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切断后的第七个标准时,星耀仍伫立在舷窗前,目光直直钉进那片黑沉沉的宇宙。 他没吭声,手指不自觉地揪紧胸前徽章,金属边角硌得掌心生疼。
“乌鸦已归巢,猎杀者即将苏醒。”
这话像颗子弹,“砰”地打进他脑袋,危险的嗡鸣在脑内回荡。可现在呢,联盟内部像刚搭好还没加固的积木,战后秩序是一团没理顺的线。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能让一点风吹草动搅乱大局。
‘乌鸦已归巢’——这五个字在他脑中反复回响。他没有立刻下令追查,而是压下震动的情绪,转身调出加密日志,标记了三个可疑坐标。
伊莎贝拉轻轻开口:“你打算咋处理这事?”
星耀慢慢松开手,眼神重新变得像一潭深水,平静无波,说:“先稳住联盟,再查真相。”
说完他转身走向指挥台,调出星图,死死盯着上面的线条和符号,脑子里开始盘算下一步。战后协商会议是结束了,可真正的硬仗才刚开始。资源咋分、领土咋划、军队咋整编……这些破事堆起来像座山,一不小心,联盟就得散架。
好在星耀早习惯了顶着压力往前走。
接下来几天,他天天盯着各项事务,像个严格的监工。他没逼任何盟友接受他的安排,而是拿出缴获的帝国舰船、能源储备和战术情报这些实打实的东西,让他们心服口服。
战利品分完,各大势力的火气渐渐消了。虽说还有人心里不痛快,但在星耀的果断和公正面前,也只能先忍着。
某夜,一艘边境运输舰悄悄卸下三箱高能电池,交接单上盖着两个不同星系的印章——这是第一次,没有争吵的分配。
这时候,联盟也按照星耀的计划一步步整合。联合训练中心建起来了,各族代表陆陆续续来了;新的协同作战系统,伊莎贝拉团队正主导测试;烈风带着突击队玩命训练,准备应对以后的麻烦。
表面上看,一切风平浪静,可暗地里,就像平静湖面下藏着漩涡。
到了第七天早上,一个情报官慌慌张张冲进旗舰指挥室,递上一份加密报告。
“将军,”情报官压低声音,“从荒芜星域传来新情报,发现一条高纯度能源矿脉,初步估计,够一支舰队用几十年。”
星耀眉头一皱,接过报告看起来。
荒芜星域在银河边上,常年被尘埃云裹得严严实实,探测起来比登天还难。过去几十年,好多探险队进去就没了消息,那地方成了没人敢去的禁区。
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条矿脉,啥意思不言而喻。
“消息准不准?”星耀问。
“三组独立探针都确认了信号,坐标一样,能量波动也符合稀有能源矿脉的特征。”情报官说,“还在附近发现几个废弃探测站的残骸,像是古老文明留下的。”
星耀想了一会儿,马上下令:“叫核心成员来开紧急会议。”
没一会儿,烈风、伊莎贝拉和几个将领就聚到了指挥室。
“这是个好机会。”星耀指着星图上闪着光的点,“要是能拿下这条矿脉,咱的资源缺口能补上一大块,说不定还能扩军。”
“但别的势力肯定眼红。”伊莎贝拉冷静分析,“那些还在观望的,会把这当成试探咱们的机会。”
“没错。”星耀点头,“所以得赶在他们前面布置好。”
“可荒芜星域环境太复杂,通信不好使,派大部队进去太冒险。”一个工程师提醒,“而且咱们对那儿的地形啥都不知道。”
“那就派先遣队。”烈风提议,“小股、灵活的侦察部队先摸进去,搞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大部队上。”
星耀神色微动,当即点头应允:“就这么办。我亲自带最厉害的小队先去矿区周围,看看安不安全,好不好开采。”
“我也去。”伊莎贝拉不假思索。
“我也去。”烈风也站出来。
星耀看了他们一眼,笑了笑:“行。”
行动计划很快定好了,先遣队由烈风指挥,伊莎贝拉提供技术支持,星耀是核心决策者。他们迅速敲定了隐形巡洋舰的改装方案,并设定了三级加密通讯频率。
路上,星耀一直紧盯战术屏上的数字变化,脑子像高速运转的机器,把各种可能的情况过了一遍又一遍。
他知道,这次行动不光关系到能不能弄到资源,更是对联盟凝聚力的大考验。成了,联盟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败了,整个战略体系可能就全毁了。
“你觉得他们会来抢吗?”烈风突然问。
“肯定会。”星耀声音很平静,“关键是谁会来。”
伊莎贝拉插了句:“我让技术组开了远程扫描系统,有异常信号马上就能发现。”
“挺好。”星耀点头,“咱们不是来挑事的,是来立规矩的。”
三天后,舰队到了荒芜星域外面。厚厚的星际尘埃挡住视线,只能靠高频雷达和量子探测器大概看出前面的空间样子。
“前面就是目标区域。”导航员报告,“探测显示,矿脉在一颗死星地下,周围有不少天然屏障,适合悄悄布置。”
星耀下令:“降落。”
飞船穿过大气层,在一片灰不溜秋的荒原上打转。地上全是裂开的石头和弯弯曲曲的金属碎片,好像在哭诉这里曾经的灾难。
他们找了块相对平的地方降落,然后放出无人机仔细扫描。
没多久,第一批数据传回来了。
“矿脉大概三百米深,范围有二十平方公里。”伊莎贝拉分析,“开采难度一般,但得花时间建临时基地。”
“那就动手。”星耀果断下令,“先弄防御阵列,再建通讯中继。”
他们正忙着布置,星耀收到个意外消息。
“将军,”通讯官脸色很难看,“发现不明舰队靠近荒芜星域,超过三十艘。”
星耀呼吸一滞,瞳孔骤然收缩。
“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