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星脉之寰 > 第9章 皮德的逻辑鬼才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布雷克那充满汗水和吼声的体能课,虽然让托尔和坎普在“巨石打猎法”中找到了属于他们的野性乐趣,但寰宇魔法学院中学部的课程表,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偏好而改变。体能课的激情尚未完全消退,下一个“智力风暴”便已如期而至——由逻辑鬼才皮德教授主持的《魔法逻辑与悖论解析》。

这间教室的布置就与众不同。墙壁上不是常见的魔法符文或伟人画像,而是画满了各种诡异的、自相矛盾的几何图形和循环箭头,比如“一条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一个人正在梯子上粉刷一段无限延伸的楼梯”。空气中仿佛都漂浮着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悖论气息。

皮德教授顶着他那标志性的、如同被雷击过的爆炸头,厚厚的眼镜片后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进门就用他特有的、连珠炮似的语速开场:“同学们!欢迎来到思维的角斗场!今天,我们将挑战一个经典难题——‘无限分割的困境’!”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段,“假设这支箭,拥有无限锋利的箭簇,可以无限次地分割空间……”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台下一个个开始眼神呆滞的学生,最终,不知是偶然还是有意,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努力试图理解“无限分割”是什么意思的坎普身上。

“坎普同学!”皮德教授突然点名,声音尖锐,“作为一名优秀的猎手,请你回答:如果你的箭,理论上可以无限次地分割它和目标之间的空间,那么这支箭,最终能否射中目标?”

全班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坎普身上。诺拉紧张地捏紧了衣角,艾莉丝担忧地蹙起眉,托尔张大了嘴巴,完全没听懂问题。这问题对于习惯了非此即彼、眼见为实的学生们来说,简直如同天书。

坎普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懵了。他皱着眉头,努力消化着“无限分割”、“空间”、“理论”这些对他而言极其抽象的词汇。他的大脑试图用他熟悉的狩猎经验去理解这个问题:箭飞出去,穿过空气,击中猎物。空气……会阻挡箭吗?会需要被“分割”吗?他想象着自己拉弓瞄准远处的一棵树。

皮德教授看着坎普困惑的样子,眼镜片后的光芒更盛,仿佛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教学案例”,他进一步逼问,语气带着逻辑学家特有的、近乎残酷的严谨:“仔细想想,坎普同学!每一次分割,都会产生新的‘一半距离’,箭永远需要先飞过一半,再飞过剩下的一半的一半……如此循环,永无止境!那么,这支箭,岂不是永远都在半路上?它该如何抵达终点?”

坎普的眉头越皱越紧,这种纯粹思维上的困境,让他感觉比在暴风雪中追踪一头雪豹还要吃力。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像是在否定这种复杂的思考方式。

皮德教授以为他放弃了,正准备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解释,来阐述这个着名的“芝诺悖论”的精妙与无解之处。

然而,就在皮德教授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的瞬间,坎普却突然抬起了头。他的眼神不再是迷茫,而是恢复了几分猎手特有的锐利和直接。他似乎绕开了那个令人头晕的“无限循环”,抓住了问题的另一个核心——目的。

他用生硬但清晰的通用语,打断了皮德教授即将开始的演讲,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为什么……要分?”

全班一愣。皮德教授也愣住了,推了推眼镜:“什么?”

坎普组织着语言,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做了一个拉弓瞄准的动作,仿佛面前真有一个目标:“我……射箭。看准猎物,松开手指。箭飞出去,击中。完了。”他顿了顿,看着皮德教授,眼神纯粹而困惑,仿佛在问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想那么多‘一半’……有什么用? 猎物……会跑。”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带着猎人朴素的智慧:“射中第一只……就行。 剩下的……等它们过来。”

“……”

教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坎普。诺拉的嘴巴张成了o型,艾莉丝忘了眨眼,墨菲的笔掉在了地上。托尔眨了眨铜铃般的大眼,突然猛地一拍大腿,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哈哈哈哈!说得好!坎普!俺懂了!管它一半还是一半的一半,射就完了!想那么多,兔子早跑没影儿了!哈哈哈哈!”

托尔的笑声如同点燃了引线,瞬间,整个教室爆发出哄堂大笑。有的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有的拍着桌子,连一向沉稳的石崚嘴角都忍不住抽动了一下。这答案虽然完全不符合逻辑学的规范,甚至可以说是“文不对题”,但它那种绕过复杂逻辑、直指行动核心的简单粗暴,却有一种奇异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说服力。

皮德教授站在讲台上,表情极其精彩。他的脸颊肌肉抽搐着,像是想严肃批评这种“答非所问”,但那双藏在厚镜片后的眼睛,却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的光芒。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纠正或引经据典,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讲台。

“射中第一只……就行……等它们过来……”皮德教授低声重复着坎普的话,仿佛在咀嚼着什么。良久,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坎普,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用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语气说道:“有趣!非常有趣!坎普同学,你提供了一个……嗯……行动主义视角对无限悖论的‘解构’!虽然……虽然这完全不符合形式逻辑的推演规则,但是……但是这种专注于结果和行动本身,而非陷入过程无限性的思维方式……值得深思!值得深思啊!”

他像是突然打开了新的思路,开始在黑板上飞快地写写画画,嘴里念念有词:“或许……或许我们可以从‘意图’和‘结果’的确定性来重新审视这个悖论……目标的‘存在’先于过程的‘无限’……有意思……”

一堂原本准备深入探讨抽象逻辑的课程,因为坎普一个源自猎人本能的、近乎“耍无赖”的回答,意外地拐上了一条连皮德教授自己都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同学们虽然大多没听懂皮德教授后来的喃喃自语,但坎普让逻辑鬼才吃瘪的这一幕,足以成为当天最爆笑的谈资。

下课后,托尔勾着坎普的脖子,兴奋地嚷嚷:“坎普!你太牛了!把那个绕来绕去的皮德教授都说懵了!以后逻辑课你就这么干!俺支持你!”

坎普被托尔晃得头晕,脸上却难得地没有露出排斥的表情。他不太明白自己说的有什么特别,但看到大家(包括那个很难缠的教授)似乎并没有生气,反而……有点高兴?他心里那因为理论课不及格而积压的阴霾,似乎又被吹散了一点点。

皮德的逻辑鬼才课,就这样在一种意想不到的、充满笑声和哲学萌芽的气氛中结束了。坎普用他独特的“猎人逻辑”,不仅意外地“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更让教师们再次意识到,对这个特别的少年,或许真的需要打破一些常规的“框架”。

(课后散落在教室角落的一张草稿纸,疑似皮德教授激动时遗落的)

皮德教授随想(字迹潦草激动):

课题: 无限分割悖论(芝诺)

常规思路: 陷入过程无限性,导向不可知论。

坎普(猎手)提供的新视角:

- 行动优先:忽略中间过程,直接执行(射箭)。

- 目标导向:预设结果必然发生(击中)。

- 简化复杂性:将无限过程视为无关干扰(想一半有什么用?)。

- 实用主义解构:以行动的有效性消解理论的困境。启发: 逻辑是否过度强调了过程的“纯粹性”,而忽略了行动的“决定性”?魔法施放中的“意志聚焦”是否也是一种对复杂能量过程的“行动主义简化”?新论文方向: 《论猎人思维对经典逻辑悖论的实践性解构——兼议魔法意志的优先性》备注: 此子,大才!虽不通文墨,然直觉近道!需重点观察!

(草稿纸边缘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射中靶心的箭矢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