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694章 药圃冬韵,灵种传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4章 药圃冬韵,灵种传薪

第一场雪落满终南山时,药圃的竹篱上已挂满了冰凌。学舍的窗棂糊着厚厚的棉纸,里面传来举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与院角冰魄草的蓝光相映,生出几分暖意。李雪坐在竹屋的暖炉旁,翻看着文渊从京城带回的《离魂症诊治录》,字迹工整,分析详尽,字里行间透着少年人的认真。

“先生,沈大哥又去后山了。”阿苗捧着个铜盆走进来,里面是刚烤好的栗子,香气弥漫,“他说雪后的松果最饱满,要采些回来给冰魄草当肥料。”

李雪笑着捏了颗栗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让他去折腾吧,这几日冰魄草正在结籽,是该多些养分。”她看向寒玉石槽,今年的冰魄草比去年长得更茁壮,顶端结着串串晶莹的籽实,像缀满了碎冰,蓝光比叶片更盛。

青禾正在整理从京城带回的药材,闻言道:“沈大哥说,等冰魄草籽收好了,就按苏前辈说的法子,分些给江南的药铺和京城的百草堂,让各地都能种上。”他拿起一粒饱满的籽实,对着光看,“你看这籽,比雪域带回的还要亮,定是吸收了药圃的灵气。”

林辰披着厚裘衣走进来,竹杖上沾着雪粒:“后山的药田都盖好了稻草,明年开春就能种新的还魂草。陆衍派人送了些新的医书来,说是太医院珍藏的孤本,让举子们好生研习。”

正说着,沈砚扛着个大背篓回来了,浑身落满了雪,像个雪人,背篓里装着的松果还带着松针的清香。“师姐你看!这松果够不够肥?”他抖了抖身上的雪,冻得鼻尖通红,“后山的雪太深,差点摔进冰缝里,幸好石勇拉了我一把。”

石勇跟在后面,手里提着只野兔,憨厚地笑:“沈大哥非要爬那么陡的坡,我说绕路走他不听。”

“那不是急着给冰魄草找肥料嘛。”沈砚挠挠头,凑近暖炉烤着手,“对了,楚大哥派人送了封信来,说京城的百草堂开得很热闹,文渊的《离魂症诊治录》被太医院刊印了,说是要发给各地的医馆当教材。”

李雪拿起信,楚风的字迹刚劲有力,说文渊在百草堂坐诊时,用冰魄草解了个疑难蛊症,引得京城百姓争相称赞,都说终南山药圃出来的医者“手有回春术,心有菩萨肠”。

“这孩子总算没白教。”林辰捋着胡须笑,“想当年他刚来时,连紫苏和薄荷都分不清,如今竟能独当一面了。”

苏氏端来刚熬好的姜汤,给每人倒了一碗:“都是雪丫头教得好。快趁热喝了,暖暖身子。”她看着沈砚冻红的耳朵,嗔道,“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冒失,要是冻坏了,谁来帮雪丫头照看药田?”

沈砚嘿嘿笑着喝姜汤,眼睛却瞟向寒玉石槽里的冰魄草籽,像在看什么宝贝。

雪停后,举子们跟着李雪去采收冰魄草籽。文渊从京城寄来的信里说,江南的药铺已经准备好了育苗的寒玉石槽,就等种子寄到。李雪让石勇负责筛选籽实,只留最饱满光亮的,青禾则准备包装的木箱,铺上防潮的油纸。

“每包种子里都放片冰魄草的枯叶。”李雪叮嘱道,“苏前辈说,枯叶能保留一丝灵气,帮助种子发芽。”她拿起一片枯叶,叶片虽已泛黄,边缘却仍泛着淡淡的蓝光,“就像我们药圃的根,无论种子传到哪里,都带着这里的灵气和念想。”

举子们听得认真,小心翼翼地分装种子,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珍宝。阿苗也跟着帮忙,用红绳把种子包系成蝴蝶结的样子,说是这样好看,收到的人会更喜欢。

采收完种子,李雪带着举子们去学舍上课。窗外的雪光映着书页,她讲的不是医理,而是外婆的故事——当年外婆如何在战乱中背着药篓救人,如何在荒山里辨识草药,如何把毕生所学写成医案,留给后世的医者。

“外婆常说,医者的手,既要能拿起手术刀,也要能扶起摔倒的孩童;医者的心,既要能辨明药性,也要能体谅人间疾苦。”李雪看着举子们,“你们学医术,不只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守住这份仁心,让它像冰魄草的种子一样,无论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墨砚在一旁作画,将李雪讲课时的样子画了下来,背景是药圃的兰草和冰魄草,题字“传薪”。石勇则在笔记里写下:“医道如薪火,传之则明,失之则暗。”

午后,赵珩从雪域寄来了信,说苏三娘培育的冰魄草也丰收了,还附了张画,画的是雪域的冰原上,冰魄草在寒风中绽放,旁边站着个穿红衣的女子,想必就是苏三娘。信里说,他们打算沿着丝绸之路,把冰魄草籽传到西域各国,让灵气的种子越过山川,惠及更多人。

“苏前辈真厉害。”青禾看着画,眼里满是敬佩,“等明年,我也想去雪域看看,学学她培育冰魄草的法子。”

“好啊。”李雪点头,“开春后,你和石勇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石勇闻言,立刻摩拳擦掌:“我去准备行囊!保证把雪域的好东西都带回来,给冰魄草当肥料!”

沈砚在一旁急了:“那我呢?我也想去!”

“你留下。”李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药圃离不开你,冰魄草的幼苗还要你照看呢。”

沈砚虽有些失落,却还是点了点头:“那你们记得给我带雪域的烤羊肉干,要最辣的那种!”

冬日的日子短,却过得扎实。举子们每日读书、认药、炮制,偶尔跟着沈砚去后山砍柴,跟着苏氏学做药膳。学舍的墙角堆着他们采来的草药,屋檐下挂着晾晒的腊肠,空气中既有药香,又有烟火气,温暖而安宁。

除夕夜,药圃张灯结彩。苏氏煮了一大锅饺子,里面包着铜钱和红枣,谁吃到谁就来年顺遂。沈砚吃到了三枚铜钱,得意地向众人炫耀,却被阿苗抢走了一枚,说是小孩子要多沾福气。

李雪看着满桌的笑脸,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忽然觉得,这就是外婆和母亲想要守护的人间——没有战乱,没有蛊毒,只有药香伴着烟火,薪火连着人心,一代又一代,把温暖和希望传下去。

守岁时,举子们围着暖炉,听林辰讲过去的故事。文渊从京城寄来了贺年信,说百草堂的生意很好,他收了两个徒弟,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很是聪慧。墨砚画了幅《药圃雪夜图》,打算寄给文渊,让他看看家里的样子。

沈砚拿出珍藏的冰魄草籽,分给每人一粒:“这是今年最好的籽,大家收好,开春后种在自己的药田里,让它长出新的希望。”

李雪握着手里的籽实,冰凉的触感中透着一丝暖意,像握着一颗小小的星辰。腕间的灵纹在火光下泛着青光,与籽实的蓝光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的承诺。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竹篱上,落在兰草圃里,落在学舍的屋檐上。药圃的故事,就像这漫天飞雪,看似寂静,却在悄然孕育着新的生机。等到春暖花开时,冰魄草的种子会破土而出,举子们会带着医道走向更远的地方,而属于他们的传奇,将在时光里继续生长,永远不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