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沈青禾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对《地脉辨》的钻研中。外界的风雨似乎都被隔绝在那方小小的书房之外,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些繁复的星象图、蜿蜒的水脉走向以及父亲留下的,夹杂在学术注解中偶尔流露的,带着忧虑与警示的只言片语。
周承海的动向,京城的流言,如同背景里模糊的噪音,虽扰人心神,却也更坚定了她必须尽快找出核心秘密的决心。她隐隐有种预感,无论是聿先生还是可能存在的其他觊觎者,他们的耐心都不会太久。当外界压力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她若还不能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处境将极为危险。
玄十七送来的消息也印证了这一点。周承海在获得“暂领”之权后,动作频频,不仅迅速接管了原属于承恩王府的部分亲卫和城防力量,更开始以“协理地方”为名,插手江南各州府的政务,安插亲信,其势力膨胀的速度远超预期。而京城方面,对靖国公的弹劾并未停止,反而牵扯出更多陈年旧事,气氛日趋紧张。
这一日深夜,油灯的光晕在沈青禾疲惫的眼底跳动。她面前摊开着数张巨大的图纸——江南水系详图、标注了主要山脉的舆图,以及她根据《地脉辨》隐文推导出的星象方位对应图。
她已经连续尝试了多种组合比对,将星象所指的“紫微暗垣”、“天市倾颓”等虚位,与现实中太湖流域、长江水道以及几处着名的“水眼”、“龙潭”相联系,但总觉得隔了一层,无法精准定位那所谓的“地脉交汇之枢,幽冥所启之门”。
父亲在笔记中曾提及:“地脉之行,依山傍水,然其枢机,非仅在地,亦应于天。观星非为观星,乃为定地之经纬也。”
天与地的对应……经纬……
沈青禾揉着发胀的额角,目光无意识地扫过那幅古老的星图,又掠过详细标注了水深、暗流、沙洲的江南水系图。忽然,她的目光在其中一张她亲手绘制的,试图将星位投影于地面的草图上一顿。
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她之前一直试图将重要的星官直接对应到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效果不佳。然而此刻,她发现,若将《地脉辨》中提及的几处关键星官——并非其本身,而是它们与北极星构成的特定角度和连线——投影到地面上,所形成的几何图案,竟然与江南水系中几条主要干流及重要支流的走向,存在着惊人的暗合!
尤其是一条由“北斗璇玑”引出的虚拟延长线,与经过太湖、连通长江的某段古老水道几乎重合!而那片区域,正是水网最为密集,传说中“龙潭”遍布,且有多处历史记载的“地动”、“水沸”异象之地!
沈青禾的心脏猛地狂跳起来,睡意瞬间一扫而空。她立刻铺开新的宣纸,以极其精细的手法,重新绘制星位投影与水道叠加图。她不再局限于《地脉辨》明确提到的星象,而是将父亲笔记中提及的,一些辅助观测的次要星宿也纳入计算。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流逝,窗外的夜色由浓转淡,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
当最后一笔落下,沈青禾屏住呼吸,看着眼前这幅全新的合成图。
只见数条由星位投影构成的虚拟“线”,巧妙地穿过了江南水系的几个关键节点,最终这些“线”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共同指向一个区域——那并非某个具体的城镇或山峦,而是位于太湖深处,一片水域极为开阔,但水下地形异常复杂,多有暗礁、漩涡,被渔民视为禁地的区域!
图上,那片区域被星线交织,形成了一个模糊却隐约可见的“枢纽”之象。
“水龙吟……”沈青禾喃喃自语,想起了《地脉辨》中一句颇为隐晦的偈语,“星坠平野,枢动玄阴,水龙吟处,幽冥自启。”
之前她一直不解“水龙吟”所指,以为是什么特殊的声响或现象。但此刻,结合这星图与水系的暗合,她猛然醒悟——“水龙”或许指代的就是这纵横交错的江南水脉!而“吟”,并非声音,而是其“形态”、“走向”的某种韵律!这片星线交织、水脉汇聚的特殊水域,便是那“水龙吟”之处!
幽冥之门的线索,极大可能就隐藏在那片凶险的水域之下!
兴奋如同电流般窜过全身,但紧随而来的便是深深的凝重。那片水域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而且位置敏感,靠近苏州、湖州等繁华州府,绝非可以轻易探查而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周承海的势力正在迅速覆盖江南各地,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打草惊蛇。
她必须谨慎,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
沈青禾小心地将所有图纸、笔记整理收好,尤其是那张关键的合成图,她将其中的核心部分以更隐晦的方式重新誊录在一张小笺上,贴身收藏。原件则混杂在其他诸多演算草稿中,即便被人看到,一时也难以分辨其中奥妙。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大亮。她推开窗,清晨带着水汽的凉风拂面,让她因熬夜而昏沉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找到了方向,但前路依旧艰险。她需要将这个消息告知聿先生,换取支持和资源,但又不能和盘托出,必须保留最关键的部分,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和谈判的筹码。
“十七。”她轻声唤道。
玄十七如同影子般出现在门口:“姑娘。”
“备车,我要去见聿先生。”沈青禾语气平静,但眼底深处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光芒,“关于《地脉辨》,我有些新的发现,需当面禀报。”
玄十七没有多问,立刻躬身:“是。”
坐在前往聿先生处的马车上,沈青禾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市井依旧喧嚣,贩夫走卒为生计奔波,似乎与那些高墙内的阴谋诡计、千里外的朝堂风波毫无干系。但她知道,这一切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早已汹涌澎湃。
她握紧了袖中那张藏着秘密的小笺。
这或许是她破局的关键一步。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中站稳脚跟,甚至借势而起,就看接下来与聿先生的这场交涉了。
马车辘辘,驶向那座看似雅致,却始终笼罩在迷雾中的别苑深处。
**第一百六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