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735章 老骥伏枥,神山牵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5章 老骥伏枥,神山牵念

终南山的春阳刚漫过传习堂的飞檐,林辰便坐在药圃的青石板上,摩挲着沈砚带回的不周神山土壤样本。那里面混着的蓝色晶体在阳光下流转,像碎掉的星子落进了土里,指尖触上去,能感到一丝微弱的震颤,与他贴身藏着的玉佩隐隐呼应。

“林伯,这晶体真能让跨域草种子起反应?”李雪端着新熬的冰魄草茶过来,瓷碗上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沈师兄说,把晶体和种子放在一起,种子表面会浮现纹路,像活过来似的。”

林辰将样本凑近鼻尖轻嗅,土壤里除了戈壁的干燥气息,还藏着一丝极淡的药香,与母亲留下的那株老兰草根茎的味道有几分相似。“不止是反应。”他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你看这晶体的光泽,像不像你腕间灵纹的颜色?”

李雪低头看向手腕,灵纹在阳光下泛着淡青色,与晶体的蓝光交织时,竟生出一种温润的绿意。“真的很像!”她恍然大悟,“难道这神山的晶体,与冰魄草的灵纹、跨域草的脉络,本是同源?”

林辰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晶体倒在掌心,对着阳光细看。母亲临终前曾说过,她带来的种子“根在天地脉络,需借神山灵气方能化育”,当时他只当是病中呓语,如今看来,母亲或许早就知道不周神山的存在,甚至……去过那里。

“沈砚说,黑风堂在神山附近盘踞,还在挖什么‘还魂草’?”林辰忽然问道,指尖的晶体被捏得微微发烫。

“嗯,赵武派人查过,黑风堂总坛设在神山脚下的黑石城,堂主是个叫‘鬼手’的西域术士,据说擅长用毒草炼药,手段阴狠。”李雪眉头微蹙,“他们挖还魂草,好像是为了中和某种剧毒,具体是什么,还没查出来。”

林辰沉默了片刻,将晶体小心收好,站起身时,竹杖在青石板上叩出沉稳的声响:“我得去趟神山。”

李雪愣住了:“林伯,您年纪大了,神山路途遥远,又有黑风堂盘踞,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该去。”林辰望着北方的天际,那里的云层似乎比别处更厚重,“沈砚带回的样本里,有‘同源草’的气息,那是你伯母种子的源头。黑风堂想利用神山草木作恶,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更何况……”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想亲眼看看,你伯母当年或许走过的路。”

李雪知道林伯的性子,看似温和,实则执拗,一旦打定主意,很难改变。她想了想,说道:“要去也得等准备周全。我让赵武加派人手,沈师兄从漠北分圃调些熟悉地形的牧民,再备足药品和干粮,至少要确保万无一失。”

林辰笑着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不用兴师动众,找几个得力的护卫,再让沈砚陪着,就行。”他不想惊动太多人,此行既是为了药脉溯源,也是为了了却一桩多年的心愿,人多了,反而扰了那份清静。

接下来的几日,药圃都在为神山之行做准备。沈砚从漠北赶回,带来了最熟悉戈壁地形的向导;赵武挑选了十名精锐护卫,个个身手矫健,还备了能抵御风沙的驼队;李雪则配制了各种伤药与解毒剂,尤其多带了些冰魄草干粉,这东西既能止血,又能解瘴毒,在野外最是实用。

出发前一夜,林辰独自来到落星洞。月光从洞口斜射进来,照亮了那扇银灰色的门,门中央的凹槽里,蓝光比往日更亮,像是在回应他的心意。

“阿婉,我要去神山了。”他对着门板轻声道,阿婉是母亲的名字,这是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唤出,“你说的天地脉络,我好像摸到了一丝痕迹。等我回来,或许就能明白,你留下的种子,到底藏着怎样的使命。”

门板没有动静,只有钟乳石的水滴声在洞里回荡,像一声悠长的叹息。林辰将那枚混着神山晶体的土壤样本放在门前,算作一种告别,也算是一种约定。

次日清晨,驼队在终南山门口整装待发。林辰穿着漠北牧民送的厚氅,虽两鬓斑白,眼神却格外清亮。李雪亲自来送行,将一个暖手炉塞进他怀里:“里面放了艾叶和干姜,冷了就揣着。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别硬扛,让沈师兄送信回来,我们会想办法。”

“放心吧丫头。”林辰拍了拍她的手,“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再说有沈砚和护卫跟着,出不了岔子。”他看向沈砚,“路上多照看些,别让我这老头子拖后腿。”

沈砚用力点头:“林伯放心,我一定护您周全!”

