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案子开庭
上诉材料提交后的第三天,中院传来消息 —— 案件定于两周后开庭。韦七拿着开庭传票走进会议室时,戴曦正对着一叠材料皱眉,面前摊开的是小偷家属提交的 “伤残鉴定报告” 和 “医疗费用清单”。
“对方提交了新的证据,主张小偷后续还需要二次手术,要求追加 3 万元赔偿。” 戴曦抬头看向韦七,语气里带着几分警惕,“他们还说,王大哥的‘喝止行为’给小偷造成了‘精神恐慌’,属于‘间接侵权’,这明显是在扩大责任范围。”
韦七接过材料,指尖快速划过纸张上的关键信息。伤残鉴定报告显示小偷为 “一级伤残”,医疗费用清单里却混杂着部分与摔伤无关的慢性病治疗费用 —— 这正是对方证据的漏洞所在。“先把这些材料里的不合理费用标出来,” 他将材料推回给戴曦,“联系法医咨询,出具‘摔伤与慢性病治疗的关联性说明’,证明这些费用与本案无关。另外,关于‘精神恐慌’的说法,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咱们可以主张‘非法侵入住宅者无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毕竟是小偷先侵犯了王大哥的合法权益。”
“我明白!” 戴曦立刻拿出荧光笔,在费用清单上圈出 “高血压用药”“糖尿病检查费” 等条目,“我下午就联系法医,争取明天拿到关联性说明。对了,王大哥说楼梯间的监控录像只保存一个月,咱们得尽快去物业调取完整版本,免得被覆盖。”
“嗯,你下午去物业,我去一审法院阅卷。” 韦七起身拿起公文包,“对方在一审时提交的证人证言、庭审记录都得仔细看,说不定能找到他们逻辑上的漏洞。比如一审时他们有没有提到‘王大哥有追赶动作’?如果有,咱们可以用监控和邻居证言反驳。”
两人兵分两路,效率极高。戴曦赶到小区物业时,物业经理正为难地看着监控设备:“姑娘,不是我不配合,这监控确实只能保存一个月,现在只剩下最后三天的记录了。”
“麻烦您先把这三天的记录拷贝给我,” 戴曦拿出律所的介绍信,语气诚恳,“另外,能不能帮我查一下案发当天的监控备份?哪怕只有片段也行,这关系到一位普通人家的清白,要是他真的被冤枉赔偿,这辈子都难翻身了。”
物业经理看着戴曦焦急的样子,叹了口气:“我去问问技术部,看看能不能从服务器里恢复部分数据。你等我半小时。”
半小时后,戴曦抱着拷贝好的 U 盘走出物业办公室,里面不仅有近三天的监控,还有技术部恢复的案发当天片段 —— 虽然只有两分钟,却清晰记录了小偷从进入单元楼、翻找王大哥家房门、被喝止后慌乱逃跑的全过程,画面里王大哥的身影始终在自家门口,连台阶都没踏下过一步。
而另一边,韦七在一审法院的阅卷室里,也有了新发现。对方在一审时提交的 “证人证言” 中,有一位 “邻居” 称 “听见王大哥喊‘别跑’”,但韦七查阅物业登记信息时发现,这位 “邻居” 案发当天根本不在小区 —— 他前一天就去了外地出差,有高铁票和酒店入住记录为证。“这明显是伪证,” 韦七将相关材料复印留存,“对方为了赢官司,竟然伪造证人证言,这在庭审时会成为咱们的重要突破口。”
傍晚,两人在律所会议室汇合,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摆放在桌上:完整的监控录像、法医出具的关联性说明、伪证证人的出差记录、邻居的书面证言、派出所的询问笔录…… 满满一桌子的材料,渐渐拼凑出案件的真相全貌。
“现在证据链基本完整了,” 韦七指着桌上的材料,梳理辩护思路,“庭审时,咱们先从‘小偷非法侵入住宅’的前提入手,强调其过错在先;再用监控和邻居证言证明王大哥没有追赶行为,反驳‘因果关系’的认定;最后指出对方伪证和不合理费用的问题,彻底推翻他们的赔偿主张。”
戴曦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重点:“我还查了类似案例,去年有个‘小偷逃跑摔伤索赔案’,二审法院认定‘小偷自身过错导致损害,房主无责’,咱们可以在庭审时引用这个案例,增强说服力。”
“这个思路很好。” 韦七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明天咱们找王大哥做一次模拟庭审,让他提前熟悉庭审流程,免得开庭时紧张。他是关键证人,他的陈述是否稳定,会直接影响法官的判断。”
第二天上午,王大哥准时来到律所。戴曦扮演法官,韦七扮演对方律师,模拟庭审正式开始。当 “对方律师” 提出 “你喝止小偷时,是否考虑过他可能会慌张摔倒” 的问题时,王大哥明显愣了一下,语气有些犹豫:“我…… 我当时只想着有人偷东西,没想那么多……”
“不行,这个回答太被动了。” 韦七立刻暂停模拟,耐心指导,“你要明确回答:‘我是在自己家里发现小偷,喝止他是正当权利,他摔倒完全是因为自己慌乱逃跑,与我无关。’要坚定,不能犹豫,法官才会相信你说的是实话。”
王大哥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重新回答时语气果然坚定了许多。模拟庭审进行了整整一上午,从质证到辩论,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演练,直到王大哥能流畅应对各种问题,两人才停下。
“谢谢您,韦律师,戴曦姑娘。” 王大哥站起身,对着两人深深鞠了一躬,“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我心里有底了,开庭时我一定好好说,不让你们的努力白费。”
“您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韦七扶起他,“开庭前一天,我们再联系,确认一下最后的细节。”
王大哥离开后,戴曦看着桌上的模拟庭审记录,忽然有些担心:“韦七,你说对方会不会在庭审时突然提交新证据?比如找其他‘证人’出庭作证?”
