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的,咱们就沉下心来,细细分说这第四十四个故事——。这个故事,不同于“祖坟冒青烟”的吉兆或“祖灵的警示”的威严,它关乎一个家族与守护其长眠之地的异类之间,那段绵延数代、沉默而坚定的契约。

在咱们屯子往南,有一片地势稍高的坡地,是屯子里李家的祖坟。李家在屯子里不算最显赫,但人丁还算兴旺,世代务农,没出过大奸大恶之徒,也没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就是普普通通、本本分分的人家。他家的祖坟,也和屯里其他人家差不多,青石垒的坟包,朴素的石碑。

唯一有些特别的,是在李家太爷爷那座最老的坟头后面,紧贴着一块半人高的青黑色石头。那石头形状颇为奇特,粗看像个趴着的野兽,有头有身,只是面目模糊,看不清具体是啥。年深日久,石头上长满了暗绿色的苔藓,与周围的荒草几乎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不会留意。

老辈人传下话来,说那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是李家祖上请来的“守墓兽”,有灵性的,护着李家祖坟的安宁,不让外邪侵扰。至于这“守墓兽”是怎么来的,是石刻的,还是天然长成被点化的,就没人说得清了。李家后人也只是遵循祖训,每年清明、过年上坟时,除了给祖先烧纸,也会在那石头前敬上一炷香,摆上一点简单的供品,比如一个馒头,几个果子,权当是对这位沉默“邻居”的感谢。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李家祖坟也一直安安静静,没出过什么怪异之事。

直到有一年,屯子里来了几个外乡人,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眼神滴溜溜乱转,专门在屯子周围的山坡、坟地转悠。有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憋宝”的,或者说是盗墓贼的前哨,来“望气”、“踩盘子”的。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发现李家祖坟那边有被翻动的痕迹,虽然不明显,但坟头的土和周围的草,和以前不一样了。李家后人去查看了,又惊又怒,却也没抓到现行,只能加强警惕。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后半夜,住在离坟地最近的一户人家,起夜时隐隐约约听到南边坟地方向,传来几声极其凄厉、不似人声的惨叫,短促而尖锐,随即就没了声息。那户人家吓得没敢出门,第二天天蒙蒙亮,才大着胆子约了几个人一起去查看。

到了李家祖坟,只见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坟地周围一片狼藉,像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搏斗。泥土翻飞,荒草倒伏。而在那座“守墓兽”石头旁边,赫然躺着一个人!那人蜷缩在地上,昏迷不醒,脸色惨白,嘴角还带着白沫。他的衣服被撕扯得破破烂烂,露出的手臂和脸上,有几道深可见骨、像是被什么猛兽利爪抓过的伤口,皮肉外翻,看着就吓人。

更让人心惊的是,在那人身边,散落着一些专业的盗墓工具——洛阳铲、撬棍、麻袋等等。

大家立刻明白了,这是盗墓贼昨晚来动手,不知怎么触怒了那“守墓兽”,遭了殃!再看那座青黑色的石头“守墓兽”,依旧静静地趴在坟后,苔藓森森,仿佛亘古未动。但有心人仔细看去,发现那石头表面,似乎比平时更加湿润,像是出过一层细密的“汗珠”,而且在那粗糙的“兽爪”位置,沾着几缕暗红色的、已经凝固的血迹,和那盗墓贼伤口的位置正好吻合!

众人又是后怕,又是震惊。赶紧把那昏迷的盗墓贼捆了,抬回屯子,又派人去报了官。

自那以后,李家祖坟有灵兽守护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在十里八乡都传开了。再也没人敢打那片坟地的主意。而李家后人,对那座沉默的石头“守墓兽”,更是敬畏有加,供奉得也更加虔诚。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块石头,它是与家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守护者。

然而,契约的维系,并非单方面的供奉。它也考验着后人的品性与作为。

到了李建军这一代,他是李家少数几个走出屯子、在城里做生意的人。一开始,他还记得祖训,过年过节会回来上坟,给“守墓兽”敬香。可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人心也渐渐变了。他开始追逐利益,有时甚至会耍些不太光彩的手段,对屯子里的老规矩,也越来越不屑一顾。

有一年清明,他开着豪车回来上坟,仪式搞得排场很大,烧了无数的纸钱元宝。但在给那“守墓兽”石头上香时,他却显得心不在焉,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嘴里嘟囔着:“都是老封建,一块破石头,能顶啥用……”

他离开后没多久,怪事就发生了。

先是有人发现,那座青黑色的“守墓兽”石头,表面竟然出现了一道细细的、不易察觉的裂纹!像是失去了某种光泽,显得更加灰暗、沉闷。

紧接着,李建军在城里的生意,就开始莫名其妙地走下坡路。原本谈好的合同纷纷告吹,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阻挠他。他焦头烂额,诸事不顺。

他一开始并没往祖坟上想,直到他媳妇做了一个怪梦。梦里,一个模糊的、巨大的兽影站在她面前,眼神充满了失望和愤怒,对着她低吼,声音如同闷雷:“契约将断!人心不古,守护何益!”

他媳妇惊醒后,心惊肉跳,把梦告诉了李建军。李建军这才猛然惊醒,想起了清明时自己的怠慢和不敬,想起了那座出现裂纹的“守墓兽”石头。他冷汗涔涔而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立刻放下手头所有事务,连夜赶回屯子。他没敢声张,独自一人来到祖坟前。只见那座“守墓兽”石头,果然比记忆中更加黯淡,那道裂纹也清晰可见。

李建军“噗通”一声跪在石头前,这一次,不再是敷衍,而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和恐惧。他对着石头磕头,承认自己的错误,忏悔自己被利欲熏心,忘了根本,祈求守护灵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在坟前守了一夜,第二天,又请来屯子里懂得老礼的长辈,重新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不仅祭奠祖先,更专门向“守墓兽”诚心赔罪,奉上最丰盛的祭品。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李建军城里的生意,虽然没能立刻恢复如初,但那些莫名其妙的阻碍确实消失了,让他有了喘息和补救的机会。而他再次去看那“守墓兽”石头时,虽然裂纹还在,但那种灰暗沉闷的感觉,似乎减轻了一些。

经过这次教训,李建军彻底收敛了锋芒,做生意也重回正道,对家乡、对传统,也恢复了应有的敬畏。他每年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祖坟,不仅祭拜祖先,更会在那座沉默的石头“守墓兽”前,静静地站上好一会儿。

这的故事,也成了李家乃至屯子里更深刻的警示。它告诉人们,有些古老的契约,并非空穴来风。它建立在相互的尊重和守护之上。后人若品行端正,心怀敬畏,守约者便竭力护佑;后人若忘本变质,背弃信约,那么守护也可能离去,甚至反噬。这不仅是人与灵之间的约定,更是家族精神与品德的试金石。那趴在坟后的,不只是一块有灵的石兽,更是一面映照人心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