山地区,横跨河南、湖北两地,周边又是群山环绕、河网密布。

如此地形下作战,无法发挥我八旗全部实力。

依下官之见,若要彻底剿灭杨贼,至少两路大军共十万人,从武昌、信阳两个方向夹击。

若是之前,倒可以把杨贼,从山区逼出到信阳、光州平原地带作战。

可现在的话,就有些......”

有些什么,不用高其倬说下去,马齐也猜到了什么意思。

想抓住杨正命脉老百姓来威胁,逼迫从山区出来作战,已经不是个好办法。

就现在杨正手里有几千京师八旗,还有阿尔松阿、查弼纳、杨宗义等人的命,反相威胁。

马齐就不敢下这样的命令,去让人抓百姓逼迫杨正。

毕竟这几千京师八旗的背后,可都是一个个八旗勋贵。

甚至是还有不少人,是他富察家的。

这真要拿百姓的命把杨正逼急了,反手砍了这些京师八旗怎么办。

本来八旗就没多少人,满打满算年轻力壮的男丁,也就三十万左右。

而这,还是有六七成都是八旗汉军。

这自三藩之乱后,作战死亡超过五千八旗的次数,都不超过一只手。

可若是现在,去跟杨正赌敢不敢杀俘虏,马齐可没这个胆。

要不要放弃几千京师八旗,还有阿尔松阿、查弼纳、杨宗义等高官将领的命,只有康熙能决定,其他人谁都没资格。

所以想明白这点的马齐,在收到杨正的威胁信后,第一时间就是妥协。

同意日后打仗归打仗,不杀害老百姓。

当然,这个约定,谁也不能说维持多久,说不定康熙有其他想法。

但后面会怎样,马齐就不管了,只要能稳住现在就好。

对于高其倬的一番分析梳理,马齐也有了些眉目,想了想下令道。

“你所分析,倒也不错。

只是要调动多少兵力剿灭杨贼,还需斟酌斟酌。

如今西北也在用兵,所花费钱粮也不少。

接下来本官会把现在的情况,上报给皇上。

你的话,再让人去和杨贼谈谈,看能不能把阿尔松阿几人放回。

还有,安排人去和高成、白莲教谈谈,看看他们的胃口有多大。

顺便让人传些消息,不要让他们几方之间那么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