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的晨光带着草木的清香,落在摊开的两枚玉简上。《各族秘闻》与《劫数详解》的灵光交织,仿佛在诉说着道元界亿万年的隐秘。六人围坐桌前,指尖轻触玉简,神识沉入其中,开启了新的认知之旅。
《各族秘闻》的开篇没有详述族群的习性,而是以一句警示语开头:“道元界万族,非友即敌,唯知其秘,方能存身。”
羽族的记载占了开篇三卷,字里行间透着对“纯净血脉”的执念。玉简中说,羽族并非天生就有羽翼——新生儿需在千仞峰顶的“罡风洞”中经受百日罡风吹拂,存活者方能觉醒翼骨,长出羽翼。羽翼的颜色决定地位:金色羽翼为皇族,银色为贵族,黑色为平民,而灰色羽翼……则会被视为“血脉污染”,刚出生就会被扔出千仞峰。
“难怪羽族忌讳别人说翅膀不好看。”赵文轩摸着下巴,“这关乎生死啊。”
秘闻中还提到,羽族的“风语术”能与天地风灵沟通,提前感知危险。三百年前,西域妖族突袭百族城,正是羽族的风语者提前三天发出预警,才让各族减少了大半损失。但这项秘术有个致命缺陷:使用一次,便会折损一根羽翼,许多风语者到老时,翅膀都会变得残缺不全。
“倒也是群可敬的家伙。”雷破难得正经,“用自己的翅膀换别人的命,够意思。”
灵族的秘闻带着草木的温润气息。与外界传闻不同,灵族并非“与植物沟通”,而是他们本身就是植物所化——万木林的世界树每万年结出九颗“灵果”,灵果落地,便会化作灵族孩童。他们的寿命与所守护的草木绑定,若负责的区域草木枯萎,灵族也会随之凋零。
“难怪他们拼死护着万木林。”秦轩轻声道,“那是他们的生命之源。”
最让人意外的是,灵族能以自身精血催熟灵植,甚至能让枯木重生。但这代价极大:催熟一株千年灵草,需损耗十年寿元;若要重生一片枯林,往往要付出整个部族的性命。五百年前,万蛊林的瘴气蔓延至万木林边缘,灵族大祭司便以自身精血为引,催生出百里“净化藤”,挡住了瘴气,自己却化作了一株无名小树。
阿木的因果线微微颤动:“他们的缘法,与草木绑在一起了。”
妖族的秘闻最为血腥,字里行间都能闻到血腥味。与羽族、灵族不同,妖族没有统一的族群,而是以“血脉纯度”划分势力:龙族(虽自称神族,各族仍视为妖族分支)、狼族、狐族、蛇族……彼此间厮杀不断,只为争夺“血脉圣地”——西域的“万妖池”。
秘闻记载,万妖池的池水能提纯血脉,让低阶妖族有机会进化。但池水中藏着上古凶兽“饕餮”的残魂,每次入池,都要承受残魂啃噬元神的痛苦,十成妖进去,能活着出来的不足三成。
“难怪妖族战力强横。”陈巧摩挲着剑鞘,“是杀出来的啊。”
更惊人的是,妖族的“化形”并非为了模仿人族,而是为了压制狂暴的血脉。高阶妖族战斗时,往往会主动撕碎人形,露出本体——那才是他们最强大的形态。千年前,一头九尾狐妖为救被人族追杀的幼崽,在百族城前显露本体,九条狐尾遮天蔽日,吓得三派渡劫期修士不敢上前。
与宗门不同,修仙家族的秘闻更像一部“利益账簿”。东方家的灵石矿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用三百个凡人村庄的地脉换来的——他们引灵脉入村,待村民被灵气滋养得身强体健,再将其炼制成“地脉丹”,埋入矿脉,以此催生出上品灵石。
“这也太……”秦轩皱眉,净化光都泛起波动。
慕容家的丹术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掌握着“活丹术”——以修士元神为引,将药材炼制成有自主意识的丹药。这种丹药药效极强,却会反噬主人,慕容家历代家主,没有一个能活过千岁。
“难怪说家族比宗门难缠。”李慕然轻叹,“他们为了利益,连自己人都能牺牲。”
散修联盟的秘闻最让人意外。这个看似松散的组织,核心成员竟是一群“叛逃者”——有被宗门追杀的天才,有被家族抛弃的旁系,甚至有羽族的灰色羽翼、灵族的枯萎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功法,却创造出“百家术”:用羽族的风语术定位,灵族的催熟术疗伤,妖族的炼体术搏杀,人族的阵法防御……
“这不就是我们的六合阵吗?”雷破眼睛一亮,“集百家之长!”
