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685章 残碑秘语,神山灵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5章 残碑秘语,神山灵踪

马车驶入终南山地界时,秋意已浓。漫山的枫红浸染了层林,与翠绿的松柏交相辉映,像一幅被打翻的调色盘。李雪掀开窗帘,望着熟悉的山峦,鼻尖萦绕着松针与药草混合的清香,心里泛起久违的安宁。

“再有半日就能到林先生的药田了。”沈砚嚼着青禾递来的野山楂,酸得眯起了眼,“不知道终南山的雪茶,比我们药圃的差多少。”

青禾正在整理从黑石城带回的冰魄草种子,闻言认真道:“苏前辈说冰魄草要在极寒之地才能发芽,林先生的药田有温泉,怕是种不了。”

“那就挖个地窖。”沈砚拍着胸脯,“我来挖,保证比雪域的冰窖还凉快。”

李雪笑着摇头,目光落在窗外一个熟悉的身影上——山道旁的石亭里,林辰正与一个穿洗褪色锦袍的男子对坐,那男子须发花白,虽衣衫陈旧,坐姿却依旧挺拔,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年的贵气。

“那是……”李雪心头微动。

马车停在石亭旁,林辰抬头看来,眼中带着几分复杂:“雪丫头,你们来了。这位是靖王的堂弟,赵珩。”

赵珩起身行礼,动作虽缓慢,却不失礼数:“李姑娘,沈少侠。”他的声音沙哑,像是许久未曾开口。

“王爷怎么会在这里?”沈砚有些警惕,毕竟靖王是他们曾经的对手。

赵珩苦笑一声,看向林辰:“林先生已将前事告知,我今日来,是想告诉李姑娘一件事,关于你母亲的事。”

李雪的心猛地一跳,她自幼由外婆抚养,母亲在她襁褓中便不知所踪,外婆也从不肯多提,这是她心底多年的结。

“我母亲……”她声音微颤。

“先随我回药田吧。”林辰起身,竹杖在地上轻轻一点,“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终南山的药田比药圃更广阔,田埂上整齐地种着各色药材,角落里搭着间简朴的竹屋,与李雪他们的竹屋竟有几分相似。林辰煮了雪茶,茶香袅袅中,赵珩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

“二十年前,我曾在西域见过你母亲,苏婉。”赵珩的目光飘向远方,似在回忆,“那时她穿着一身白衣,背着药篓,从昆仑山口走来,说要去寻一座神山。”

“神山?”李雪追问。

“当地人叫它‘灵墟山’,传说在雪山深处,终年被云雾笼罩,寻常人根本找不到入口。”赵珩从怀里掏出块残破的石碑拓片,上面刻着些古老的符文,“你母亲说,那山里有‘灵气’,能滋养万物,甚至能让人脱胎换骨。她的医术,便是从山中所学。”

沈砚凑过来看拓片,挠着头:“这字像蚯蚓爬的,谁看得懂啊。”

林辰接过拓片,指尖拂过符文,眼神凝重:“这是上古巫文,我在终南山的古洞里见过类似的。上面说‘灵生于无,聚于石,润于水,哺于善’,与你母亲说的灵气传说吻合。”

“我母亲为何要去寻灵墟山?”李雪不解。

“她说是为了救人。”赵珩叹了口气,“那时西域流行一种瘟疫,药石无效,你母亲说只有灵墟山的灵气能化解。她走后,我再也没见过她,直到五年前,我在靖王府的密档里看到她的名字,才知她后来嫁给了你父亲,只是……”

他没再说下去,但李雪已明白。外婆曾说,父亲是个游医,在她三岁时染病去世,母亲不久后也失踪了,只留下一支银簪。

“密档里还说什么?”李雪追问。

“说你母亲身上有‘灵纹’,在腕间,像朵兰草。”赵珩看着李雪的手腕,“你有吗?”

李雪撸起衣袖,白皙的腕间果然有个淡青色的印记,平时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形状正是一朵兰草。

“果然有。”赵珩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你母亲说,灵纹是灵气滋养的印记,只有灵墟山出来的人才有。她还说,那山里有株‘灵源花’,花开时能聚天地灵气,若能取其花蜜,可解天下奇毒。”

青禾突然道:“难怪苏前辈要去昆仑山找冰魄草,说不定冰魄草就是灵源花的伴生植物!”

“很有可能。”林辰点头,“昆仑山与西域雪山相连,灵墟山或许就在那一带。你母亲的医术远超常人,想必就是得了灵气滋养。”

沈砚看着李雪的灵纹,忽然道:“那我们去找灵墟山啊!找到了灵气,就能治好更多人,还能查清师娘的下落!”

“谈何容易。”赵珩摇头,“灵墟山被迷雾笼罩,还有异兽守护,当年你母亲也是凭灵纹才得以进入。我这些年派人去找过,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人一去不回。”

李雪抚摸着腕间的灵纹,心里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我要去。”

“师姐!”沈砚急道,“太危险了!”

“外婆的医案里,最后几页画着西域的地图,标记着一座无名山,说那里‘草有灵,石有魂’。”李雪眼神坚定,“我想,那就是灵墟山。母亲当年能去,我也能去。”

林辰沉默片刻,竹杖在地上敲了敲:“我陪你去。终南山的古洞里有本《山海图志》,记载着灵墟山的方位,我们先去找找线索。”

赵珩从行囊里拿出个木盒:“这是我多年收集的灵墟山传说,或许能帮上忙。我虽落魄,却也想为你母亲做些事,当年若不是靖王……”他哽咽着说不下去。

李雪接过木盒,轻声道:“多谢王爷。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在终南山的古洞里找到了《山海图志》。图志上的灵墟山被画在昆仑山西侧,周围标注着“迷雾障”“噬灵谷”“守山兽”等字样,看来确实凶险异常。林辰根据巫文拓片和图志,推断出灵墟山的入口在一处冰川裂隙中,只有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裂隙才会短暂开启。

“下个月十五就是月圆。”沈砚看着日历,“我们还有半个月准备时间,得多带些硫磺粉和醒神草。”

青禾则在研究灵纹:“李姑娘的灵纹在遇到雪茶时会变亮,说不定灵气也能让它发光,或许能靠它辨认方向。”

林辰将终南山的药田托付给弟子,自己则带着李雪他们下山采购物资。赵珩坚持要同行,说自己熟悉西域路况,能当个向导。

离开终南山时,枫叶正红得热烈。李雪回头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忽然觉得,母亲的故事,外婆的医道,还有自己的前路,都像这山路一样,看似曲折,实则早已注定。

沈砚走在她身边,悄悄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有我呢。就算有守山兽,我也一剑劈了它。”

李雪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她知道,前路纵有迷雾险滩,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腕间的灵纹指引,就一定能找到灵墟山,找到母亲留下的答案。

马车驶向西域,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寻找的故事。而灵墟山的灵气传说,正像远处的星辰,在迷雾中闪烁,等待着他们去揭开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