“有这个可能,” 韦七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戴曦,“这是我申请的‘证据失权’申请书,要求法院限定对方提交新证据的时间,避免他们搞突然袭击。另外,我还联系了物业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作为证人出庭,进一步证明案件事实。”
戴曦接过申请书,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她看着韦七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和他一起为正义奋斗的日子,既充实又有意义。他不仅专业能力强,还总能考虑到各种细节,让人觉得格外可靠。
开庭前一天,韦七和戴曦最后一次梳理证据,确认所有材料都已准备齐全。夕阳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明天就是庭审了,紧张吗?” 戴曦看着韦七,笑着问。
“有点,但更多的是期待。” 韦七抬头,眼里满是坚定,“我期待能通过这场庭审,还王大哥一个公道,也让更多人知道,法律会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不会让好人受冤枉。”
戴曦点点头,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明天的庭审不仅是一场辩护,更是一次对正义的坚守。只要他们拿出足够的证据,说出真相,就一定能赢得官司,让王大哥摆脱赔偿的困扰,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庭审当天,天刚亮,韦七和戴曦就来到法院,等待开庭。王大哥穿着一身干净的工装,手里紧紧攥着准备好的陈述材料,眼神里虽然还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
“别紧张,有我们在。” 戴曦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
王大哥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我不紧张,我要说实话,让法官知道我是无辜的。”
上午九点,庭审正式开始。法官敲响法槌,法庭内瞬间安静下来。对方律师率先发言,依旧主张 “王大哥的喝止行为与小偷摔伤存在因果关系,应承担赔偿责任”,并提交了所谓的 “新证据”—— 几张小偷的伤残照片。
韦七冷静应对,逐一质证:“首先,这些照片无法证明伤残与王大哥的喝止行为有直接关系;其次,根据法医出具的关联性说明,小偷的部分医疗费用与摔伤无关,属于不合理支出;最后,对方曾提交伪证,声称有邻居听见王大哥喊‘别跑’,但事实上这位邻居案发当天不在小区,有高铁票和酒店记录为证。”
他一边说,一边将相关证据一一呈交给法官,每一份证据都清晰有力,让对方律师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轮到王大哥作证时,他按照模拟庭审时的指导,清晰、坚定地陈述了案发经过:“我当时在房间里,听见客厅有动静,出去就看见他在翻我的抽屉。我喊了一声‘你干什么呢!偷东西的!’,他就慌了,转身往门外跑,然后就听见楼下有响声。我没追他,也没拦他,监控和邻居都能证明!”
法官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目光落在监控录像上时,眼神里满是了然。
庭审进行到辩论阶段,韦七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小偷非法侵入王大哥住宅,实施盗窃行为,本身存在严重过错;王大哥的喝止行为是正当权利,未超出必要限度;小偷摔伤是因为自身慌乱逃跑,属于‘自陷风险’,与王大哥无关。一审判决认定‘因果关系’存在偏差,忽略了小偷的主观过错,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判令王大哥无责。”
他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赢得了法庭内不少人的认可。对方律师还想反驳,却因为证据不足,说得断断续续,始终无法自圆其说。
庭审结束时,法官宣布 “择日宣判”,但从法官的表情和庭审过程来看,结果大概率会对王大哥有利。走出法庭,王大哥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韦七的手:“谢谢您,韦律师!谢谢您帮我讨回公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韦七笑着说,“等判决结果出来,您就可以彻底摆脱这件事,重新过上安稳日子了。”
戴曦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庭审的胜利,不仅是为王大哥讨回了公道,更是对 “正义不会缺席” 的最好证明。而她和韦七,也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默契与信任,这份经历,会成为他们记忆里最珍贵的片段。
回去的路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戴曦看着身边的韦七,笑着说:“韦七,咱们又打赢了一场官司!”
韦七转头看向她,眼里满是温柔:“不是‘我’,是‘我们’。以后,咱们还会一起打赢更多官司,为更多人讨回公道。”
戴曦用力点头,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只要和韦七一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并肩克服,在法律的道路上,继续坚守正义,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