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 鬼市:阴阳交界的百年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人取出一把用百年雷击枣木雕成的梆子,敲响时发出沉浑的声响,仿佛能穿透岁月)

掌柜的,今日与您细说一段《鬼市》的秘闻,这故事得从光绪二十六年的中元节说起。

---

第一章 夜半铜锣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更夫刘老歪巡夜到城南乱葬岗时,忽听见前方传来集市喧闹。但见雾气中现出条灯火通明的长街,青石板路两侧摆满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

刚出炉的肉包子——

江南的绸缎——

关东的老山参——

刘老歪正要上前,被个穿寿衣的老者拉住:后生,仔细看看那些买主的脚!

他定睛一看,顿时毛骨悚然——那些顾客的长衫下摆空空荡荡,全是飘着走的!更骇人的是肉包子摊冒的是绿火,绸缎铺挂的是纸衣,山参摊摆的竟是枯骨!

这是百年一开的鬼市,老者递过盏白灯笼,提着它,莫与人对视,莫应人呼唤,鸡鸣前务必离开。

第二章 前世债主

刘老歪战战兢兢走进鬼市,忽见个穿前朝官服的胖子指着他大叫:刘账房!欠我的三百两银子该还了!

霎时间,无数青面獠牙的鬼商围拢过来。危急时刻,个红衣女子飘然而至,对众鬼喝道:同治三年的旧账,也敢在鬼市讨要?

女子转身对刘老歪万福:恩公莫怕,我是您去年在河里救起的女尸。今日特来报恩。

原来去年刘老歪在护城河打捞起具无名女尸,自掏腰包买了棺木安葬。这女子冤魂感念恩德,一直在暗中庇护。

第三章 鬼市规矩

女子带刘老歪来到处茶摊,老板娘竟是康熙年间的名妓苏小小。她沏的茶汤腥红如血,却异香扑鼻:

鬼市有三不惹:戴乌纱帽的别惹,捧生死簿的别惹,系红腰带的别惹。

正说着,锣声三响,但见八抬大轿在鬼差护卫下经过。轿帘掀处,露出张青面獠牙的官脸——竟是本地城隍来巡市!

红衣女子急忙拉刘老歪跪拜:城隍爷最恨阳间人在鬼市逗留,快把灯笼灭掉!

第四章 阴阳契约

为躲城隍,二人溜进处当铺。掌柜是个独眼老鬼,正在灯下打算盘:活人入鬼市,需签避祸契。

刘老歪按指引按下血手印,契约却无火自燃。独眼掌柜冷笑:你阳寿只剩三日,签什么契约都是枉然!

红衣女子突然现出厉鬼本相,十指长出尺长指甲:判官大人!您仔细看看他的功德簿!

但见刘老歪头顶浮现金光——他平生救过七条人命,葬过十三具无主尸,这些善举在阴间都记着功德。

第五章 夜审冤案

恰在此时,城隍去而复返。查看功德簿后,竟对刘老歪拱手:原来是大善人。既然如此,本官特许你提个心愿。

刘老歪想起老母久病不愈,斗胆求药。城隍沉吟片刻,取出生死簿勾画:念你孝心可嘉,增寿一纪。至于药引...他指向鬼市尽头的孟婆汤铺,去找孟婆要碗汤底。

孟婆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妪,她舀了勺锅底黑泥:此乃千年沉淀的悔泪,阳间人服食可祛百病。但需以至亲之泪为引。

第六章 鸡鸣归途

刘老歪取得汤底正要离开,忽被群饿鬼拦住去路。红衣女子现出吊死鬼原形,长舌如鞭扫退众鬼。混乱中她哀声道:恩公速走!我因插手阴阳已触天条...

第一声鸡鸣传来,鬼市开始消散。刘老歪最后看见红衣女子被铁链锁走,她却在笑:来世再报恩公...

回到阳间,刘老歪用老母的眼泪调和汤药,果然药到病除。增寿十二年后无疾而终,下葬那日,坟前莫名出现双红绣鞋。

如今老人还说,每逢中元夜,能在城南听见女子哼唱:报恩未竟身先死,且待来生结草衔环...而刘家后人至今保留着白灯笼,据说能照见前世因果。

(雷击木梆子余音在梁间回荡)

掌柜的,这段阴阳奇遇,可还值得各位看官老爷,给个五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