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102章 大清能调动多少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大清能调动多少兵?

这看似杨正只是随意说了句,“太不够爽快了”。

可在苏洪光看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此时,也算是确认了姚明兴二人说杨正有野心的事,不是假的。

这反清复明,倒是有些难了。

想着想着,他不由自主笑了:“杨大帅志在天下,真乃大丈夫,有气魄,苏某佩服佩服。”

杨正闻言,淡淡一笑:“苏总舵主你就不用试探了,这之前我和姚堂主、胡堂主说过,我杨正志不在明。

我护民军,一直都是喊着护民、救民、为民的口号,倒没有举起过反清复明的旗帜。”

“杨大帅,能否说说这是为何......”

“好了,就这样。”

没等苏洪光说下去,杨正直接开口打断,“先不聊这事,咱们还是继续聊聊关于绿营驻防的事。”

“哎......好,那就继续聊绿营的事。”

“请。”

“嗯。”

苏洪光点了点头,想了想道,“讲到这绿营驻防,与八旗比,就比较简单了。

清军入关以后,把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和各都司,按照关内和关外,分成汉地十八省、外藩蒙古各盟旗,以及自以为的龙兴之地。

这帮满洲勋贵为了防止我汉人做大,威胁到他们,不仅不允许我汉人出关。

同时也不允许绿营实力变强,用各种手段限制绿营的发展。

首先,近六十万绿营,全部都只能驻守在关内汉地十八省。

然后这驻防,就很有意思了,想必杨大帅也深有体会。

这样子做,也是怕那些原本就是我大明将士改编而成的绿营有不轨之心,靠着手里兵力再次反清。

所以,这康熙和他的奴才大臣们,就把近六十万绿营分到十八省。

每个省的绿营,再分到各府州县。

各府州县的绿营,再分到下面的乡镇、水陆关卡。

这样分下来,除了各省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手底下,有上千的本标营兵以外。

其他驻防各地城池关口的绿营军官,短段时间内能调动的兵力,基本上不会超两三百。

不能立马调动几百兵力,也跟这兵力驻防分散有关。

在苏某看来,这把绿营兵都分散,是分化了绿营将领手中的权力,同时也能看住闹事的流民。

但若是遇到杨大帅你这样,文韬武略、运筹帷幄、武功盖世的英雄,又带着一支英勇善战,如猛虎般的军队。

这帮绿营兵,自然是只有挨打逃窜的份。”

看要开始拍马屁,杨正笑了笑抬手:“好了好了,苏总舵主就不用这样夸我护民军了。

孰强孰弱,这后面打一打更有说服力。”

苏洪光闻言,不好意思抱了抱拳:“杨大帅如此沉着稳重,苏某自愧不如,佩服佩服。”

见状,杨正淡淡嗯了一声:“苏总舵主你的学问不在我之下,就不用这般自谦了。

这一会儿功夫,苏总舵主你说了不少八旗和绿营驻防情况,让我受益匪浅啊,非常感谢。

不知苏总舵主觉得这接下来,那位经略大臣会动用多少八旗、绿营,来打我护民军?”

苏洪光闻言,嗯了一声,皱了皱眉:“苏某有些拙见,但也不确定会不会如此。”

“无妨。”

杨正伸出手请道,“你我之间互相聊聊,分享各自的看法,集思广益下。

苏总舵主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尽管畅所欲言,不用顾虑。”

“好,那苏某就献丑了,杨大帅还请见谅。”

苏洪光朝杨正抱了抱拳,端起茶抿了一口后分析道。

“这刚才苏某说了,清廷要从京城调动八旗的话,只有从禁旅八旗中抽调,而人数大约会在三五千。

而绿营兵会调动多少人,这个就有说法了。

这些年以来,驻防在河南的兵力,绿营大约是一万一千到一万两千。

驻防开封城的八旗,大约是千八百人。

说到兵力,这之前杨大帅你把河南巡抚杨宗义,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的数千兵力歼灭后。

再加上白莲教分支收元教等人,在归德府、开封府、曹州等地起事,牵制住了汝宁府以北所有河南绿营。

可以说短时间内,河南一省是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与护民军作战。

所以,这接下来,清廷若要早点攻打护民军,最好的调兵做法,就是从河南周边几省调绿营兵。

但现在清廷刚从直隶、陕西、山西、甘肃等地,调动了几万绿营兵,准备与策妄阿拉布坦打一场。

又加上现在收元教,在靠近直隶的豫东、鲁西南起事,清廷绝对是会重点对待的。

因此,清廷要调动的绿营兵,最大的可能,就是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这五省而来。

而根据了解到的,安徽、江苏、江西,三省绿营兵力不超过七万。

湖北、湖南,两省绿营兵不超过五万。

总的算起来,这五省绿营兵最多不超过十二万。

看着会有超过十二万兵力,但想来应该不会全调来。

按苏某的判断,应该会抽调大约五万左右的绿营兵。

若是江宁、荆州驻防的八旗,也被调动的话,应该也会有两三千人。

所以,总的看来,杨大帅你护民军应该会面对的清军,大约六万左右。

而这清军具体会如何使用战术,苏某就不好确定了。

但能确定是,这位经略大臣马齐,想必是不会合兵一处,攻打护民军。

苏某能分析的信息,大概就这样,就不知这接下来,杨大帅准备如何对敌?”

听完苏洪光这一番分析,杨正心里倒是有了些计策,想了想回道。

“若是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绿营兵力只有十二万的话,我觉得清廷绝对不敢从这五省,抽调五六万绿营兵。”

苏洪光闻言,笑了笑:“杨大帅,这俗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以你护民军实力,马齐应该不会自大到,只用两三万兵力可以打的过你。”

杨正跟着笑道:“没错,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虽说这位马大学士,不是自大的人。

但谁又能说的准,河南一省,只有我护民军和收元教在起事。”

“嗯?杨大帅你的意思是?”

看到苏洪光三人疑惑的样子,杨正倒也没打哑谜,直接道:“看来苏总舵主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有些情报还没收到啊!

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南阳总兵,现在和我护民军算的上是盟友。”

“南阳总兵?”

“盟友?”

“这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