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人间镇元 > 第72章 奥莱西亚的方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伊莎贝尔的野外研究站内部,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艘精心设计的、搁浅在山林间的异邦方舟。踏入其中,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粗糙险恶形成了极致对比。空气恒定在宜人的温度和湿度,经过多层过滤,不带丝毫尘埃与异味,只有一种近乎无菌的洁净感。柔和的、仿佛自然天光的光线从天花板和墙壁的接缝处均匀洒落,照亮了整个空间。

主厅呈流线型,墙壁是某种温润的银白色合金,触手冰凉。除了必要的接口和控制面板,几乎看不到任何外露的管线或设备,一切都巧妙地隐藏在光洁的表面之下。中央是一个全息投影台,此刻正显示着研究站周边的能量场分布图和动态监控画面。四周分布着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生活区配有高效能的食物合成器和循环水系统;医疗区有着造型简洁的诊疗舱和药品储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研究站最深处的、门户紧闭的主分析实验室。

苏晓采购来的物资已经被分门别类地存放在储备室的智能货架上,货架自动识别物品性质,调节着局部小环境以保持物资的最佳状态。

“这里的能源供应来自地热和顶部的光能采集板,配合高效储能核心,可以独立运行数月。”伊莎贝尔简要介绍着,语气中带着一丝属于创造者的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投入工作的专注,“防御系统包括光学迷彩、灵能干扰场以及一套非致命的束缚装置,除非被大型军团正面强攻,否则安全性有保障。”

她没有过多耽搁,直接引领林尘走向主分析实验室。厚重的银灰色门户无声滑开,露出内部景象。这里的科技感更为浓郁,数个造型各异的精密仪器环绕着中央一个悬浮的平台,平台上延伸出许多细小的机械臂,顶端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冷却液的味道。

“请将‘无名’置于分析平台之上。”伊莎贝尔指示道,她自己则快步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如飞般在光洁的触控界面上操作起来,唤醒一个个复杂的程序界面。

林尘深吸一口气,解下背负的粗布包裹,将那柄锈迹斑斑、蕴含着无尽秘密的断剑,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冰冷的悬浮平台上。断剑落下的瞬间,平台周围立刻亮起一圈柔和的蓝色光晕,将其稳稳托住。

分析的过程,如同一场缜密而沉默的交响乐:

伊莎贝尔首先启动了高维灵能共振扫描矩阵。平台周围的数个菱形晶体发出低沉的嗡鸣,释放出多层次、不同频率的无形灵能波,如同最细致的手指,轻轻“抚摸”过断剑的每一寸表面和内部结构。数据板上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刷过海量的点云数据,快速构建着断剑极其精细的三维模型,连最微小的锈蚀坑洼和内部难以察觉的裂纹都清晰呈现。同时,扫描波也试图穿透那些古老的能量烙印,解析其内在的层次与结构。

紧接着是微观结构重构与元素溯源。数道极其纤细的探针状光束从机械臂顶端射出,对断剑的材质进行分子级别的采样和分析。光谱仪不断变幻着色彩,试图分解出构成剑身的每一种元素及其同位素比例,寻找其来源的线索。这部分分析似乎遇到了阻碍,数据板上频繁出现“未知合金成分”、“元素结合方式超出数据库”等提示,伊莎贝尔的眉头微微蹙起。

然后是最关键的能量轨迹回溯与法则层面探测。伊莎贝尔调用了实验室最强的算力,启动了“时序能量场模拟器”。强大的能量场笼罩住断剑,并非攻击,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试图“唤醒”或至少是“扰动”那些沉寂在剑身内部,尤其是断裂处的能量残留。仪器捕捉着每一丝最微弱的能量逸散、每一点灵韵的涟漪,试图逆向推演其完整的能量流动轨迹,并定位那造成“法则层面创伤”的奇异节点的确切性质和位置。这个过程最为耗时,也最为艰难,主控台上不时跳出能量过载或数据紊乱的警告,伊莎贝尔不得不频繁调整参数,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在整个过程中,墨羽和竹翁也被允许在隔离观察窗外观看。墨羽的机关义眼记录着仪器的运作方式,试图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竹翁则凝神感应着分析过程中断剑散发出的、若有若无的气息变化,与自身的知识和感悟相互印证。

林尘站在实验室中央,离断剑最近。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在那些无形力量的探查下,沉寂的“无名”似乎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如同心跳般的悸动。尤其是当“时序能量场模拟器”全力运行时,他仿佛能听到一声来自遥远过去的、充满痛苦与不屈的叹息,直接在他的心湖中响起。他不由自主地再次进入“明镜止水”之境,试图更清晰地捕捉这种感应。

伊莎贝尔全神贯注,几乎与主控台融为一体。她过滤掉无数的干扰信号和无效数据,像是一个在信息海洋中寻找特定珍珠的潜水者,所有的精神都凝聚在那些异常的能量峰值、奇特的数据结构以及无法被现有模型解释的物理现象上。分析在继续,庞大的数据流在奥莱西亚最先进的仪器中奔腾、碰撞、计算,试图撬开这柄来自东方的上古断剑所坚守的秘密。答案,正在这无声而激烈的交锋中,一点点被剥离、汇聚,等待着最终浮出水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