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470章 春归百草生,药香满人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0章 春归百草生,药香满人间

冰雪消融时,玉泉河的冰面“咔嚓”裂开细纹,像大地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辰蹲在河边清洗药罐,河水漫过指尖,带着微凉的暖意——那是春天的温度,从上游的雪山一路淌来,裹着融化的雪水,也裹着新抽的草芽香。

“林辰哥!药圃的紫菀发芽了!”沈念举着个陶盆跑过来,盆底的排水孔还滴着泥水,里面的嫩芽顶着层薄壳,像群刚睡醒的雏鸟,“你看这芽尖,紫莹莹的,跟娘画的一模一样!”

林辰凑过去看,嫩芽的根须在湿润的泥土里舒展,隐约能看见淡紫色的脉络。他忽然想起娘的医案里写的“紫菀性喜润,春播需伴雨”,去年埋下的花籽,果然在第一场春雨后醒了过来。

孟书砚背着药篓从外面回来,篓里装着刚采的茵陈,叶片上还沾着露水。“太医院回信了,”他扬了扬手里的信纸,笑容里带着雀跃,“说《南北医案合编》要刊印了,让咱们再补些玉泉河的草药图谱,附在书后。”

雷大叔正在搭新的药架,闻言直起腰:“那得把咱们的回春藤画进去!这可是咱们药庐的招牌!”他手里的锤子“咚咚”敲着木钉,声音里都带着喜气。

阿默从后山回来,手里提着只竹篮,里面是些野生的“迎春花”,鹅黄色的花瓣在篮里挤挤挨挨。“周先生托人捎信,说百草谷的桔梗开了,让咱们回去看看。”他把迎春花插进娘留下的青瓷瓶,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还说秦伯腌的青梅酱好了,等着咱们回去尝。”

沈三正坐在门槛上编药篓,篾条在他手里翻飞,很快就成形了。“我跟念念先去收拾行李,”他抬头笑道,“这药篓正好装路上吃的干粮。”

出发前夜,药庐的灯亮到很晚。林辰把娘的牛皮药箱仔细擦拭干净,里面的紫菀花蜜还剩最后小半罐,他小心地倒进个新的瓷瓶里,想带回百草谷,种在娘当年种紫菀的地方。孟书砚在整理草药图谱,笔下的回春藤画得栩栩如生,连叶片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林先生,”孟书砚忽然停下笔,“您说,咱们以后要不要在百草谷也开个分号?让南北的药材能流通起来。”

林辰望着窗外的春夜,玉泉河的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辉:“好啊。等把图谱送回去,咱们就开始筹备。娘当年总说,药草不分南北,能治病的就是好药。”

沈念抱着件叠好的棉袍进来,是给周鹤叔带的:“我还想在百草谷种满迎春花,像咱们药庐这样,春天一到就黄黄的一片,多好看!”

雷大叔往炉里添了最后一根柴:“再挖个鱼塘,养些鱼,钓上来给你们熬汤喝!”

阿默把新磨的针刀放进行囊:“后山的路该修修了,不然运药材不方便。”

每个人都在说着未来的计划,声音里的憧憬像窗外的春草,蓬勃得挡不住。林辰忽然觉得,他们说的哪里是计划,是在给娘当年种下的那棵树,添新枝,长新叶,让它能遮更多的荫,结更多的果。

回百草谷的路走了整整两日。马车驶进谷口时,周鹤叔正站在老槐树下张望,白胡子在春风里飘。秦伯提着个食盒跟在后面,里面的青梅酱散发着酸甜的香。

“可算回来了!”周鹤叔拉着林辰的手,往暖房里走,“你们看这桔梗,开得多好!”

暖房里的桔梗果然开得正盛,蓝紫色的花瓣像无数个小铃铛,风过时轻轻摇晃,与药圃里的紫菀幼苗相映成趣。林辰把从玉泉河带来的紫菀花籽撒在土里,指尖触到湿润的泥土,像触到了娘的手。

孟书砚捧着草药图谱,在暖房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画桔梗,一会儿画紫菀,笔尖忙个不停。沈念跟着秦伯学做青梅酱,甜甜的汁液沾了满手。雷大叔和沈三在修后山的路,斧头声“叮叮当当”,惊起几只山雀。阿默则在整理娘的旧药箱,把从玉泉河带来的雪莲干小心地放进去。

林辰坐在药圃边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给娘写封信。他取来纸笔,在《百草秘录》的最后一页写下:

“娘,春到百草谷,桔梗开了,紫菀发了芽。南北的医案要合在一起了,玉泉河的药庐很好,这里也很好。您当年没走完的路,我们接着走;您当年没种完的药,我们接着种。您看,药香满人间了。”

写完,他把信纸轻轻放在娘的木匣里,与那件青布衫、那枚铜针、那半罐紫菀花蜜摆在一起。阳光透过暖房的窗棂照进来,在信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娘笑着落下的泪。

风从谷外吹来,带着玉泉河的水汽,带着百草谷的花香,也带着无数个被药香浸润过的故事。林辰知道,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就像春天总会来,药草总会生,那些藏在药香里的爱与勇气,会永远传下去,在人间,在岁月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