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 > 第30章 薪火永继,文明新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薪火永继,文明新章

装甲车驶回磐石城时,正值联盟成立三周年的庆典。城门两侧的巨幅壁画前围满了人,孩子们指着画中“废墟拓荒”的场景,听长辈讲述联盟初创时的故事;广场上,来自各个基地的代表正忙着布置展览——东部工业据点的精密零件、西部生态据点的绿植标本、南部文旅据点的遗址画册、北部防灾据点的预警设备,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联盟三年来的成长与蜕变。

“欢迎回家!”城主快步迎上来,他手里拿着一份烫金的“联盟发展报告”,封面上的齿轮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三年,我们从一个据点发展到二十三个基地,从艰难求生到文明重建,你们这些‘火种传递者’功不可没。今天的庆典,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要你们参与。”

庆典仪式在中心广场举行。当林野、苏晓、阿凯、老吴走上主席台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城主手持联盟旗帜,郑重地将旗帜交到林野手中:“现在,我代表联盟总部,任命你们为‘文明传承大使’,负责将联盟的技术、文化和精神传递到更广阔的土地,让人类的文明火种永远延续。”

台下,来自边疆据点的王磊、跨境贸易据点的陈峰、环境监测据点的李薇等代表纷纷起身,举起手中的象征物——边疆的小麦种子、部落的金属器具、改良的土壤样本,高声喊道:“薪火永继,文明共荣!”声音回荡在戈壁上空,像一曲跨越地域与族群的文明赞歌。

庆典后的座谈会上,各基地代表围绕“文明永续发展”展开讨论。林野提出了“技术共享网络”计划:“我们要建立覆盖全联盟的技术数据库,让每个基地都能随时获取所需技术;同时组建流动技术团队,定期前往偏远据点提供支持,确保技术不会因地域而断层。”

苏晓则关注民生与健康:“未来三年,我们要实现‘每个据点有医疗站、每个社区有健康志愿者’的目标,同时推广‘生态健康’理念,让医疗服务与环境守护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老吴和阿凯则聚焦于基础设施升级:“我们计划在联盟境内修建‘太阳能公路’,将各个基地串联起来,既解决交通问题,又能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升级工业生产线,实现‘环保材料全覆盖’,让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

座谈会结束时,城主拿出一张崭新的“联盟未来规划图”,图上标注着即将开发的新据点、计划建设的生态保护区、规划中的文化遗址公园:“这张图,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未来,我们不仅要重建家园,还要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文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这片土地上幸福生活。”

离开磐石城前,林野站在曾经的废墟遗址前——如今这里已建成“文明记忆公园”,遗址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从废墟到新生,从孤独到共荣”。苏晓走到他身边,轻声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时,这里只有断壁残垣。现在,这里成了孩子们了解历史的地方,成了联盟精神的象征。”

林野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夕阳下,太阳能板反射着金色的光芒,工厂的烟囱不再排放黑烟,学校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他知道,这片曾经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已经重新焕发生机;人类的文明,在经历劫难后,正以更强大的姿态重生。

“下一站,我们去南部的新文化据点。”林野打开地图,指着一个标注着“文化传承中心”的红点,“那里计划建设联盟第一所‘文明学院’,我们要帮他们设计课程体系,搭建教学设施,让联盟的精神和知识能系统地传承下去。”

苏晓笑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教学大纲:“我已经整理好了‘生态健康’‘文化保护’等课程的内容,还准备邀请各基地的专家来授课,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最全面的知识。”

阿凯和老吴则默契地拿出工具包:“我们去搭建‘太阳能教学馆’,用最先进的设备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制作一批‘移动教具’,让偏远据点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装甲车再次出发,朝着南部文化据点驶去。车顶上的联盟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着文明传承的道路。林野打开收音机,里面传来各个基地的声音——边疆据点的小麦迎来丰收,跨境据点的贸易额再创新高,环境监测据点的绿色区域不断扩大,每一个声音都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你看,”苏晓指着窗外,一轮明月正从戈壁上升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只要我们心怀希望,携手同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建设不了的家园。”

林野点点头,握紧了方向盘。他知道,这趟“烬土行”没有终点,文明的重建之路还很长。但只要薪火永继,只要每个人都愿意成为“火种传递者”,人类的文明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延续,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装甲车在月光下继续前行,车辙印在戈壁上延伸向远方,像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明之路。而这条路上,永远有“火种传递者”的身影,永远有人类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