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老登重生,谁还当老实人 > 第568章 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8章 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啊?

万善抽着烟看手头上的报告,一份保卫局内部的社情动态调查报告。

关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后出现的购销倒挂、经营部门赔钱等问题反馈,

万善知道这份报告是递交给上面,经京城高层讨论后,将于9月批转《全国物价工资会议纪要》。

79年11月起,国家对部分农副产品提高销售价格,同时对职工实行物价补贴,并给40%的职工增加工资。

对农民来说是好事,也是加强改开的信号。

印见微敲门进来,换茶水清理烟灰缸,“头儿,您猜谁接戴老的班儿?”

放下报告弹弹烟灰,“副处长这么快就出炉了?我早上过来外面没贴公示。”

“会上刚定下来的,你一定想不到是谁?”

“既然你这么说,肯定不是空降,内选得谁呢?”

万善把四个处的科长在脑中过一遍,晃晃脑袋,“猜不到。”

印见微也不擦桌子,甩着手里抹布傻乐,“嘿嘿,是一处一科的曹科长。”

“老曹啊——”

一处相当于保卫局的参谋部,掌握所辖地区的安全敌情、社情、政情动态,研究制定对策。

一科还负责联络隐蔽战线工作人员,是非常机密的科室,除了排名靠前的几位局领导,平日也没人去一科那边转悠,瓜田李下容易误会。

脑子里浮现老曹对外的个人资料:

曹景亮,男,1941年生人,1961年参加工作,1963年加入调查部。

1965年入党,1968年升任副科长。

69年运动时期,调查部卷入派系斗争,打乱了阵营,严重影响了工作,一度被取消。

73年,调查部逐渐恢复了原有建制。

74年,曹景亮恢复工作回到松省保卫局,次年晋升一处一科科长。

老调查部成员,这岁数和资历,当个副处绰绰有余。

刚才万善脑子一闪而过对他的印象,此时仔细想起心头一颤,这位曹科长本事真不小。

老调查部作风,接触时很不起眼,甚至会下意识忽略他,这才是老情工的本事。

若不是保卫局需要万善这样行动人员,在调查部里万善也得夹着尾巴做人,这也是他不愿去调查部的原因之一。

“曹科长早就应该上去了,别说副处长,处长他也够格。”

印见微邀功似地开始八卦,“是吧?我也这么觉得,当时我听到是他的时候一点都不意外。头儿,你说他怎么在一处干那么久才到正科啊?”

“一处的领导能力也很强,人事任命是组织上考虑的,你我对曹科长的了解难道还比组织多?”

“那你说曹科长成为曹副处长,孙处长怎么办?”

“他当他的处长,景亮处长有自己的工作,上级不会允许下面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不符合民主作风。”

印见微回身瞄一眼门外,伸长脖子压着嗓子说:“我听说孙处长在二处,行事作风说一不二,老方和老唐他们天天往外跑,跑得嘴上起大泡。您说他这是想干啥?多立功多抓人然后超越咱们?”

“谁嫌功劳少呢?你努努力,早点成正科级。”

“我暂时没想呢,我就算上了副处也是你的通信员。”

“你这小脑瓜一天到晚想啥呢?副部级以上才能配专职秘书,那时候你都副处了,还给我当通信秘书?孔局长第一个开会批评我。”

“头儿,那你努力呗。”

“组织部是你家菜地啊?你想咋地就咋地?我退休前混个副厅就知足了。”

“你才25,退休还有35年呢,就升一级啊?”

“处级干部才是敲门砖,咱们局多少人都没这块砖,你别想一出是一出,官是那么好升的?”

万善叼烟仰起头,吞云吐雾间声音意兴阑珊,“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啊?”

印见微点着小脑袋,“是啊,工作多没劲儿,干到啥时候是个头儿啊?”

从兜里掏出两块沙琪玛,眼露不舍,“头儿,你吃这个吗?”

“沙琪玛?哪儿弄的?”

“前天周末去鹿鸣茶楼看表演买的,他们还不让多买,每人限购两块。这是最后两块了,带过来给你尝尝。”

万善不知道茶楼里谁的脑子这么好使,还知道饥饿营销。

沙琪玛制作倒是不复杂,但里面需要鸡蛋和糖浆,还要切条油炸,这年头糖和油可金贵。

“我不爱吃,你买了几块?”

印见微偷偷松了口气,掰下指头大小放嘴里,“我爸妈、我哥嫂,还有我,五个人十块。”

“你两天吃八块?”

“第一天我都恨不得全吃光,太好吃了。”

“小印啊,我很少佩服人,吃货这块我不得不服你,两眼一睁,吃到闭灯。”

“你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印见微咬下一块,赶紧伸手接住掉下的碎渣,重新塞回嘴里。

——

中午食堂打饭,董建晖凑过来小声说:“头儿,一处曹科长要去二处当副处长,这事儿您知道吗?”

万善愣了下,“不知道,啥时候的事儿?没接到上级通知。”

“诶哟,头儿,这么大个事儿您都不关注一下,昨天会上拍板定下来的。等组织考察完,走完流程就公示了。”

董建晖左右扫视,“三天开了三场会,听说上面有人发话才定下的,要不然下个月都不一定能确定。”

“曹科长……景亮处长资历和能力是够的,我觉得上级考虑得肯定比我们全面,私下不要议论,维护组织的严肃性。”

“是,听您的。”

曹景亮即将晋升的事儿就像房顶的旗帜,哗啦啦迎风招展,举目皆见人尽皆知。

食堂的郭师傅都想跟万善聊几句,请到后厨小桌,三样小菜,一盆鲫鱼萝卜丝汤。

“万处长……”

“私下叫我老万,小万都行,别那么外道,你我之间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郭胖子舀一小碗汤递给万善,“小万处长,你这人吧就是心胸太广,对基层同志特别客气,我觉得你这人厚道,乐意跟你俩唠嗑。”

“只要不出任务,咱哥俩随时唠,我进局里第一顿加班餐就是你做的,多少年交情了。”

“小两年了呢,那个曹科长要当副处的事儿你知道不?”

“老郭,别人这么问,我是一概不知,上级没下发通知,我四处乱讲那叫没纪律,不懂规矩。但是你问,我得说,今早别人告诉我的。”

“我就说你这人仁义,够意思。”郭胖子听得全身热乎乎,满面红光,鼻头上的粉刺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