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寒门小厨娘 > 第38章 紫菊钥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窗台上那朵带着露水的紫雏菊和钥匙图案的问号,让沈清辞的心再次揪紧。这神秘的送信人,不仅知道钥匙的存在,更是在直接向她询问!他(或她)到底是谁?是敌是友?这钥匙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她轻轻拿起那朵娇嫩的紫菊,花瓣上的露水冰凉,一如她此刻的心情。她将花插入案头笔洗的清水中,对着那简笔画钥匙图案沉思良久。最终,她取过一张小纸,用细笔蘸墨,仔细地将那铜钥匙的形制、尺寸、尤其是柄端那模糊的特殊花纹,尽可能精确地临摹下来,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井圈图案,与之前给陈编修的暗号一致。她将纸折好,并未直接放在窗台,而是夹在了窗棂一道不起眼的缝隙里。她需要回应,但必须谨慎。

次日,她如常去编修馆点卯。馆内气氛依旧压抑,但李司库和王修撰的缺席,让空气似乎都轻松了几分。众人埋头做事,鲜少交谈,但眼神交汇时,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微妙。陈编修依旧坐在他的老位置上,慢条斯理地翻着书,见到沈清辞,只是微微颔首,眼神平静,仿佛昨日惊天动地的变故与他毫无干系。

午后,文先生竟亲自来了编修馆。他身着常服,与几位相熟的编修寒暄几句后,便信步走到沈清辞的屏风隔间外。

“沈姑娘,近日可还适应?”他声音温和,一如往常。

沈清辞忙起身行礼:“劳先生挂念,一切安好。”

文先生目光扫过她桌上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稿,点头赞许:“嗯,进度不错,批注也见功力。看来这编修馆,倒是块能让你沉心静气的宝地。”他顿了顿,似是无意间压低声音,“馆内近日有些嘈杂,姑娘不必理会,安心做学问便是。风波……总会平的。”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沈清辞心中了然,文先生这是来给她吃定心丸,并暗示李、王之事已在他掌控之中。她恭敬应道:“清辞明白,谢先生提点。”

文先生又随意问了几句编修进展,便转身离去。他走后不久,一名小吏送来一摞新到的、需要复核的地方志手稿,说是文先生特意吩咐的。沈清辞接过,发现最上面一册的书页间,隐约夹着一角与周围纸张颜色略异的薄笺。她心中一动,趁无人注意,悄悄抽出,只见上面只有四个小字:“静观其变。”

她立刻将纸笺收好,心中稍安。文先生和陈编修显然已联手,并且都在暗中关注、保护着她。这让她在面对未知的钥匙谜团时,多了几分底气。

傍晚回到厢房,她第一时间看向窗棂缝隙——那张临摹钥匙的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小片干枯的、边缘焦卷的梧桐叶,叶脉上,用极细的针尖刺出了三个小点,排列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是什么意思?沈清辞拿着树叶,反复端详。三角形?指代什么?地点?符号?还是某种暗号?送信人没有直接回答钥匙的用途,却给了这样一个 cryptic 的提示。是时机未到?还是他(她)也不知,需要她自行探寻?

她将梧桐叶小心收好,与那枚冰冷的铜钥匙放在一处。谜团似乎更深了。

接下来的几天,编修馆内关于李、王二人的议论渐渐平息,上头派来了新的司库和一位代理修撰,馆务逐渐恢复正常。沈清辞依旧每日埋首故纸堆,但暗中更加留意馆内建筑布局和陈设,尤其是可能与“三角形”相关的地方——三角亭?有三棵古树呈三角分布的院落?藏书楼中某个三角形状的阅览区?她借查阅资料之名,悄悄探寻,却一无所获。

这日,她正在核对一批关于药材炮制火候的记载,清风兴冲冲地来了,提着个食盒。

“姑娘!阿福哥说馆里伙食清淡,让我给您送些新做的枣泥山药糕和菊花奶冻来!”丫头脸上红扑扑的,满是笑意。

沈清辞拉她到屏风后,低声问:“铺子里一切都好?”

“好着呢!”清风叽叽喳喳,“常山哥把铺子守得铁桶似的,白芷姐算账滴水不漏。就是……前儿个有个生面孔来,东看西看,还打听姑娘您什么时候回铺子,被常山哥不软不硬地顶回去了。”

沈清辞蹙眉:“生面孔?什么样的人?”

“像个管家模样,说话挺客气,但眼神飘忽,不像好人。”清风撇撇嘴,“姑娘,您说会不会是那个赵小姐又派人来捣乱?”

