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 冰灯驱妖:巴图鲁与九头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灯驱妖:巴图鲁与九头鸟

东北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真是讲也讲不完。今天,咱们就换个口味,讲讲那松花江畔的冰灯是怎么来的。

早先年,在松花江边的一个屯子里,男女老少几百口人靠打鱼种地过着安稳日子。

谁知有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九头鸟。这怪物翅膀一扇就刮妖风,直刮得天昏地暗,砂飞石走,江水出槽,几搂粗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它趁机把人畜摄进洞去,慢慢吃掉,弄得屯里人提心吊胆。

屯子里有个叫巴图鲁(满语、的意思)的年轻人,对九头鸟恨得牙根直痒。他带上剑,约了几个小伙子去除妖。可没等找到洞口,九头鸟就知道了,猛扇翅膀掀起妖风,把小伙子们都吸进了洞。只有巴图鲁及时抓住一根藤条,被带出去老远,才没落入魔窟。

这藤条原是条雌蟒所化。雌蟒的妈妈、姐姐都被九头鸟吃了,它今天救了巴图鲁,还告诉他治服九头鸟的办法:九头鸟转圈的八个头只能吃食,不能看物,不打紧。只有中间那个大脑袋有眼睛,黑灯瞎火也能看清方圆几里的东西,歇虎(厉害)着呢!但它最怕亮光,一见亮光就没咒念了。

巴图鲁忙问去哪找亮光,雌蟒告诉他:上星星山,取天落石。用一百个人的血温红,比什么都亮。 说完,雌蟒便化作藤条,让巴图鲁缠在腰间,以便进入妖洞。

巴图鲁历经千辛万苦,爬上陡峭的星星山,凭借雌蟒的提示(拣根白鹰翎就能上山)和帮助,终于取到了两颗热乎乎的天落石。

找到九头鸟洞穴后,藤条钻开洞口石头,巴图鲁爬进黑暗的妖洞。他摸到被摄进来的人,让大家轮流用手捂天落石。一传十,十传百,天落石由热变红,由红变亮,传到一百人时已光芒四射,把妖洞照得雪亮。

九头鸟正嚼人骨头,被亮光一惊,中间的头睁不开眼,急得怪叫。巴图鲁趁机窜上前,一剑砍中它中间的脖子,虽然没完全砍断,脑袋耷拉下来,他又刷刷几剑砍掉其余八个头。

九头鸟倒地后,巴图鲁正要带乡亲出洞,不料九头鸟没断气,挣扎起来,从脖腔里喷出污血,正中巴图鲁。这污血又腥又臭,人和牲口溅上眨眼就烂。乡亲们得救了,巴图鲁却活活烂死。

九头鸟后来也伤重而死,但每逢年夜或正月十五天擦黑,它还悄悄出来往院子里滴污血,谁不留神踩上就倒霉。

老人们想起巴图鲁用亮光治服九头鸟,就在门前点灯笼吓唬它。但纸灯笼不结实,风大时易烧着,有人就把水放到桶里冻成空心冰罩,中间放灯或蜡烛,罩不化,灯不灭。

冰灯明光光,亮堂堂,很像巴图鲁找来的天落石。九头鸟的残魂见了躲得远远的;人们看了,就想起救命恩人巴图鲁。为了驱邪消灾、纪念恩人,屯里人多效仿,冰灯也就传开了。

故事里的味道

这个故事透着浓浓的东北风:

· 英雄气概:巴图鲁为保家乡,不畏艰险,舍生忘死,体现了关东好汉的担当。

· 智慧与敬畏:借助雌蟒的智慧,利用九头鸟的弱点,最终依靠光明战胜邪恶,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灵的敬畏。

· 感恩与传承:人们制作冰灯纪念英雄,驱邪避灾,将感恩和勇气代代相传。

希望这个关于冰灯由来的传说,能让你感受到东北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