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740章 戈壁新生,草色连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0章 戈壁新生,草色连天

终南的秋叶刚落尽,林辰便带着小陈和五名年轻弟子踏上了前往黑石城的路。马车里装着满满两箱跨域草种子,还有李雪特意配制的“沃土散”——能让戈壁的沙土在短期内变得适宜草木生长。车帘掀开时,风里还带着终南药圃的清苦气息,与戈壁的干燥尘土撞在一起,生出一种奇异的交融感。

“林伯,您说黑石城的百姓会信我们吗?”小陈抱着装种子的木箱,指尖划过粗糙的木棱。他的伤早已痊愈,只是左臂留下一道浅疤,像片小小的跨域草叶。

林辰正在检查“沃土散”的瓷瓶,闻言抬头望向窗外:“信不信,要看草长不长。咱们是来种药的,不是来辩理的。”他想起沈砚常说的“草木比人实在,你对它好,它就长给你看”,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车过漠北时,巴特尔带着牧民们来接应。看到林辰,老人翻身下马,粗糙的手掌紧紧握住他的手:“林老先生,沈小子的事,我们都听说了。黑石城的牧民早就受够了黑风堂,就等你们来呢!”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年轻牧民,每人手里都牵着两匹骆驼,驼背上捆着水桶和铁铲。“这些是给你们送水的,戈壁上种树不易,水得备足。”巴特尔拍着胸脯,“黑风堂要是敢来捣乱,我们漠北的汉子第一个不答应!”

林辰看着牧民们黝黑的笑脸,忽然觉得沈砚说的“照遍戈壁”或许真的能实现。这些生长在风沙里的人,比谁都懂得草木的珍贵,也比谁都坚韧。

***抵达黑石城时,城墙的黑旗已经换成了灰色的牧民幡旗。鬼手逃走后,城里的百姓自发组织了护卫队,暂时接管了城防。听说终南派人来种能“净化水土”的药草,半个城的人都涌到城门来迎接,老的少的,手里都攥着各式各样的容器——陶罐、木盆、甚至破了口的羊皮袋,里面盛着从各处收集来的清水。

“是终南来的仙师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挤到马车前,仰着脸问,“我娘说,你们带来的草能让戈壁长出庄稼?”

小陈跳下车,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从怀里掏出粒跨域草种子:“不是仙师,是和你们一样想让戈壁变绿的人。你看这粒种子,把它埋进土里,好好浇水,它就会长出能喂牛羊、能当药材的草。”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接过种子,用脏乎乎的小手攥紧:“我这就去种!”

林辰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年轻弟子道:“看见了?百姓要的从来不是‘仙法’,是实在的盼头。咱们把草种活,比说一千句道理都管用。”

***黑风楼旧址成了他们的临时住处。楼里的机关早已被百姓拆了,只留下空荡荡的石屋。林辰选了后院的空地做试验田,小陈带着弟子们翻土,牧民们则一趟趟从城外的泉眼运水。跨域草种子撒下去的第三天,竟真的冒出了嫩芽——淡青色的茎,带着细微的绒毛,在戈壁的烈阳下倔强地舒展着。

“长出来了!真的长出来了!”第一个发现嫩芽的是那个羊角辫小姑娘,她举着沾满泥土的小手,蹦蹦跳跳地喊,“我种的也发芽了!”

城里的百姓闻讯都来看,围着试验田啧啧称奇。一个瘸腿的老牧民摸着嫩芽,浑浊的眼睛里淌出泪来:“活了一辈子,没见过戈壁能长出这么嫩的草……沈小子说的不假啊。”

林辰知道他说的沈砚——沈砚当年送种子去漠北时,曾在黑石城周边停留过,给牧民们讲过跨域草的好处,只是那时没人信,觉得在戈壁种活草是天方夜谭。

“沈小子没骗你们。”林辰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拂过草叶上的晨露,“这草不仅能活,还能改良土壤。等明年,咱们就在城门外的戈壁上种上一大片,让牛羊有得吃,让水土不再流失。”

老牧民用力点头,转身就往家跑:“我这就把家里的羊圈拆了,腾出地来种!”

***种草的日子忙碌而充实。白天,林辰带着弟子们指导百姓播种、浇水、除虫,教他们辨认跨域草与毒草的区别;夜里,就在黑风楼的石屋里整理沈砚的笔记,将培育心得写在新的《戈壁药草录》上。小陈则成了“信使”,每天骑着快马往返于黑石城与终南之间,带回李雪配的新肥料,送去戈壁草木的生长记录。

这天傍晚,小陈带回个好消息:“林伯,赵武大哥带着护卫队来了!还说青禾师兄在京城奏请皇上,要在漠北、西域设‘药草司’,专门推广跨域草种植!”