秘闻中说,联盟的“追影令”从不出错,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因果镜”——一面能照出目标所有过往的古镜。
阿木的指尖停在“因果镜”三个字上,因果线突然缠绕上玉简,发出轻微的嗡鸣。
妖域、魔域、冥界的秘闻加起来不足一卷,却字字惊心。妖域的“吞天蟒”能一口吞下整座山峰,魔域的“蚀心魔”能伪装成修士最亲近的人,冥界的“引路幡”一旦缠上,魂魄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忘川河。
最可怕的是,这些族群并非盲目入侵——玉简中夹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道元界的七处“界域节点”,每个节点下都写着一句话:“三万年后,节点将开。”
六人合上《各族秘闻》的玉简时,窗外的日头已过正午。藏书阁内静得可怕,每个人都在消化那些血腥、悲壮、诡异的秘闻。
“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各族的表面。”陈巧低声道,“背后藏着这么多……”
“藏着活下去的法子。”炎阳门主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拿着另一枚玉简,“知道了这些,下次遇到羽族,就不会随口评论他们的翅膀;遇到灵族,就不会在万木林动用明火;遇到妖族,就该知道,他们化形时才是最弱的。”
他将手中的玉简放在桌上:“这是《劫数详解》,看完这个,你们对道元界的境界,就会有全新的认识。”
《劫数详解》的开篇,是一幅巨大的星图,星图上标注着无数光点,每个光点旁都写着“劫”字。
玉简中说,大乘期并非终点,而是“渡劫期的预科”。这个境界的修士,需经受三次“小天劫”,对应初期、中期、后期:
- 一九天劫:引天雷淬体,褪去凡胎,此劫最易,却有三成修士会被劈碎肉身。
- 二九天劫:引心魔考验,道心不稳者,会被自己的恐惧吞噬。
- 三九天劫:引法则洗礼,需在雷劫中领悟至少一种天地法则,否则终生停留在大乘后期。
“等等!”雷破猛地坐直身体,指着“三九天劫”的注解,“这不对啊!我们在下界明明渡过了三九天劫,怎么到了道元界,还只是大乘初期?”
陈巧、李慕然等人也皱起眉头,脸上满是困惑。他们清晰地记得,渡劫时那种撕裂神魂的痛苦,那种与天地法则共鸣的悸动,绝不可能是“小天劫”。
赵文轩翻到玉简的附录,那里写着一行小字:“下界天劫,因天道位格不足,威力折损九成。”
“位格?”
