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反贼 > 第200章 溪流涓涓消顽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此时的李不争一行人已经穿过了潘家沟,刚到峡谷的出口便看到邓震带着几名骑士在这里等候。

“你怎么在这里?”李不争有些诧异地问向邓震,他心中有些纳闷:不是让你去召集民团了吗,怎么就这几个人?

邓震也猜到李不争是想岔了,连忙解释道:“民团已经到了,只是由于人数众多怕惊动了胡人,诸位将军便带着他们在前面台子山南麓藏身,我担心你们又去了原来的地方,特地在这里等你们。”

李不争闻言眉头舒展,他望了眼邓震身后那几名骑士风尘仆仆的模样,又朝台子山方向远眺片刻,沉声道:“如此甚好,胡人狡诈,动静确实不宜过大。

那现在就带路吧,我们得尽快汇合,商定下一步的行动。”邓震连忙应下,翻身跃上马鞍,挥手示意众人跟上,一行人马随即朝着台子山南麓疾驰而去。

民团在台子山南麓休息,虽然没有搭建帐篷,但还是简单修建了一圈栅栏,还在高处安排了岗哨。

见到李不争带着援军到来,众将纷纷出来迎接,李不争抬眼望去,左宇、毛逊、汤钊、徐成、许义升、曾洪、万英强、梁佑一字排开,都身披甲胄,手中的兵刃也都是系统出产的蓝色品质。

马五安和郑志看得便是一愣,孟旭也是呆了一呆,他在四方台住了一晚,也跟左宇交流了许多,但没想到他们竟然有如此威武的装备。

这些甲兵精良坚固,随便一套便不止千两,他们一次性就拿出八套,财力真的是惊人。

哦,不止八套。

因为李不争、慕容天辰和邓震随后也在士兵的帮助下将各自的战甲穿戴整齐,这才和众人聚在一起商量军事。

有他们先声夺人,马五安和郑志也没有发声的底气,只站在一边旁听。

李不争走到众将中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胡人此次来势汹汹,背后所图甚大,燕郡地处营州中央位置,一旦失手整个营州将会被分割成数块。

营州军此时动向不明,虽然我们已经派去了信使求援,但营州军能否回援,几时回援都不确定,眼下能救援燕郡的只有我们这些人。

现在各自清点人马,统计各部人数,以便于作战时相互配合。”

马五安回头看了看,说道:“辽西援军尚有八百可以作战。”

“汝罗援军七百余人。”郑志有些不喜李不争当仁不让做主将的样子,眼皮低垂说道。

左宇上前一步,抱拳道:“戮胡团人数两千。”

众人又是一惊,一般的民团人数也就是在千余人的样子,这戮胡团直接两千人,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这组建民团不但需要能养的起兵马,还要有渠道能换来兵甲才行。

他们不知道的是,左宇来之前专门分出三百余人护送葛川去了四方台,同时将协助四方台民兵进行防御,免得胡人卷土重来。

李不争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下道:“目前我们聚在一起的兵马有三千五百人,不但数量上落后于胡人,骑兵数量也不足,要想支援燕郡,绝对不能强取。”

毛逊想了想道:“我们以步兵居多,胡骑来去如风,只能诱导其来进攻才行。”

徐成接过话头,眉头紧锁道:“可是若我军阵势紧密,胡人未必敢轻举妄动;若是我军不成阵势摆出行军姿态,又容易被胡人击溃,反倒是弄假成真,坏了大事。”

马五安见众人都皱着眉头不语,于是便出言道:“不如这般,我们分兵两部。一部大张旗鼓地从官道前往燕郡,装作主力援军吸引胡骑注意;另一部则潜行在路旁的山林设伏,待胡骑出击后,伏兵即刻截断其退路,前后夹击之下,或可一战。”

曾洪闻言摇头道:“不妥不妥,胡人骑兵机动性极强,战力也算不上弱,若是假扮援兵的人少,难保不会被一冲而破,若是人多又无法截断其退路,届时我们兵力分散,两处皆难成事。”

众人议论纷纷,始终不能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李不争也是有些头疼,以弱打强、以步打骑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做。

就在这时又有十余骑从西边赶来,李不争定眼望去,竟然看到叶飞繁也在其中,他诧异之余连忙上前迎接。

叶飞繁见到众人还在此处,也是松了口气,笑道:“我还担心大人会直接带着大军与那胡寇乱战,一直快马加鞭地赶来。”

李不争也是笑道:“还在商讨该如何作战,还没有定论呢。”说着他便把众人的意见又向叶飞繁叙述了一遍。

叶飞繁听后笑道:“这事简单,我也是为了此事而来。”

他环视众人,对着马五安和郑志和善地点了点头,这才继续说道:“我有一计,为水磨石消之计。”

见众人都好奇地看了过来,他笑道:“胡人围困燕郡,乃是想要围点打援,所以必定会大力封锁周边的道路,先前攻打四方台的胡骑,应当便是负责燕郡西方的封锁的,只是被大人击败后便往西逃窜了。

所以戮胡团能出现在这里,必定是出乎胡人主将意料的,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胡人此刻定然以为四面封锁牢固,不会想到我们能悄无声息地集结如此兵力。

所谓水磨石消,便是要让胡人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实力,同时放松警惕。

具体而言,我们可分作数股小部队,从城南数条小路而出,不断袭扰胡人的斥侯,展露支援燕郡的意图。

每次出击,都要分成一明一暗两部分,明处的负责诱敌,暗处的负责伏击,不求大胜,只需让他们疲于奔命,心神不宁。

胡人虽众,但久顿于城下,又被大人刚刚挫败了一场,本就锐气渐消,再经我等这般持续骚扰,其内部必生焦躁。

待其军心不稳,或分兵搜剿之时,便是我等主力出动,一举破敌之机,不知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