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145章 抵淮河,那惊鸿一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抵淮河,那惊鸿一瞥

敌人的朋友,是敌人。

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

虽然说杨正和高成,只是表面上说的知己好友,忘年交。

但实际上,二人的关系亦友亦敌。

只是说,现在有共同的目标推翻清廷,才保持着互相来往。

但这来往,也仅仅只有军事交流、军事贸易,以及民间商贸互通。

而相关政策信息这些,那是严格控制。

要是谁敢乱宣传信息,被抓到打板子都是轻的。

当然,这样严格管制,也只有高成的地盘上是这样。

对于杨正来说,除了监控搜查敌方探子搞破坏外,老百姓只要不是聚众诋毁护民军和他的事,喜欢讨论什么八卦,那都不是什么坏事。

反正对方,不管是清廷、高成、白莲教,还是其他义军,都不一定有他对老百姓好。

当然,若此时十八世纪华夏大地上真有人,比他这个从后世而来,亲眼见过兔子如何实施政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还要更好的对待老百姓,更好的复兴华夏,那他也无话可说。

但是,目前来看却没有。

所以,杨正对于老百姓讨论护民军政策,宣传护民军,是非常支持。

一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但成千上万人聚集起来的力量,不可估量。

是好是坏,由世人来评。

有着治下老百姓宣传护民军,宣传他杨正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就传遍整个天下。

可能会被人越越邪乎,越传越坏,甚至把护民军说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匪军。

但,能让康熙震怒,让天下人为其宣传的队伍,是好是坏,不是几句话能说的清。

想亲眼见见的人,总是会有的。

就如黎贺这般,胸有满腹经纶,无处施展抱负的落魄才子,放眼天下何其多。

经过七天的赶路,黎贺跟着商队终于到达护民军控制地区,信阳北边的淮河长台渡口。

眼见也要进入安全地带,商队队长来到黎贺的驴车旁,面带微笑看着他。

“黎贤弟,这前面还有两三里地就要到长台渡口了,到了这个地方就是护民军的地盘,安全上也有了保障。

只要守好规矩,踏踏实实做事,在这护民军的地盘上,就不会有人为难。

咱们这几日相处,为兄我挺舍不得和你分别的。

但这外来人进入护民军的地盘,得经过一番询问搜查,没啥问题才给进入。

你要绕过关口也可以,但去乡下村里,村里的人也是会防着外人。

所以,黎贤弟你要是想带妻儿在这定居,就到前面渡口处,表明来意后,会有专门人带着你,给你开文书落户。

这落户后,具体是分地,还是给你安排工作,为兄也了解不多,这你到时可以详细询问。

但你放心,为兄接触过不少百姓来护民军这的,都不会受苦,不比在咱们高大帅治下过的差。

经过这几天相处,为兄知道黎贤弟是有才华的人,来护民军这肯定不会平庸。

但为兄能力有限,能帮你的,就是把这些告诉你,剩下的就靠你了。

保重,为兄祝贤弟你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对于商队队长一番关心,黎贺甚是动容,连忙抱拳回礼。

“王兄这一路辛苦照顾,贤弟就已感激不尽。

现在王兄能和贤弟说这些信息,让贤弟不是一头雾水,是帮了贤弟大忙,贤弟哪还不知足。

贤弟知道为兄是性情中人,贤弟也就不说那么多话了,还请为兄受贤弟一拜。”

黎贺说完,直接向商队王队长弯腰行了一礼。

原本王队长是客气关心一番,留个好人缘,可没想到黎贺这一番话和这一礼,顿时让他不好意思了,连忙伸手上前扶起。

“贤弟快快请起,为兄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之事,贤弟不必这般。

“这让为兄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王兄莫要谦辞,王兄这一路照顾,贤弟这一礼你受的。”

“好好好,为兄受的受的,还请贤弟快快请起。”

“谢王兄。”

看着黎贺真心实意,王队长倒也不是冷漠之人,想想了还是关心了下。

“若是贤弟想见杨大帅,莫要急,好好看看这护民军治下情况,准备一下为好。”

“是,多谢王兄建议,贤弟心中有数。”

“嗯,那就此别过,有缘再见。”

“好,有缘再见,祝王兄顺顺利利,财通四海。”

二人互相恭祝一番后,就此别过。

黎贺驾着自家驴车,带着妻儿跟在商队后方,慢慢向前方长台渡口赶去。

不多时,来到长台渡口不远,乌压压数百人,好似热闹。

虽然看着人多,可现场井然有序,所有人都排着队等候过河。

看到这,黎贺起了观察的心思,静静坐在驴车上,慢慢跟随队伍移动。

就这样,一点一点靠近渡口时,他的一瞬间目光停在了那。

那是百十名穿着黄绿色军服士兵。

若只是穿着军服的士兵,倒也不会这般吸引他。

但这帮士兵,有的是少了一只手,有的是头上包着布条,一看就是曾经受过伤的。

而就这样有伤,可此时依然是炯炯有神,英姿挺拔分列在两旁,守护着渡口。

黎贺从这些士兵的眼中,看到了不屈不挠,坚强自信,勇敢无畏。

正常来说,在这年头,受过伤战斗力大减的士兵,基本上都被赶回家种地。

可现在护民军却有一帮这样的士兵,没有怨言的守卫在那。

实在是,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看着这一幕,黎贺真想上前去询问一番为什么。

“前面骑驴车的,别在那杵着了,赶紧动啊!”

“相公,相公,后面有人催咱了。”

“哦哦哦......”

黎贺连忙回过神,驾着驴车往前,但他的眼神时时都不曾离开渡口处的士兵。

就这样,一直盯到渡口处,轮到他要接受检查准备渡河时,才回过神来。

一旁负责渡口检查的信阳壮班衙役一分队长,老远就发现黎贺眼神一直放在自己身后的巡防营士兵身上。

若不是看骑着一辆驴车,又是一副白面书生的打扮,他恐怕就要让人拿下了。

“来者下车,接受检查,莫要东张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