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四九城的年味儿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街巷里零星响起鞭炮声,家家户户门上贴了崭新的春联,空气里飘着炖肉和蒸馍的香气。
何雨柱难得有了一天假期,特意带着韩菡回95号大院看望父母。
韩菡今天穿了件喜庆的枣红色棉袄,衬得小脸愈发白净,手里拎着刚买的点心匣子和一瓶何大清爱喝的莲花白。
“爸,白姨,我们回来了!”何雨柱推开院门,扬声喊道。
何大清正拿着鸡毛掸子打扫院里的积雪,闻声立刻抬起头,脸上绽开笑容。
“柱子,这是你对象小韩吧?小韩同志,你好!我是何雨柱爹,何大清!”
何大清快人快语,韩菡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白玲系着围裙从厨房快步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见到何雨柱,旁边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不用说,肯定是他对象。
白玲直接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哟,柱子可算回来了!快进屋,外头冷!小韩,快进来!”
何雨水,何雨轩,也跑出来看大哥。看到韩菡,齐声喊,“姐姐好!”
雨水上初三了,何雨轩也上小学了,一个在木华附中,一个在木华附小。
屋里炉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简单的王秀英看着窗外渐晚的天色,系紧围裙:“你们爷几个儿说话,我去和面,晚上咱们包饺子,再炒几个菜。”
“白姨,您歇着。”何雨柱站起身,接过白玲手里的擀面杖,笑了笑,“今儿这顿饭,我来。”
这话一出,何大清、白玲连同韩菡都愣住了。
“你?”何大清狐疑地打量着儿子,“柱子,你还没忘记做饭?”在他印象里,儿子不是在书房演算,就是在实验室攻关,那双手是用来握笔和操作精密仪器的,早忘了怎么做饭吧?
白玲也连忙说:“是啊柱子,你工作累了一天了,陪韩菡说说话,我来做就行,很快的。”
韩菡虽然知道何雨柱会点厨艺,但具体水平如何,她心里也没底,只是好奇地看着他。
何雨柱挽起袖子,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爸,妈,你们就放心吧,吃饭的本事,丢不了。小菡,你来给我打下手?”他朝韩菡眨了眨眼。
韩菡立刻点头:“好啊!”
何雨柱走进厨房,看了看现有的材料: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几颗土豆,一棵大白菜,一盆泡好的粉条,还有葱姜蒜和基本的调料。他心中瞬间就有了菜单。
“小菡,帮我把五花肉皮上的毛处理一下,然后切成薄片,肥瘦分开。土豆削皮切滚刀块,白菜切块。”
何雨柱一边系上家里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围裙,一边熟练地吩咐,那架势竟像个掌勺多年的老师傅。
韩菡依言而动,动作麻利。何雨柱则拿出几个干辣椒,一把花椒,又找出些八角、桂皮。他点火坐锅,动作流畅,没有一丝生疏。
何大清和白玲不放心地站在厨房门口瞧着,只见儿子手法娴熟地将肥肉部分下锅,小火煸炒,滋滋作响中,透明的猪油渐渐渗出,浓郁的脂香弥漫开来。
待油渣变得金黄酥脆,他用漏勺捞出,就着底油,下入葱段、姜片、蒜瓣,以及干辣椒、花椒和香料。
“刺啦——”一声,复合的辛香被热油激发,瞬间霸占了整个厨房,勾得人食指大动。
何雨柱将切好的瘦肉片倒入锅中,快速滑炒,待肉片变色,烹入料酒,加入酱油,给肉片上色增香。
随后,他将土豆块和白菜块倒入,翻炒均匀,让每一块蔬菜都裹上酱汁。
接着,加入泡软的粉条,注入适量的开水,刚好没过食材,撒上盐调味,盖上锅盖转为中小火焖煮。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对火候、调味、下料顺序的把握,精准得令人咋舌。
韩菡看得眼睛发直,惊讶地掩住了嘴——这手法,老手啊!
趁着炖菜的功夫,何雨柱又快手快脚地拍了个黄瓜,用蒜泥、醋、香油简单一拌,清爽开胃。
接着,他拿出几个鸡蛋,单手磕蛋,蛋液准确落入碗中,手腕飞快抖动,筷子划出残影,瞬间将蛋液打散。
另起一锅,热油,下蛋液,手腕轻颠,金黄的蛋饼在空中翻了个面,稳稳落回锅中,成型后迅速划散盛出。
就着底油,下入切好的西红柿块,翻炒出沙,再加入炒好的鸡蛋,调味,一盘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这时,那边的猪肉炖粉条也好了。何雨柱掀开锅盖,一股更加浓郁醇厚的香气扑面而来。
汤汁收得恰到好处,粉条晶莹剔透,吸饱了汤汁,五花肉酥烂,土豆软糯,白菜清甜。他撒上一把切好的蒜苗,点缀其间。
“开饭了!”何雨柱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
小小的四方桌上,摆着油亮诱人的猪肉炖粉条、金黄红亮的西红柿炒蛋、清爽的拍黄瓜,还有白玲提前蒸好的白面馒头,以及何雨柱顺手用剩下面团烙的几张葱花饼。简单,却充满了家的温暖与实在的丰盛。
何大清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子猪肉炖粉条放入口中。
五花肉入口即化,粉条q弹爽滑,土豆吸足了肉汤的精华,味道层次丰富,咸香适口,比他吃过任何一家馆子的都够味!
“嗯!!”何大清眼睛一亮,对着何雨柱竖起大拇指,含糊不清地赞道:“好小子!真香!”
白玲尝了西红柿炒蛋,鸡蛋嫩滑,西红柿酸甜适中,汁水丰盈,拌着馒头吃,简直是绝配。
韩菡更是吃得眉眼弯弯,看着何雨柱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甜蜜。
她没想到,自己选择的这个男人,不仅在事业上光芒万丈,回到这烟火灶台间,也能如此游刃有余,做出这样温暖人心的美味。
何雨柱给父母和韩菡,还有雨水和雨轩,各夹了一筷子菜,谦虚地笑了笑:“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顿饭,吃得格外香甜,也格外温馨。窗外是凛冽的寒冬,屋内却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何大清多喝了两杯,话也多了起来,拍着儿子的肩膀,感慨万千。
白玲看着儿子和未来儿媳,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饭后,何雨柱和韩菡抢着收拾了碗筷,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
天色已晚,何雨柱和韩菡还得赶回研究院。
临出门前,白玲拉着韩菡的手,悄悄塞给她一个红包,又给何雨柱整理了一下衣领,叮嘱道:“路上小心,过年值班注意身体,有空就回来。”
“知道了,白姨。爸,我们走了。”何雨柱应道。
回研究院的路上,何雨柱开车,韩菡坐在副驾驶,挽着何雨柱的胳膊,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小声说:“雨柱,你今天真厉害。”
何雨柱握紧她的手,望着前方依稀的灯火,心中一片宁静与满足。
无论是攻克世界级的科技难题,还是为家人做一顿普通的饭菜,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他守护这份安宁与幸福的方式。
家的温暖,是他永远的动力源泉。这个年,因为这一顿亲手做的饭,而显得格外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