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走小道,专挑大路疾行,大路至少不会轻易被“山贼”给劫驾。他目标本是清河郡。然而,马车刚离开范阳地界没多久,前方探马便带回一个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消息:盐帮之主高铁骑,奉江陵王李珩之命,押送着从江南紧急调集来的大批银两粮草,正欲北上入京补充国库。此刻,高铁骑本人亲率两万盐帮精锐,已在清河郡境内整顿兵马,不日即将继续北上!
“高铁骑?”李承昊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那可是横行江淮、桀骜不驯的江湖巨擘,更是李珩最忠实的爪牙之一,据说其子高宠如今就在李珩麾下锦衣卫效力,深受信任。若是撞到此人手里,那李珩甚至连“弑君”的借口都不用费心去找了!到时只需轻飘飘对外宣称一句:“陛下南巡,不幸误入山贼军中,为贼所害”,那他这个堂堂大周天子,岂不是死得不明不白,憋屈至极?史书上恐怕连个像样的记载都不会有!
“改道!立刻改道!”李承昊几乎是嘶吼着下令,声音充满了惊惧,“不去清河了!转道去馆陶!快!”馆陶还有个封了郡主的堂妹在。
皇帝朝令夕改,让叶文鸾很是郁闷,却又不得不尊,他已经发觉,就连这护驾的两千禁军,都已经有些不耐烦,逐渐生出了些情绪,背后的牢骚和不满越来越多。
马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转向,李承昊靠在车厢壁上,冷汗已经浸湿了内衫。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去向。馆陶……从馆陶南下,可以到达濮阳,然后向西,进入洛阳地界!对!洛阳!那是前朝旧都,城高池深,有现成的宫殿可供使用,而且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尽快赶到洛阳,然后以皇帝的名义,紧急诏令驻守长安的渤海郡王李景曜,火速前往洛阳护驾!李景曜是皇族宗亲,是他的亲侄子,更是被誉为皇族第一战将,其军事才能丝毫不亚于李珩!只要李景曜能率领长安的五万精锐大军赶到洛阳护卫,他这皇帝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届时,他再下旨迁都洛阳为朝廷中枢,下诏号召天下各州府道兵马前来“勤王”,汇聚力量。
他甚至想到了更远:“对!索性就将朝廷中枢挪移到洛阳!在洛阳重开朝堂,任命官员,发号施令!看你李珩还在京城能控制谁?你那‘挟朝廷以令诸侯’的阴谋,自然就破产了!”想到此处,李承昊灰败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眼中重新燃起名为“希望”和“权欲”的火焰。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在洛阳重新竖起大周旗帜,让京城的李珩阴谋破产,最终自己反败为胜的一天。
然而,他这看似完美的计划,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位“皇族第一战将”李景曜,是否还愿意听从他这个仓皇南顾、威信扫地的皇帝的诏令?而李珩,又会坐视他安稳地在洛阳另立中央吗?南逃之路,步步惊心,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未知的陷阱。
京城之中,李珩领军东征的消息传来,非但没能让荣国府内的贾母感到半分安心,反而如同在她本就忐忑的心头又压上了一块巨石。近来,荣国府表面看似维系着公侯之家的体面与平静,内里却早已是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最迫在眉睫的,便是江南甄家屡次三番派人前来,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催讨当年寄存于贾府的那笔巨款。这并非贾家有意赖账,实是有苦难言。当初贤妃贾元春归省,为了建造那极尽奢华的省亲别墅大观园,府中银钱捉襟见肘,时任当家的二太太王夫人无奈之下,便将甄家寄存的钱物挪用了大半。本想着日后慢慢填补,谁承想,世事难料,甄家竟奇迹般突然起复,家主甄应嘉更是一跃成为手握实权的西北山陕总督,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反观贾家,虽还顶着“一门两国公”的煊赫虚名,可如今这世道,谁还真正将这些日渐没落的勋贵放在眼里?莫说国公府,昔日圣眷优渥、地位尊崇的北静王水溶,不也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诏狱?太子、晋王,那可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不也说倒就倒,说死就死了?今时今日的甄家,权势正盛,哪里是早已外强中干、只剩空架子的贾家能得罪得起的?甄家的银子,不能不给。可动辄二三百万两的巨款,如今的贾家又能去哪里筹措?
想起往日,府中有凤姐儿那般精明强干的人操持,内外打点,虽也艰难,总还能维持;又有珠儿媳妇李纨在外经营着铺子,月月多少还能有些进项贴补家用。
如今……凤姐儿早已搬离贾府,带着陪嫁铺子改嫁李珩为妾,与府中近乎断了往来;李纨……唉!比凤姐儿改嫁过去的还早!贾母心中长叹一声,都怪那死了的珍哥儿、琏二和蓉哥儿几个黑了心肝、不长进的东西!还有二房那个自以为是的蠢妇王夫人!一回回惹下滔天大祸!这一起子不争气的孽障!好好两座国公府传下来的基业,竟被他们败落到了如今这般山穷水尽的惨淡光景!原本顶好的两个孙媳妇,还有那蓉哥儿家的许氏,竟生生被他们给逼的一个个破门而去,凤丫头当初甚至宁可背着休书,也要离开!终究是……,是贾家太过凉薄啊,实在怪不得那几个孩子。
若不是他们一回回自作聪明,触怒了珩哥儿,让那孩子对贾家彻底寒了心,不肯再与贾家来往,更不肯再照拂贾家权势,凭珩哥儿如今权倾朝野的地位,莫说是三百万两银子,便是三千万两,他甄家又岂敢如此咄咄逼人,上门催债?
想起李珩,贾母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又想起了甄家那二女儿,昔日的北静王妃甄容,如今不也成了珩哥儿的妾室么?外界都传,甄家能够起复,正是因这北静王妃甄容跟了当时还是安国公的李珩,是珩哥儿一力保举,甄应嘉才得以复起……唉!
可怜我贾家的二丫头迎春、三丫头探春,还搭上个外孙女黛玉和史家丫头湘云,四个女孩儿才勉强让珩哥儿当初消了气而已。若非贾家得罪珩哥儿太深,但凭这几个女孩儿与他的情分,凭珩哥儿那般念旧长情的性子,贾家如何就能沦落到今日这般求告无门的地步?若宝玉是个懂事上进的,若蓉哥儿和琏二,甚至是府里他们两个老爷,但凡有个正经有本事的,有珩哥儿帮衬着,怕是比以往更显赫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