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争第一次发现,这称帝竟然还有别样的好处,终于明白自己对这些大义不放在心上,但总有人会因名利而遵守。
“大人杀回下邳,看了那狗贼!”左宇、汤狗儿等人群情激愤,纷纷开口要杀回去。
“大人不可。”叶飞繁平静地劝道,“如今高坤昂以齐先竹为名,他所行便是大义。而我们在名义上也归属于齐宋的属下,若是不听号令,那便真的是几不容于朝廷,也不容于反贼了。”
“走,先回下邳。”李不争沉吟了片刻,决定先回下邳。
下邳城此时四门紧闭,李不争站在门外表情复杂地望着城头,高坤昂此时站在城头上,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随后开口说道:“王爷,眼下卑职为泗州刺史,身负皇命,有守土之责,恕在下不能开门迎接王爷了。”
“高坤昂,你很好啊。”李不争叹了口气说道,“我也待你不薄,为何要这么做?”
“王爷啊,这天下总得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我做朝廷命官的时候你是反贼,我投降之后你是大将军,后来又成了王爷。
但总归你不是皇帝。
你若是称了九五,口含天宪,我也定当纳首便拜,只是这陛下降旨,我如何敢不听啊。
我在洛京那里已经是反贼了,莫不成在宋州这也要当一会反贼?”
高坤昂嘶声喊道。
李不争默然,许久之后长叹一声道:“那还请高刺史将我军中家眷交出来,我自去沂州罢了。”
高坤昂沉思了一下道:“可以,请王爷明日派人来接。”
看了看城防,李不争实在是没有把握可以迅速破城,只能安抚下众将,往峰阳山中驻扎。
一路进了峰阳山,李不争脸上的阴翳在见到葛川之后才算消去,看着葛川满是污渍的道袍,他笑着打趣道:“你这不拘小节的架势还真的是要成仙啊,我让你炼的东西弄出来没。”
葛川笑眯眯地捋了捋胡子道:“是炼出来了一些,但没有你说的那种崩山裂石的威力,最多就是燃烧起来快了点,放火的时候掺点进去效果极佳。”
他看了看李不争身后的几人道:“你们这怎么都到山里来了?是出了什么事了?”
李不争叹了口气,将这些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刚说完他才醒悟过来,笑着说道:“我跟你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就老老实实地当神仙就行了。”
葛川在山中炼丹,时不时地下山为百姓治病,偶尔也在街头上算命,在下邳城中也算小有名气,被人尊称为葛仙,他用来炼丹的山洞也被称作葛仙洞。
他听到李不争这么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谁说的跟我说也没有用,今天道爷就教你一招,什么叫观星辨势,风水堪舆。”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星盘,找准方位之后念念有词地扔出来几枚铜钱。
连掷几次后,他将星盘收起,面带古怪地看着李不争说道:“下邳之地有潜龙之相,但不是潜龙升天之地。更何况你的命格为金水相生,要想发达必须要往西边或者北边。”
李不争一愣,他在路上的时候才刚刚想到的一条退路,那就是之前让陈登峰帮忙弄得一些户籍文书,现在倒是可以前往辽东道,那里各族杂居,历来管理混乱,比较容易藏身。
而且边关之地,虽然战乱频频,但可以练就一支强军,组建起骑兵也比内地要容易得多。
这老道士还有点东西啊!
李不争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葛川,然后问道:“那老道士你觉得我该往哪里去?”
葛川又取出一副司南,往上面撒了一些不知名的东西,不一会儿勺柄就自动转了起来,指在了北方偏东位置。
李不争暗中点了点头,笑道:“你整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还真的有一套。行吧,不跟你胡扯了,收拾收拾东西,明日跟着大军一起走吧。”
葛川点头应了下来,李不争走了,他再呆在下邳,恐怕就没有现在这个待遇了,后来者说不定还会把他抓起来拷打财物,没必要冒这个险而留下。
次日一早李不争便让左宇带人去接收家眷,或许高坤昂担心李不争恼羞成怒而攻城并未在此事上做什么手脚,不但将在下邳的家眷都送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些粮食。
李不争也并未再前往下邳城,直接渡过泗水前往承县,同时向东海派出信使,要从乙字军中抽调人手北上沂州,此次他要打通与青州的联系,方便和冯实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刚行到半路,便有信使从承县过来求援:“沂州官军六千从临沂而来,正在围攻承县。”
李不争勃然大怒,他这段时间收到的窝囊气实在是太多了,先是淮南道、然后是临淮、接着是下邳、狄丘冶,不管官兵还是贼兵都在他身上撕下肉来,如今沂州官兵也如此张狂起来。
“叶先生,麻烦你带着家眷在后,我带着士兵先行一步去解承县之围。”李不争朝叶飞繁拱了拱手,点起麾下士兵,先行朝着承县而去。
围攻承县的这些官兵成份复杂,有沂州本地州兵,有兖州兵、有密州兵,还有本地豪强的家丁护院,看上去人多势众,实际上战斗力良莠不齐,更多是凭借着自身悍勇而作战。
跟着李不争来沂州的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战阵,又几乎都是在打胜仗,那战斗经验也不是盖的。
当这样一群悍卒杀进毫无防备的沂州军中时,那真的是挡者披靡、所向无敌。
毛五也趁机从城中杀了出来,前后夹击之下一举击溃了沂州兵,并且尾随追杀了数里之遥。
官兵损失惨重战死者就多达两千六百余人,另外又有千余人被俘,全军上下至此算是出了口恶气。
再说朐山,徐成收到了调令之后便同曾洪商量了一下,曾洪道:“大人此次召集我们进攻临沂,实则是寻找退路,下邳一丢,咱们的地盘就只剩下海州了,若不扩大地盘,下一步就会被宋州那边挤压、蚕食,乃至于吞并。
我建议咱们二人挑选军中精锐,一同前去临沂作战。”
“那朐山这边呢?”徐成问道。
曾洪想了想道:“黄二壮这段时间学习地很快,他是和蒋石头他们一同被大人拔擢的,听闻蒋石头死讯的时候还大哭了一场,他可以带着本部暂代朐山的军务。”
徐成又思索了一下,点头道:“也可以,他的本部对他也是极为忠心,就算有什么变故也能坚持到袁煊来援。”
曾洪笑道:“那我再给袁煊去信一封,让他关注一下朐山这边。”
二人商议完毕,徐成便派人将黄二壮喊了过来,将他们的决定告诉了他,黄二壮喜出望外连忙表示一定守好朐山。
从刺史府出来,黄二壮便匆匆忙忙地赶回了自己的宅子,他来到一处跨院,对院子里正在晒太阳的一名文士说道:“沈先生,我只问一句,若是我带着朐山听从陛下的调遣,可以封什么官?”
沈先生一愣,随后笑道:“看来黄将军又有好消息传来。”
黄二壮将徐成的决定说了一遍,沈先生思索了一下笑道:“原本黄将军带着麾下两千人归正之后可以任一路将军,若是再献上朐山城,那可是得封海州总管啊。”
沈先生是沈永的族眷,齐先竹建国称帝之后,沈永被封为太师领吏部尚书,沈家族人纷纷出任宋国官吏,这沈先生便是被派出来拉拢李不争麾下的各路将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