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寒门小厨娘 > 第44章 鸡飞狗跳的“学术交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鸡飞狗跳的“学术交流”

地宫惊魂的后遗症就是,沈清辞第二天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去编修馆点卯时,感觉脚步都是飘的。她瘫坐在自己的小隔间里,对着满桌子的故纸堆直打哈欠,心里哀嚎:“这日子没法过了,晚上当贼,白天当书虫,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使唤啊!”

“沈姑娘,昨日休憩得可好?”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吓了沈清辞一激灵。抬头一看,是新来的那个总笑眯眯的林医正,不知何时溜达了过来。

“劳林大人挂心,尚可,尚可。”沈清辞赶紧坐直,挤出一个职业假笑。心里吐槽:好什么好,差点在下面和阎王爷喝茶!

林医正捋了捋他那几根稀疏的胡须,目光“慈祥”地扫过她桌上摊开的几卷药材图谱:“姑娘真是勤勉。哦,对了,前日赠予姑娘的‘避瘟清心丸’,可还合用?若觉不错,太医署近日新到了一批上等药材,炼制了些功效更佳的‘九转还魂丹’,姑娘若有兴趣,下官可再赠予几丸尝尝鲜?”

沈清辞心里警铃大作:又送药?黄鼠狼给鸡拜年!她面上却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哎呀,林大人太客气了!前日的药丸已是极好,清辞感激不尽!这‘九转还魂丹’听着就贵重无比,清辞何德何能,岂敢再受如此厚赐?万万使不得!” 心里补充:谁知道你这“还魂丹”是让人还魂还是直接送魂?

林医正笑容不变,却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姑娘不必推辞。听闻姑娘与陆公子、文翰林相交甚密,日后在太医署或宫中,说不定还需姑娘美言几句……区区丹药,不成敬意。” 这话听着是客气,实则带着股交换条件的味儿。

沈清辞心里冷笑:果然在这等着呢!想拉关系?门都没有!她立刻摆出一副惶恐又正直的表情:“林大人言重了!清辞人微言轻,与陆公子、文先生也只是偶有往来,岂敢妄议朝中之事?大人厚爱,清辞心领,但这丹药是万万不能收的!宫规森严,私相授受可是大忌!” 她直接把“宫规”这顶大帽子扣了下来。

林医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呵呵,姑娘谨守本分,是好事,是好事。那……下官就不打扰姑娘了。” 说完,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走了。

沈清辞看着他的背影,松了口气,擦擦并不存在的冷汗:“好险好险,这老狐狸,比地宫那帮玩刀子的还难缠!”

这边刚打发走一个,那边麻烦又来了。只见王修撰那个狗腿子跟班——赵胥吏,抱着一大摞比他还高的、散发着浓郁霉味的旧书卷,“哐当”一声堆在她桌上,扬起一片灰尘,呛得沈清辞直咳嗽。

“沈姑娘!”赵胥吏趾高气扬,用鼻孔看人,“王大人吩咐了!这些是前朝废弃的医药杂录,里面谬误百出,鱼龙混杂!限你三日之内,将所有错误之处一一标注修正,不得有误!王大人届时可是要亲自查验的!” 说完,也不等沈清辞回应,哼着小曲走了。

沈清辞看着那堆“小山”,眼前一黑。这哪是医药杂录,这分明是“废纸回收站”精选!还三日?三十日都够呛!这王修撰,明摆着是找茬穿小鞋!

清风刚好来送午饭,看见这堆东西,气得小脸鼓鼓的:“姑娘!他们这不是欺负人吗?这么多,看到猴年马月去!”

沈清辞叹了口气,拿起最上面一本,抖了抖灰:“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当……就当练字了。” 她翻开一页,差点没背过气去,上面画着一种草药,旁边标注:“此物味甘性平,食之可白日飞升。”

沈清辞:“……” 飞升?您咋不直接说能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呢?

她又翻一页:“西域火枣,生于烈焰山,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食一颗可增寿一甲子。”

沈清辞扶额:“这写书的是看神话故事看多了吧?”

再翻:“东海人鱼泪,解百毒,活死人肉白骨。”

沈清辞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这人鱼泪要是真这么管用,太医院早该集体下岗去海边捞珍珠了!”

她这一笑,倒把清风逗乐了:“姑娘,您还笑得出啊?”

“不笑怎么办?难道哭啊?”沈清辞拿起朱笔,开始她的“打假”工作。在“白日飞升”旁边批注:“疑似普通甘草,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飞升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在“增寿火枣”旁批注:“或为普通红枣夸大其词,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增寿之说,未见典籍记载,存疑。”

在“人鱼泪”旁,她想了想,画了个大大的叉,写上:“子虚乌有,无稽之谈!”

她批得投入,没注意陈编修不知何时拄着拐杖溜达了过来,拿起她批改过的一页,眯着老花眼看了半天,忽然“嘿嘿”笑了起来,声音沙哑:“批得好!批得妙!这帮前朝的糊涂蛋,就知道胡说八道!丫头,有点胆色!”

沈清辞忙起身:“陈老过奖了,学生只是据实以录。”

陈编修点点头,压低声音:“批的时候,用词可再‘委婉’些,譬如‘存疑’、‘待考’,免得授人以柄。不过,骨子里的劲儿,不能丢!” 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又慢悠悠地踱开了。

有了陈老默许,沈清辞胆子更大了,批注起来更加“毒舌”。一下午时间,她就在各种“此方荒谬”、“药性相克,犹如火上浇油”、“服用此物,恐与阎王赛跑”的吐槽中度过,竟也觉得趣味横生,仿佛在玩一个“大家来找茬”的大型游戏。

傍晚散值,她揉着发酸的手腕回到厢房,刚想歇会儿,阿福就贼头贼脑地翻窗进来了。

“姑娘!打听清楚了!”阿福一脸兴奋,“那个林医正,果然有问题!他小妾的弟弟的连襟,在赵家一个铺子里当二掌柜!还有,王修撰今天给您那堆破烂,是故意的!他好像因为李司库倒台的事,被上头训斥了,正憋着坏呢!”

沈清辞叹了口气:“我就知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夜深人静,沈清辞正准备拿出那卷神秘的羊皮纸研究一下“观星台”的事,窗外突然传来“叩叩”两声,很轻,很急。

她心中一凛,握紧银针,压低声音:“谁?”

窗外安静了一下,然后传来一个刻意压扁、像被门夹过的嗓音,语速极快:“明日午时,翰林院后角门,有卖糖糕的老妪,取她篮中物!” 说完,脚步声迅速远去。

沈清辞猛地开窗,窗外月色如水,空无一人,只有窗台上,放着一小块……被捏得变形的麦芽糖。

沈清辞:“……”

这又是什么新暗号?糖糕老妪?篮中物?这传话的能不能换个正常点的接头方式?不是芦苇杆就是麦芽糖!她捏着那块黏糊糊的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嚼头’了。”她叹了口气,认命地把糖包好,“明天,又得去会会卖糖糕的‘神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