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100章 雪夜围炉,共话流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雪夜围炉,共话流年

雪落无声,覆盖了望星台的石阶,也掩住了灵渠的粼粼波光。林辰与清月刚回到院中,就见玄阴去而复返,手里还提着一只烤得油亮的雪鸡,身后跟着个蹦蹦跳跳的少年——是雪狼族族长的小孙子,名叫苍雪,眼睛亮得像雪地反射的光。

“就知道你们没喝够。”玄阴把雪鸡往石桌上一放,用刀利落地剖开,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苍雪说,要跟你们学‘同生诀’的运气法门,我便带他来了。”

苍雪脆生生地喊:“林爷爷,清月奶奶,族长爷爷说你们的运气法能让雪狼跑得更快,我想学!”

清月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屋里暖和,进来吧,烤着炭火教你。”

屋内早已生起炭火,陶罐里的灵米粥咕嘟作响,梅子酒在温酒器里冒着热气。玄阴撕下一只鸡腿递给苍雪,自己则拿起酒坛倒了碗酒,灌了一大口:“方才在雪地里练剑,倒想起当年在葬魂渊,你俩背靠背挡那群骨蛾的事了。”

林辰闻言笑了:“你还好意思说,那时你被骨蛾翅膀扫中,半边身子都麻了,还硬撑着说‘没事’。”

“谁像你,”玄阴挑眉,“被骨蛾的酸液溅到衣袖,还死死护着怀里的清月,生怕她沾一点。”

清月脸颊微红,往炉子里添了块炭:“都多大年纪了,还说这些。苍雪,来,奶奶教你运气——吸气时意守丹田,想象灵气像雪水一样,顺着经脉流……”

苍雪学得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偶尔出错,自己先懊恼地拍着小手。玄阴在一旁看着,忽然道:“这孩子跟当年的阿砚很像,都是眼里有光的。”

提到阿砚,林辰想起白日里收到的信:“阿砚在南疆来信了,说雨林里的星草长势很好,伴生藤缠着它往上爬,结的果子比往年甜。他还说,要在澜沧江上架座木桥,方便各族换货。”

“这小子有你的影子。”玄阴笑道,“当年你在青阳城架的那座石桥,现在还在用呢。前阵子去看,桥头都刻满了名字,都是受过桥恩惠的人。”

清月端来刚蒸好的灵米糕,上面用豆沙画着星草与净灵草交缠的图案:“阿芷也来信了,药谷培育出了新的灵植,能治瘴气。她说,等开春就派人送种子来,让我们在灵渠沿岸都种上。”

“好啊。”林辰接过糕,“当年我们总说‘要让这片土地处处是生机’,现在看来,是一步步做到了。”

苍雪练完一遍运气法,凑过来问:“林爷爷,你们当年是不是很厉害?族长爷爷说,你们能一个人打十个坏蛋!”

林辰放下糕点,认真地看着他:“不是我们厉害,是大家一起才厉害。你看这炭火,一根柴烧不了多久,捆成一束就能烧一整夜。我们就像这柴,抱在一起,才烧得旺。”

苍雪似懂非懂,指着窗外:“那雪下得这么大,灵渠会不会冻住呀?”

“不会的。”清月笑着说,“灵渠的水有‘暖玉’镇着,是当年你林爷爷寻来的,埋在渠底,再冷的天也不会结冰。”

玄阴补充道:“不光是暖玉,还有各族人轮流照看——雪狼族守北渠,渔民守东渠,药谷弟子守南渠,大家轮着敲冰、清淤,渠水才能一直流。”

苍雪眼睛更亮了:“就像我们雪狼族打猎,也是一起围才不会让猎物跑掉!”

“正是这个理。”林辰点头,“这世间的事,从来不是一个人能成的。”

夜渐深,雪鸡的香气、米粥的暖意、酒香与炭火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玄阴说起北境的雪豹又添了幼崽,清月讲着药谷新收的弟子有多聪慧,林辰则回忆着灵渠初通时,各族人举着火把在渠边跳舞的场景。苍雪趴在桌上,听着听着就打起了小哈欠,最后蜷在清月怀里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点雪鸡的油星。

“这孩子,怕是梦到打猎了。”玄阴看着他的睡颜,低声道,“想想我们当年,不也跟他一样,揣着股热劲就敢闯天下。”

“是啊。”林辰望着窗外的雪,“那时总想着要‘建功立业’,现在才明白,能看着孩子们安稳长大,看着渠水长流,看着灵植满坡,就是最大的功业。”

清月轻轻拍着苍雪的背,柔声道:“就像这雪,落在地里能润麦,落在屋顶能压尘,看似无声,却滋养着万物。我们做的事,不也一样吗?”

玄阴饮尽最后一碗酒,站起身:“天不早了,我带苍雪回去。明天让他跟阿砚的儿子一起学认字,这孩子机灵,将来能帮上大忙。”

送玄阴出门时,雪又大了些。林辰望着他们的脚印很快被雪填满,忽然道:“明年开春,把望星台的石阶修一修吧,让孩子们能爬得稳些。”

清月点头:“再在渠边种些梅花,开花时,该多好看。”

回到屋内,炉火依旧旺着,陶罐里的米粥还在轻轻冒泡。林辰走到书架前,抽出那本泛黄的《同生诀》,翻开最后一页——那里空白的纸页上,不知何时被孩子们画上了密密麻麻的小像,有打猎的苍雪,有侍弄灵植的阿砚之子,还有在灵渠边放风筝的各族孩童。

他合上书,放进樟木箱里,上面压着那半块混沌珠碎片。窗外的雪还在下,灵渠的水声隐约传来,像在应和着屋里的暖意。

这一夜,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围炉的絮语、孩童的酣睡与落雪的轻响。但林辰知道,那些关于守护、关于共生的故事,就藏在这平平淡淡的时光里,像灵渠的水,无声流淌,却从未停歇。而属于他们的传奇,早已化作这片土地的肌理,在每个日出日落里,在每个孩子的笑声里,继续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