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466章 秋至药丰仓,旧识携新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6章 秋至药丰仓,旧识携新讯

玉泉河的秋水带着凉意时,药庐的晒场上已经铺满了药材。白术切片泛着米白,当归的根须缠着金线,最惹眼的是那片回春藤,晒干后呈深褐色,断面的金丝在阳光下若隐隐现——这是今年收成最好的一批,足够配制成百贴药膏。

“林辰哥,快来称称这堆金银花!”沈念抱着杆秤跑过来,秤砣晃悠着,秤杆却压得弯弯的,“张奶奶说今年的金银花比往年饱满,能多换两匹布做药袋。”

林辰刚把最后一捆紫苏捆好,拍了拍手上的干草:“让书砚来记重量,他的字工整,正好练练药账。”

孟书砚正蹲在竹席旁分拣桔梗,闻言放下手里的活计,取来账本和毛笔。他来药庐已有半年,原先白净的手添了层薄茧,写起药名来却越发流畅,连周鹤叔托人捎来的信里都夸:“这后生有你娘当年的细致劲儿。”

雷大叔扛着个新编的竹筐从谷仓出来,筐里装着刚收的紫菀花籽:“今年的花籽饱满,我留了大半,明年开春种满后山,让整个玉泉河都飘着药香!”他往晒场上撒了把花籽,籽粒圆润,像撒了把黑芝麻。

阿默提着桶井水过来,往药材上洒了些清水防蛀。他的箭囊挂在晒场边的老槐树上,囊口露出几支新削的箭杆,是用后山的酸枣木做的,坚硬且直。“刚才在河边见着个熟悉的身影,”他忽然开口,目光望向村口,“像是影阁的人,却又穿着寻常百姓的衣裳。”

林辰的心微微一紧:“看清楚模样了吗?”

“戴着斗笠,看不清脸,”阿默拧干手里的布巾,“但他腰间挂着个铜铃,和当年影七的铃铛声很像。”

正说着,村口传来马蹄声。一个穿青布衫的汉子牵着马走来,斗笠压得很低,路过晒场时,腰间的铜铃“叮”地响了一声,清脆得有些刺耳。

“请问,这里是百草堂吗?”汉子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刻意压低过。

林辰走上前:“正是,请问您要抓药?”

汉子抬起斗笠,露出张刻着疤痕的脸——左额角的疤痕呈蛇形,与影阁死士的标记如出一辙。沈念手里的秤“哐当”掉在地上:“爹?”

汉子的眼圈瞬间红了,嘴唇哆嗦着:“念念……爹来接你了。”

原来这汉子正是沈念的父亲沈三。当年他从影阁逃出来后,怕连累家人,一直隐姓埋名在邻县做工,直到听说影阁余孽已清,才敢回来寻女儿。

“爹!你怎么才来!”沈念扑进他怀里,眼泪把他的衣襟打湿了一大片。

沈三拍着女儿的背,哽咽道:“爹怕……怕影阁的人还盯着咱们,不敢露面……”他转向林辰,深深作揖,“多谢林先生这两年照拂小女,大恩大德,沈三没齿难忘。”

林辰扶起他:“沈叔言重了,念念本就是药庐的一份子。”他注意到沈三腰间的铜铃,“这铃铛……”

沈三解下铜铃,铃身刻着个“影”字,早已被摩挲得发亮:“这是当年从影阁带出来的,本想扔了,却总觉得留着能当个警醒。”他把铃铛放在石桌上,“我这次来,不光是接念念,还带了个消息——影主的亲卫还没死,在西域聚集了些旧部,扬言要夺回《百草秘录》。”

孟书砚握着毛笔的手紧了紧:“他们还敢来?”

“听说他们找到了当年影主藏的‘毒经续篇’,”沈三的声音沉了下去,“里面记载着种‘噬心蛊’,能让人变成行尸走肉,比蚀骨瘴更毒。”

雷大叔把竹筐往地上一顿:“这群杂碎!烧了毒库还不够,非要把天下搅得鸡犬不宁才甘心!”

阿默已经取下了箭囊:“他们什么时候来?”

“不清楚,”沈三摇摇头,“但我在邻县见着几个可疑的人,往这边打听百草堂的位置,怕是快了。”

林辰拿起石桌上的铜铃,铃身冰凉,像握着块寒冰。他忽然想起娘的医案里写过:“毒术再诡,终不敌仁心。心若向阳,何惧蛊毒?”

“别怕,”他把铜铃放回沈三手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有回春藤,有紫菀蜜,还有这满仓的药材,总能找到破解之法。”

沈念擦干眼泪,从晒场上捡起把紫苏:“爹,你看咱们的药材多好!娘说过,好药材能治恶病,就像好人能克坏人。”

沈三看着女儿眼里的光,又看了看晒场上忙碌的众人——林辰在翻晒回春藤,孟书砚在记录药账,雷大叔在修补竹筐,阿默在检查弓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踏实的暖意,像这秋日的阳光,不烈,却足够驱散阴霾。

他忽然笑了,把铜铃揣回怀里:“好,爹信你们。以后爹就在药庐帮忙,劈柴、挑水都行,再也不跟念念分开了。”

傍晚的晒场铺上了层金辉。沈三跟着雷大叔去收拾谷仓,沈念给他讲这两年的趣事,说自己学会了炮制甘草,还能认出二十多种草药。孟书砚在灯下抄写“噬心蛊”的记载,林辰则翻开《百草秘录》下册,指尖划过娘写的“蛊毒解方”,上面画着株从未见过的草药,旁注着“西域雪莲,生于冰崖,可破百蛊”。

阿默的箭杆在月光下泛着光,他把新削的箭搭在弦上,对准远处的靶心——那是个用稻草扎的假人,胸前贴着张画着蛇形纹的纸。

林辰放下医案,望着窗外的秋夜。玉泉河的水静静流淌,载着药香,载着星光,也载着他们无声的约定: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只要这药庐的灯还亮着,这满仓的药材还在,他们就会像当年的娘一样,站在最需要的地方,让药香盖过毒瘴,让暖意驱散寒凉。

晒场上的紫菀花籽被风吹起,打着旋儿往远处飘,像无数个小小的希望,要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下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