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驶入东海海域时,空气中的咸味渐渐浓了起来。蔚蓝的海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白色的海鸟掠过船舷,发出清脆的鸣叫,与飞舟划破空气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清朗。
“前面就是望渔村了。”清月指着远处的海岸线,那里隐约能看到成片的渔船和错落的房屋,“比去年来时热闹多了。”
林辰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村口的码头扩建了不少,几艘新造的渔船正停靠在岸边,渔民们扛着渔网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他想起第一次来望渔村时的情景——那时的村子还笼罩在水妖的阴影下,渔民们脸上满是愁苦,如今却个个喜气洋洋,连海风都带着欢快的气息。
飞舟在码头不远处的空地上落下,立刻吸引了村民的注意。一个正在补网的老渔民抬起头,看到林辰的身影,突然激动地大喊:“是林小友!是当年救了我们村子的林小友回来了!”
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着,手里的活计也顾不上了。王大娘提着个竹篮快步走来,篮子里装满了刚蒸好的海鲜糕,一股鲜美的香气扑面而来:“林小友,清月姑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尝尝大娘做的糕,用新打的海鱼做的,鲜着呢!”
小柱子也长大了不少,个头蹿高了半头,正帮着父亲修补渔船,看到他们,扔下手里的锤子就跑过来,咧着嘴笑:“林大哥,清月姐姐,我现在也能跟着爹爹出海打渔了!上次还打到一条好几斤重的石斑鱼呢!”
林辰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真厉害,比上次见你时能干多了。”
清月接过王大娘递来的海鲜糕,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大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村民们簇拥着他们往村里走,边走边说这些日子的变化。原来灵渠贯通后,中州的灵气顺着河道流入近海,不仅让海里的鱼虾长得更肥美,连肆虐多年的水妖都少了许多,渔民们出海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这都多亏了林小友你们啊。”王大娘感慨道,“听说你们修了什么灵渠,连海里的鱼虾都跟着沾光,这都是天大的福气。”
林辰笑着摆手:“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对了大娘,我们这次来,是想向您打听些东海的事。”
“东海的事?”王大娘愣了一下,随即指着村东头的一座老房子,“你们得问老船长,他年轻时跑过远洋,去过不少海岛,对东海的情况最熟悉。”
老船长的家就在海边,是一座用礁石砌成的房子,门口挂着一串风干的海鱼,墙上挂着张泛黄的海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岛屿和航线。老人正坐在门口的藤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手里还拿着个老旧的罗盘,轻轻摩挲着。
“老船长,有人找您打听东海的事。”王大娘喊道。
老船长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林辰与清月时亮了一下,他放下罗盘,站起身:“是林小友和清月姑娘吧?快进屋坐。”
屋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海盐味,老船长给他们倒上两杯海茶,茶水中漂浮着几片墨绿色的海草,喝起来带着一丝清苦,却格外解腻。
“听说你们要去东海深处?”老船长呷了口茶,目光落在墙上的海图上,“那里可不太平。除了常见的海妖,还有几座被魔气笼罩的岛屿,据说进去的人就没出来过。”
林辰取出从净灵学院带来的东海地图,铺在桌上:“我们想去找一座叫‘蓬莱秘境’的岛屿,据说岛上有碧海灵珠。”
老船长的目光在地图上扫了一圈,指着最东边的一处空白:“你们说的应该是‘沉星岛’。老辈人说那岛藏在迷雾里,只有每月十五的潮水退去时才会显现,岛上确实有颗能发光的珠子,渔民们叫它‘海神泪’,说能驱散海里的邪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但近半年来,沉星岛周围的迷雾越来越浓,还传出有巨大的黑影在雾里游动,不少想去找海神泪的渔船都失踪了,你们要是去,可得千万小心。”
清月问道:“那黑影是什么样子的?”