“有可能,你们多留心。”沈清辞叮嘱。赵婉儿果然还不死心。

清风放下点心,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姑娘,还有件怪事。昨儿个打烊后,我在后院晾药材,看见墙头有只从没见过的黑猫,毛色油亮,蹲在那儿直勾勾地看了我好久,才跳走。那眼神……怪瘆人的。”

黑猫?沈清辞心中微动,想起那枚钥匙上模糊的花纹,似乎有些像某种猫科动物的轮廓?是巧合吗?她没多说,只让清风以后小心,便让她回去了。

平静的日子过了数日。这天,陈编修将沈清辞叫到他的值房,关上门,神色严肃地低声道:“丫头,李、王二人的案子,内务府查得差不多了。亏空巨大,倒卖馆藏,证据确凿,革职查办是跑不了的。多亏了你当初那份‘批注’。”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沈清辞心中明白,他指的是那井圈暗号和后续她提供的线索。“是陈老明察秋毫。”她谦逊道。

陈编修摆摆手,话锋一转:“不过,此事背后,恐怕还没完。据查,李司库与宫外‘百味斋’及江南几家商号往来密切,王修撰亦与某些清流之外的势力有染。他们倒台,断了某些人的财路和人脉,恐生事端。你近日需格外小心,尤其……注意与你那药膳铺相关的动静。”

沈清辞心中一凛:“清辞明白。”

陈编修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封面无字的线装小册子,递给沈清辞:“这个,你拿去看看。是老夫早年游历各地时,随手记录的一些偏方奇药,有些或许对你编书有益。记住,阅后即焚,勿示他人。”他眼神郑重。

沈清辞双手接过,只觉得册子虽薄,却沉甸甸的,心知这绝非普通的游记杂录。“谢陈老厚赐,清辞定当仔细研读,妥善保管。”

回到座位,她悄悄翻开小册子。里面果然并非寻常游记,而是记载了许多罕见药材的性状、产地、甚至一些隐秘的用途和禁忌,其中不少是她闻所未闻的。在册子中间几页,她赫然看到了关于“星纹铁”的简短描述,与她在《南疆异物志》夹页中看到的草图相互印证!更让她心惊的是,旁边还用小字批注了“畏火”、“惧强酸”、“遇辰砂则性变”等特性!陈编修给她这个,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他到底知道多少?

她强压心中波澜,将册子贴身藏好。陈老此举,无疑是给了她一件防身的利器,也暗示了前方的风险。

当晚,她正在灯下研读陈编修给的小册子,窗外第三次传来了布谷鸟叫——阿福又来了。他这次脸色有些紧张,翻窗进来后立刻低声道:“姑娘,少爷让我来告诉您,查到点眉目。那个之前去铺子打听您的生面孔,确实是赵家的人,但似乎……不全是赵小姐的意思。赵家最近和宫里一位失势的老王爷走得近,那位王爷,以前管过一阵子内务府,和李司库可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沈清辞倒吸一口凉气!竟然牵扯到了宗室王爷?!

“少爷让您千万小心,”阿福继续道,“赵家可能只是马前卒。另外,少爷还说,陈老给您的册子,极其珍贵,让您务必收好,里面的东西,关键时刻或能救命。”

连陆景珩都如此重视这本册子!沈清辞越发觉得手中之物重若千斤。

“还有,”阿福凑得更近,声音几不可闻,“少爷让问您,在馆内可曾见过一种……柄端刻有异兽吞口纹的铜钥匙?据说与馆内某处废弃的密档库有关。”

钥匙!沈清辞心脏狂跳!陆景珩也在找这钥匙!她强作镇定,摇头道:“未曾见过。那密档库是做什么的?”

阿福摇头:“少爷也没细说,只说是前朝留下的旧库,封存已久,里面或许有些……不该见光的东西。让您留意即可,切勿自行探寻。”说完,他便匆匆离去。

阿福走后,沈清辞取出那枚铜钥匙,在灯下仔细观看。钥匙柄端的纹路,经过阿福提醒,越看越像是一种名为“狴犴”的龙子兽首,传说中主刑狱、明辨是非。废弃的密档库……不该见光的东西……这钥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送信人、陆景珩,似乎都在关注它。

又过了两日,平静再度被打破。这日清晨,沈清辞刚到编修馆,便觉气氛不对。几名面生的、穿着宫内侍卫服饰的人站在院中,神色冷峻。新任的代理修撰正陪着一位面容严肃、气场强大的老太监说话。

那老太监沈清辞认得,正是上次在宫中为她解围的李怀安李公公!

李公公怎么会来编修馆?沈清辞心中一惊,低头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

然而,李公公的目光却精准地落在了她身上。

“你,就是文翰林举荐来的那个……懂药膳的沈姑娘?”李公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