驼队缓缓启程,铃铛声在山谷里荡开,像一串流动的音符。林辰坐在驼背上,回头望了眼终南,传习堂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光,药圃的冰魄草田泛着淡淡的蓝,一切都安宁而鲜活。他忽然觉得,此行不仅是为了追溯过去,更是为了守护这份鲜活,让母亲的种子能在更安全的天地里生长。

出了终南山地界,往北便是连绵的戈壁。风里带着沙砾,打在驼铃上发出沉闷的响。林辰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像回到了年轻时——那时他跟着母亲在山里采药,也是这样风餐露宿,却心里踏实,因为知道每一步都走在寻找草药的路上。

“林伯,您看那是什么?”沈砚忽然指着前方。

林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戈壁远处的沙丘上,站着一群野骆驼,它们的毛色与沙砾融为一体,唯有领头的那只,脖颈处有撮白毛,格外显眼。“是漠北的‘雪顶驼’,通人性,能在沙漠里找到水源。”林辰笑着说,“看来咱们运气不错,有它们带路,至少不会缺水。”

果然,跟着雪顶驼走了半日,便在一处沙丘后发现了清泉。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喝一口,带着甘甜的凉意。林辰蹲在泉边,掬起一捧水,水里竟也沉着细小的蓝色晶体,与神山样本里的一模一样。

“这泉水连着神山的脉络。”他若有所思,“看来天地脉络不是虚言,它像一张网,把终南、漠北、神山都连在了一起。”

夜里扎营时,护卫们燃起篝火,烤着漠北带来的肉干。林辰坐在火堆旁,听向导讲神山的传说:“老人们说,不周神山是撑天的柱子,山底下压着能吞噬草木的‘黑风怪’,所以山里的草木才一半是药,一半是毒,是老天爷用来制衡黑风怪的。”

沈砚笑了:“哪有什么黑风怪,估计是黑风堂的人在山里搞鬼,才把草木都弄变异了。”

林辰却没笑,他想起母亲留下的笔记里,有一页画着奇怪的图腾,像座山托着一颗树,树根处缠绕着黑色的线条,旁边写着“镇邪需固本,同源草为引”。难道母亲早就知道神山有“邪”,才留下能融合五域草木的种子,作为“固本”的良方?

“离神山越近,越要小心。”林辰叮嘱道,“黑风堂既然敢在那里盘踞,定有依仗,咱们不求硬碰硬,先采集足够的样本,摸清他们的底细再说。”

接下来的几日,驼队渐渐靠近神山。空气里的寒意越来越重,戈壁上的草木也变得奇特起来——有的叶片边缘泛着银光,有的根茎缠着黑色的藤蔓,向导说,这些都是被神山“灵气”和“邪气”同时浸染的结果,碰不得。

林辰却让沈砚小心采集了些样本,他发现那些泛着银光的叶片里,有与冰魄草相似的基因序列;而黑色藤蔓的汁液,竟与黑风堂使用的迷魂镖毒素同源。“你看,”他指着样本,“善与恶,药与毒,本就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就看人们怎么用。”

沈砚恍然大悟:“所以黑风堂用毒草害人,咱们用同源的草药救人,关键不在草木,在人心?”

林辰笑着点头,正想说什么,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护卫队长赵六警觉地拔刀:“是黑风堂的人!至少有二十个!”

林辰站起身,望着越来越近的黑影,心里反而平静下来。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不周神山的秘密,终要在这场正邪较量中,露出它的真容。而他这把老骨头,能为母亲的种子、为终南的药脉,再拼一次,值了。

驼队的铃铛声在风中急促起来,与马蹄声交织成一片紧张的节奏。林辰握紧了竹杖,杖头的铜箍在阳光下闪着光,那是母亲当年给他做的,说是能“镇邪固本”。他望着前方巍峨的不周神山,忽然觉得,母亲的身影仿佛就站在山巅,正对着他微笑。

这一趟神山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但他心里清楚,只要守住那份护佑草木的初心,再险的路,也能走出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