赵武走进石屋时,身上还带着风尘。他给林辰行了礼,递过一封青禾的亲笔信:“青禾大人说,黑石城是关键,让我们听您调遣。黑风堂的余党还在戈壁游荡,我们护卫队会守住城门,绝不让他们再来捣乱。”

林辰展开信纸,青禾的字迹工整有力,末尾写着“沈砚之愿,亦是天下之愿”。他将信纸折好,放进怀里:“有你们在,我更放心了。”

***入冬前,黑石城的跨域草已经长到半人高,城外的戈壁上种出了成片的青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层薄毯。牧民们赶着牛羊来吃草,都说这些草不仅让牛羊长膘,连拉出的粪便都带着草木香,能肥田。

更奇的是,跨域草生长的地方,沙土渐渐变得湿润,甚至长出了零星的野花。那个羊角辫小姑娘每天都来给她种的那株草浇水,如今草上竟结了个小小的花苞,淡紫色的,像极了波斯的蓝花。

“林爷爷,它要开花了!”小姑娘兴奋地喊。

林辰走过去,看着花苞,忽然想起神山草甸上的同源草。那株草被移栽到了试验田中央,如今长得比在终南时更茂盛,叶片的蓝绿光交织,像个小小的光源。他知道,是戈壁的风、百姓的期盼,让这株草真正活了过来。

***大雪降临时,黑石城举办了第一场“草原祭”。百姓们围着篝火跳舞,烤着用跨域草籽喂大的羊肉,喝着苁蓉酒。巴特尔提着酒壶,给林辰斟满:“林老先生,这杯敬沈小子,敬终南,敬这遍地的草!”

林辰举起酒杯,望着篝火映照下的跨域草田,那些草叶上积着雪,却依旧透着青绿色,像在雪地里燃烧的火苗。他忽然明白,沈砚说的“照遍戈壁”,不是指草有多亮,而是指草能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希望——就像这篝火,能驱散寒冷,照亮前路。

小陈和年轻弟子们正教孩子们唱终南的药草歌,歌声稚嫩,却在雪夜里传得很远:“冰魄草,蓝花花,长在戈壁也发芽;跨域草,连万家,风沙里开出幸福花……”

赵武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戈壁。那里有护卫队巡逻的身影,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连成线,像给草田画了道保护圈。他知道,只要守住这片草,就能守住黑石城的安宁,守住沈砚用生命换来的新生。

***开春后,林辰决定回终南。黑石城的跨域草已经扎下根,百姓们也学会了培育方法,赵武的护卫队能应对零星的黑风堂余党,他这个老头子,是时候把这里交给年轻人了。

临行前,他去了城外的一片新墓地。那里埋着在黑风堂迫害中死去的百姓,也埋着沈砚——小陈执意把沈砚的骨灰从断崖迁了回来,说要让他看着黑石城的草长得越来越好。

墓碑是块普通的青石板,上面没有字,只刻着一株跨域草。林辰蹲下来,将一把新收的跨域草籽撒在墓前:“沈砚,你看,草长起来了,百姓也过上好日子了。我回去了,这里有小陈,有赵武,有这么多盼着草长的人,你放心吧。”

风拂过草田,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沈砚在笑。

***马车驶离黑石城时,百姓们都来送行。羊角辫小姑娘捧着个布包,塞进林辰手里:“林爷爷,这是我种的草结的籽,您带回去给终南的土地也种种。”

林辰打开布包,里面是满满一包饱满的种子,黑褐色,带着戈壁的阳光气息。他想起沈砚藏在怀里的那包种子,忽然觉得,这些种子从来都不是“被带”到哪里,而是自己在寻找土地——终南的黑土、波斯的红壤、漠北的沙土、戈壁的砾石,只要有适合的环境,有守护的人,它们就能生根发芽。

车过漠北时,巴特尔带着牧民们在路边等候,给马车上装满了新晒的苁蓉、冻好的羊肉。“林老先生,明年春来,一定要再来!看看咱们的草长得有多高!”

林辰笑着点头,眼眶却有些发热。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再来的——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牵挂。这片土地上的草、这里的人,已经成了他生命里的一部分,像跨域草的根,深深扎进了心里。

***终南的药圃里,同源草依旧在石台上生长。林辰回来后,将戈壁带回的跨域草籽与终南的种子混种,长出的草竟同时带着终南的温润与戈壁的坚韧。李雪拿着放大镜观察草叶的纹路,惊喜地说:“林伯,您看,灵纹更复杂了,能适应的地域更广了!”

林辰看着草叶,忽然想起母亲留下的那句话:“种子的使命,不是待在原地,是去远方。”他拿起纸笔,在《异域药草录》的最后一页写下:“跨域草,不择水土,不避风沙,唯需人心滋养。终南之种,已遍五域;草木之心,亦连万家。”

窗外,传习堂的钟声响起,弟子们的读书声传来,与药圃里的虫鸣、风吹草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悠长的歌。林辰放下笔,走到药圃里,阳光洒在他的白发上,也洒在同源草的叶片上,蓝绿光流转,映得他的笑容格外温暖。

他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跨域草的种子会继续远行,去更遥远的地方,遇到更多的人,长出更多的草。而那些守护过种子的人——沈砚、小陈、赵武、黑石城的百姓、终南的弟子,他们的名字会像草叶上的灵纹,被刻在岁月里,与草木同生,与山河同在。

戈壁的风还在吹,终南的雨还在下,但只要有种子落地的地方,就会有新的生命,新的希望,在阳光里,在风雪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