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112章 长夏风定,万物共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长夏风定,万物共生

大暑的午后,阳光把同生桥的石板晒得发烫,桥栏上的野蔷薇却开得愈发浓烈,粉白的花瓣沾着露珠,在阳光下像撒了层碎钻。林辰坐在桥头的老槐树下,手里摇着蒲扇,看着阿砚和苏晚在灵渠边测量水浮莲的生长范围,木合塔尔则蹲在锁风藤架下,小心翼翼地给藤蔓系上红绳——西域的牧民说,红绳能让植物长得更旺。

“这水浮莲长得真快,”清月端着刚冰镇好的酸角汤走过来,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碗,“才半个月,就从桥边蔓延到下游了,苏姑娘带来的种子果然厉害。”

苏晚接过汤碗,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角的汁水:“还是灵渠的水好,干净又肥沃。澜沧江的水带着泥沙,水浮莲长一个月才抵得上这里半个月。”她指着渠里的银线鱼,“你看它们,都爱在水浮莲底下躲阴凉,比在江里活泼多了。”

木合塔尔也凑过来看,忽然指着水面上的影子笑了:“听音蝶也来凑热闹了!它们是不是把水浮莲当成花床了?”

果然见几只听音蝶落在水浮莲的叶片上,翅膀的绿光与紫色的花瓣相映,像落在绿毯上的宝石。隐山的阿音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野草莓,见此情景,立刻掏出画笔:“我要把这个画下来!放进《守护长卷》里,就叫‘蝶戏莲’!”

孩子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要画上银线鱼!”“还要画木合塔尔哥哥的红绳!”“桥灯也要画!晚上亮起来最好看!”

林辰看着孩子们趴在石板上画画,忽然觉得这场景比任何传奇都动人。当年在青阳城挣扎求生时,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有南境的姑娘、西域的青年、隐山的孩童围坐在一起,为一幅画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而他们脚下的桥,连接的不仅是两岸的土地,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心。

“老族长让我来喊你们吃饭,”玄山的一个后生跑过来,擦着额角的汗,“炖了野山鸡,还煮了新收的灵麦粥,就等你们了!”

众人跟着他往隐山的木屋走,路过试验田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紫穗草已经长得齐腰高,风吹过就泛起绿浪;锁风藤爬满了竹架,细碎的黄花像撒了把星星;南境的过江龙顺着灵渠的护坡蔓延,根系在水里织成一张绿网,牢牢抓住岸边的泥土。

“你看这过江龙,”苏晚指着根系,“已经开始固堤了,上次下暴雨,渠岸一点土都没冲垮,比澜沧江的石堤还管用。”

木合塔尔摸着紫穗草的叶片,感慨道:“要是戈壁有这么好的水土,紫穗草能长到一人高!我回去要把这里的土带些样本,让牧民们学学怎么改良沙地。”

老族长早已在木屋前的空地上摆好了宴席,长条木桌上摆满了菜:玄山的炖山鸡、隐山的菌子炒肉、中州的灵麦饼、南境的酸角糕、西域的烤馕……香气混在一起,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

“都坐下!”老族长举起酒碗,“今天这桌饭,是给同生桥的,也是给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咱玄山、隐山、中州、南境、西域,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众人齐声应和,酒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绕着桌子飞了三圈才落在电线上,歪着头看热闹。

席间,木合塔尔说起戈壁的新变化:“紫穗草长起来后,风沙小了一半,牧民们开始试种灵麦,虽然产量不高,但总算不用再吃沙枣了。我妹妹说,等明年,要带着族里的姑娘来学种星草,说要让戈壁也长出会发光的草。”

苏晚也接话:“澜沧江的渔民听说水浮莲能净化水质,都来问种子呢。我打算秋天回去时,带些灵渠的水样本,试试能不能在江里也种活。对了,阿砚哥教我的‘分水阵’真管用,上次山洪,我们用这法子保住了三个渔村!”

阿音捧着《守护长卷》跑过来,翻开新画的一页:“你们看!我把蝶戏莲、过江龙、锁风藤都画上了!还有木合塔尔哥哥的红绳,苏姐姐的鱼篓!”

画卷上,同生桥横跨断云涧,桥栏上的野蔷薇攀向云端,水浮莲在渠里铺成绿毯,听音蝶与银线鱼共舞,紫穗草与锁风藤在岸边依偎,画的角落,木合塔尔的红绳、苏晚的鱼篓、孩子们的笑脸都清晰可见,最上方用朱砂写着四个大字:“万物共生”。

林辰和清月看着画卷,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们想起当年在青阳城的破庙,想起在葬魂渊的厮杀,想起第一次疏通灵渠时的艰难……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如今都化作了桥板上的纹路,化作了灵渠里的流水,化作了孩子们笔下的色彩,温柔而扎实。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得桥灯轻轻摇晃。木合塔尔拿出短笛,苏晚取出南境的芦笙,隐山的姑娘们唱起了山歌,玄山的后生敲响了牛皮鼓,孩子们则围着篝火跳起了舞。笛声、笙声、歌声、鼓声、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跨越了山川湖海的交响曲。

林辰牵着清月的手,站在同生桥上,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灵渠的水在脚下哗哗流淌,带着水浮莲的清香,带着银线鱼的欢跃,流向看不见的远方。他知道,这座桥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记得“共生”二字,只要还有人愿意为这片土地播下种子,只要还有孩子在桥上欢笑,这桥就会永远立在这里,像一座沉默的丰碑,见证着所有相遇的温暖,守护着所有生长的希望,直到岁月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