“就是天道的等级。”炎阳门主走了过来,拿起玉简,“道元界的天道,是‘主界天道’,掌控着亿万法则;你们下界的天道,只是‘附属天道’,能调动的法则不足万一。打个比方,道元界的一九天劫,相当于下界三九天劫的威力;而道元界的三九天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敬畏:“足以劈碎你们下界的半片大陆。”
六人恍然大悟,心中却五味杂陈。原来他们引以为傲的渡劫,在道元界,只是入门级别的考验。
“那我们现在……”李慕然问道。
“按道元界的标准,你们刚渡过‘伪三九天劫’,相当于大乘初期的门槛。”炎阳门主道,“但你们六人能联手抗劫,根基比寻常大乘初期扎实百倍,这也是我收你们为徒的原因之一。”
大乘期之后,便是真正的“渡劫期”。与大乘期的小天劫不同,渡劫期的雷劫以“九”为单位,每过一劫,便能多掌控一种本源法则:
- 四九天劫:引风火雷电四象法则,渡过后,可御使四象之力。
- 五九天劫:引金木水火土五行法则,渡过后,肉身可化五行。
- 六九天劫:引阴阳法则,渡过后,可在虚实之间转换。
- 七九天劫:引时空法则,渡过后,能短暂停滞时间,跨越空间。
- 八九天劫:引因果法则,渡过后,可改变小范围的因果。
- 九九天劫:引混沌法则,渡过后,可飞升上界。
“因果法则?”阿木的因果线突然冲天而起,在藏书阁的穹顶织出一张光网,“那岂不是说,渡过八九天劫的修士,能改变……”
“能改变你的缘法。”炎阳门主点头,“所以八九天劫的老怪物,没人敢轻易招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哪个动作,就被他们改了因果。”
雷破的目光停在“九九天劫”上:“开天辟地?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夸张。”炎阳门主指着星图角落的一个暗点,“道元界本身,就是一位渡过九九天劫的前辈在飞升前将地域扩大千倍。”
《劫数详解》的后半部分,揭露了一个更惊人的秘密:天劫并非惩罚,而是“筛选”。天道通过雷劫,剔除那些根基不稳、心术不正、潜力不足的修士,留下真正有资格掌控法则的强者。
渡劫的次数越多,雷劫的威力就呈几何倍增长。四九天劫比三九天劫强十倍,五九天劫比四九天劫强百倍,到了八九天劫,一道雷光就能湮灭一座城池(非下界可比,上界空间坚固,地域辽阔,一座城池相当于100分之一下界)。
“那渡过八九天劫的修士,为什么不直接渡九九天劫?”秦轩问道。
玉简中记载着答案:近三千万年来,无人成功渡过九九天劫。最近的一次尝试,在一千万年前——一位渡过八九天劫的散修联盟老怪,在中域的混沌迷雾外引劫,结果被九九天劫的第一道雷劈成了飞灰,连元神都没留下。
“九九天劫的威力,已经超出了道元界的承受范围。”炎阳门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那位老怪渡劫时,整个东域的灵脉都倒流了三日,万法阁的星象台直接崩碎。自那以后,再没人敢尝试。”
他指着星图上最古老的几个光点:“只有在一亿九千五百八十万年前,有过几位渡过九九天劫的前辈,他们留下的痕迹,就是中域的混沌迷雾——据说那是他们飞升时,撕裂空间造成的。”
玉简的最后几页,记载着“渡劫捷径”,却被人用朱砂画了无数叉。比如用妖族的精血增强肉身抗劫,用灵族的生命精华修补道心,用羽族的羽翼引开天雷……但每条捷径后都跟着“反噬记录”:有人肉身被妖血腐蚀,有人道心被灵精同化,有人永远失去了飞行能力。
“看来,这道元界的天劫,没什么空子可钻。”赵文轩合上玉简,指尖的风纱都凝重了几分。
炎阳门主看着他们凝重的表情,忽然笑了:“怕了?”
六人摇头。比起《各族秘闻》的诡谲,《劫数详解》的残酷,反而让他们燃起了斗志。
“不怕。”雷破攥紧拳头,雷纹在手臂上跳动,“下界的三九天劫我们能过,道元界的一九天劫、二九天劫……早晚也能过!”
“就是。”陈巧的破界剑发出一声轻鸣,“大不了,我们六人像在下界一样,一起扛!”
李慕然看着同伴们眼中的光芒,心中那点因“伪三九天劫”而起的失落烟消云散:“师尊,大乘期的三劫,我们什么时候能渡?”
炎阳门主看着他们,眼中露出欣慰之色:“等你们将《炎阳真经》第一层修至圆满,我便带你们去‘雷劫崖’——那里的天劫,最适合你们这种根基扎实的修士。”
他转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脚步:“记住,道元界的劫数,考的不是力量,是选择。选择与谁并肩,选择为何而战,选择……要不要踏出那一步。”
夕阳的金光透过窗棂,在《劫数详解》的玉简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六人看着那影子,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雷劫中并肩,在法则中淬炼,在万族林立的道元界,走出一条属于他们的路。
“那我们就选……一起踏出每一步。”李慕然轻声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五人同时点头,掌心相贴的瞬间,六道灵力交融,在藏书阁的地面上,画出一个小小的六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