“没人看清过。”老船长摇摇头,“只听说很大,像座小山,游动时会掀起滔天巨浪,还会发出奇怪的嘶吼,像是……无数冤魂在哭嚎。”
林辰与清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能掀起巨浪,还带着冤魂哭嚎,这气息倒有些像灭世虫母的残息,却又多了几分海妖的凶戾。
“多谢老船长告知。”林辰收起地图,“我们会小心的。”
老船长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用鲸骨雕刻的护身符,递给林辰:“这是我年轻时在沉星岛附近捡的,据说能避水邪,你们带上吧,或许能有点用。”
林辰接过护身符,鲸骨温润,上面刻着简单的海浪纹路,隐约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灵气:“多谢老船长。”
离开老船长家时,夕阳正染红海面。渔民们已经收网归来,码头上堆满了新鲜的海产,孩子们提着小桶在沙滩上捡贝壳,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王大娘非要留他们住一晚,杀了刚打上来的海鱼,做了满满一桌海鲜宴。席间,小柱子兴奋地讲着出海的见闻,说他在深海里见过发光的水母,像无数小灯笼在水里漂;还说他爹告诉他,等他再长大些,就带他去更远的海域,看看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想去看看吗?”林辰笑着问他。
小柱子用力点头:“想!听说海市蜃楼里有金屋子,还有吃不完的鱼干!”
众人都笑了起来。清月看着小柱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对着星空幻想过远方的世界,那时的她不会想到,有一天真的能走出净灵谷,看到这么多风景,遇到这么多人。
夜深时,林辰与清月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潮水温柔地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的渔火像星星一样闪烁,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
“你说沉星岛的黑影,会不会是灭世虫母的残息与海妖结合的产物?”清月望着漆黑的海面,净灵玉佩在怀中微微发烫,“老船长说它带着冤魂哭嚎,倒像是被魔气侵蚀的生灵。”
林辰握着手中的鲸骨护身符:“不管是什么,都得去看看。碧海灵珠既然能被称为海神泪,说不定真能净化那黑影的魔气,就算找不到,也得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免得再伤害渔民。”
海浪卷起白色的泡沫,漫过他们的脚边,带着一丝清凉。清月忽然轻声道:“还记得在望渔村第一次并肩作战吗?那时你挡在我身前,我还觉得你挺鲁莽的。”
林辰笑了:“那时你整天抱着净灵弓,我还以为你除了射箭什么都不会呢。”
两人相视一笑,海风拂起他们的发丝,带着淡淡的咸味和回忆的气息。从望渔村的水妖,到莲灯节的噬灵丝,从葬魂渊的灭世虫母,到灵渠贯通的安宁,一路走来,他们早已从最初的陌生疏离,变成了如今的默契相依。
“有时候我会想,”清月的声音很轻,被海浪声包裹着,“等把东海的事解决了,我们就找个像望渔村这样的地方住下来,每天看看海,听听涛声,不用再担心邪魔,不用再奔波,好不好?”
林辰看着她被星光照亮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去:“好。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让这片海,也能像望渔村一样安宁,让这里的孩子,也能像小柱子一样,对远方充满憧憬,而不是恐惧。”
清月用力点头,靠在他的肩上。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像是在为他们伴奏,也像是在见证着这个简单的约定。
第二天清晨,林辰与清月告别了望渔村的村民。王大娘给他们装了满满一篮海鲜干,小柱子则把自己捡的最大的贝壳送给了清月,说能用来装清水。
飞舟再次升起,朝着东海深处飞去。望渔村的身影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海平面上,但那些温暖的笑脸和淳朴的话语,却像种子一样,落在了他们心里。
东海的涛声越来越响,前方的海面开始出现淡淡的雾气,老船长说的沉星岛,就在那片迷雾的尽头。飞舟的影子投在雾中的海面上,像一叶扁舟,承载着守护的决心,驶向未知的挑战。
林辰握紧手中的混沌剑,清月的净灵弓也已蓄势待发。他们知道,沉星岛的迷雾背后,或许有更凶险的敌人,有更棘手的困境,但只要彼此并肩,心中的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涛声阵阵,像是在呼唤,也像是在低语。他们的故事,在东海的风浪中,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