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江南水乡的姑苏城外,有座荒废的园林叫镜花轩。园中藏书楼里藏着一面古铜镜,镜背刻着繁复的云雷纹,镜面却光可鉴人。最奇的是,这镜子能照见人的前世今生。

老辈人说,这镜子是唐代宫中之物,安史之乱时流落民间。最后一位主人是明代才女柳如是,她临终前在镜前许愿,要与知音人再续前缘。自那以后,这镜子就有了灵性,能在月圆之夜照出来世姻缘。

这年仲秋,青年学者陆明远为撰写毕业论文,来到镜花轩考察。他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这类传说嗤之以鼻。

陆同学,那镜子邪门得很!看园的老先生告诫道,上月有个姑娘来照镜子,回去就退了婚约,说是看到了真正的良人。

明远不以为意:不过是心理暗示罢了。

他独自登上藏书楼,果然在轩窗下发现了那面古镜。镜子保存得出奇完好,镜面映着窗外明月,泛着幽幽青光。

倒真是件古董。明远取出放大镜仔细端详。

就在这时,镜中影像突然模糊,继而浮现出一个古装女子的身影。她正在对镜梳妆,眉目如画,气质清华。

公子终于来了。镜中女子嫣然一笑。

明远惊得后退半步:你...你是...

奴家柳如是,女子盈盈一礼,在此等候公子四百年了。

原来这镜子确实附着柳如是的魂魄。她生前才高命蹇,所托非人,临终发愿要寻一个真正懂她的知音。

这四百年来,照镜者无数,柳如是轻叹,却无一人能懂镜中真意。

明远强自镇定:镜中真意?

镜能照形,更能照心。柳如是执起一面团扇,公子请看。

镜中景象变幻,显现出明远的前世:他是个寒窗苦读的书生,与柳如是青梅竹马,却因门第之见被迫分离。二人相约来世,以镜为凭。

不可能...明远喃喃道,这一定是幻觉...

柳如是也不争辩,只在镜中轻抚瑶琴,弹的正是明远梦中常闻的曲子。琴声淙淙,每一个音符都敲在他的心坎上。

公子且去,曲终人散,柳如是的身影渐渐模糊,若是有缘,自会明白。

明远失魂落魄地回到住处,连夜查阅史料。在《柳如是别传》中,果然找到一段记载:临终,如是抚镜而誓:愿以来世,续今生未了之缘

更让他震惊的是,书中记载柳如是最爱弹奏的《长相思》,竟与他梦中曲调一般无二。

接下来的日子,明远茶饭不思。他理性上拒绝相信轮回之说,可心中总有个声音在呼唤。终于,在下一个满月之夜,他再次来到镜花轩。

柳如是似乎早知他会来,已在镜中相候:公子可想明白了?

我想知道,明远凝视镜中人,若是无缘,当如何?

那便镜花水月,各安天命。柳如是浅笑,但若是公子愿意,可随奴家往镜中一游。

说罢,她伸出纤手,镜面泛起涟漪。明远鬼使神差地伸手相触,竟整个人被吸入镜中。

镜中别有天地,是明代的江南园林。柳如是挽着他的手,漫步在九曲回廊。

这镜中世界,存着奴家毕生所见最美的景致。她指着一池残荷,只是独赏四百年,未免寂寞。

他们谈诗论画,品茗对弈,恍如回到前世。明远发现,柳如是的才学见识,远胜当代许多学者。而她那些被世人非议的叛逆之举,不过是追求真性情的表现。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柳如是倚着阑干,殊不知最难得,便是做个真人。

明月西沉时,柳如是神色黯然:时辰将至,公子该回去了。

我不能留下吗?

柳如是摇头:镜花水月,终是虚妄。公子若有心,不如在人间活出真我,也不枉此番相遇。

她把一面小镜塞入明远手中:见此镜,如见妾身。

明远回到现实,手中果然握着一面古镜。自此他性情大变,不再人云亦云,而是坚持己见,终成一代学坛巨擘。

十年后,明远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遇见了个酷似柳如是的女学者。二人相视一笑,恍如旧识。

古镜幽幽,照见前世今生;知音难觅,守得云开月明。 如今那面古镜收藏在博物馆中,据说有缘人仍能在月圆之夜,看见镜中双影成对,耳鬓厮磨。而这段跨越生死的知音之情,也成了姑苏城中最动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