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端默然无语,他本来的计划是诱使真阳侯和鲁山侯先动手,然后他通过匡义去告密,以此取得老皇帝的信任,等二人带着部下跟禁军和羽林卫拼个你死我活,他再和乐源侯一道收拾残局。
不过既然这小辈都看出来此事,那再这样行动恐怕就有不妥,不过一时间他还真的想不出该如何去做,毕竟这些年里勋贵的实力被削弱地太厉害了。
似乎是看出来他的摇摆不定,李不弃轻声道:“恕小侄无礼,还请侯爷莫要妄动,颖桥伯在陈留新败,反贼必定会急攻开封,到时候朝廷派去援军,主将必定在几位侯爷之中,就算不是,也能将朝中禁军调走,届时再行大事,岂不是事半功倍?”
“好!好!好!都说你三弟武力盖世,没想到你也是个足智多谋的大才,此番还是多谢了,我等再商量一番,事成之后必有厚报。”黄泽端被这一番话点明了思路,顿时大喜。
李不弃拱了拱手并未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
黄泽端独自一人坐在凉亭中又思考了半天,把原本的计划推倒了重做,直到几名勋贵来寻他饮酒这才回到了宴席之中。
稍后他又悄悄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几人,几人虽然不解,但还是答应了暂缓行事。
次日,匡义便将真阳侯宴请各勋贵的事情告诉了老皇帝:“真阳侯是真心想要庆祝,只是对奴婢有些怨恨,席间多有对奴婢的怒骂。”
说到这里他尴尬地笑了笑,老皇帝轻哼了一声:“让你,存心,报复,你,且等着,他,肯定,会,记得,你的。”
匡义并未嘴硬,只是笑了笑,便继续说道:“鲁山侯哀求平城侯等几位勋贵,央求他们帮忙替自家儿子脱罪,几位爵爷并未一口答应,奴婢猜测应当是为了索要好处。”
“他们,真的,没有,密,谋?”老皇帝眼皮微跳,开口问道。
匡义听出来老皇帝话中的质疑,连忙叫屈道:“奴婢一共派了三拨人去真阳侯府上监视,除非他们都被收买了,否则绝对不可能弄错。”
老皇帝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匡义心中松了口气。
接下来数日,老皇帝再次通过内廷司连下数道圣旨,从浏阳侯那里供出来的长芦伯、玉屏伯都被抓了起来,连刚出来没几天的鲁山侯又被内廷司给抓了回去,说是他的管家供出来几条他盗卖军械的罪状。
一时间勋贵中再次风声鹤唳起来,尤其是那些参与了真阳侯密谋的人,都战战兢兢地生怕也被牵连了进去。
五军都督府。
这里原本是负责管理全国军队的,后来老皇帝即位,全国兵权就转移到了兵部,这里只有管理京城周边军务的职能,从全国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直接沦为了兵部的下级部门。
此时府内的一间偏房,黄泽端正在同李不弃激烈地说着什么:“不能再等了!皇帝他快病死了,已经没有耐心慢慢地查清真相,只要沾边的人都会被抓去。我担心明天或者后天,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攀咬到我身上,我在内廷司虽然有人,但是挡不了多久的!”
老皇帝的疑心病一日重于一日,他此时已经不太相信匡义了,甚至连刘兴都在怀疑,每日都派遣两个小太监去旁听内廷司的审问,匡义已经明确地告诉他自己起不了多少作用了。
李不弃淡淡地一笑,递给了他一份军情道:“侯爷可以先看看这个。”
“都这个时候了,再看这些乱七八糟地东西,有用~”黄泽端打开册子,只看了一眼便呆住了。
随后他眼角带着喜色地望向了李不弃,似乎在询问这是不是真的,后者开口笑道:“我说吧,总有人会把机会送来的。”
伪宋的荆襄伪王高明发兵五万西征,准备攻打开封,开封城告急,东海道黜置使来信求援,并直接声称十日内若见不到援军,将直接献城投降!
这是大平王朝建国以来第一次有封疆大吏以投降来要挟朝廷发兵救援,开封的形势有多危急可想而知了。
虽然老皇帝气得要死恨不得将其抓回洛京凌迟,但也知道此时是真的需要派出兵马去支援开封的,但他已经不相信外面的那些群臣了,只能在寝宫里和匡义与刘兴商量。
“陛下,奴婢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匡义硬着头皮将平城侯教他的话说出来。
“说。”老皇帝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
“奴婢以为眼下勋贵中不知道有多少心怀鬼胎的人,不如就让他们率领城防军前去支援开封。”匡义听到老皇帝没有训斥自己,连忙将后面的话都说出来。
“不妥。”老皇帝还未开口,刘兴倒是先反驳道,“陛下,奴婢未领过兵,但也知道京城之中羽林卫最能打,其次是禁军,再然后是勋贵的亲兵,最后才是城防军。
派城防军去支援开封,能打得过那些贼兵吗?”
漂亮!
匡义被他的这一记助攻高兴坏了,他本来还在考虑万一老皇帝没有反应过来该如何补救,刘兴这一番话算是打了个补丁。
“那就派禁军去?可是城中禁军只剩五千了,人数上是不是有点太少了。”匡义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道。
老皇帝被他俩一唱一和的把脑子都弄乱了,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思绪也是一片混乱,总是走神到其他地方。
匡义看到老皇帝眼中的迷茫,连忙说道:“要不这样,把禁军全部派出去,再配上大部分城防军,这样既能削弱京中勋贵的实力,使其掀不起什么风浪,又能更好地支援开封。
就是怕有人生乱,单靠羽林卫有点捉襟见肘。”
“没,关系,羽林卫,足够,了。”老皇帝好半天才整理好思绪,开口说道,“让,平城侯,领军,五千,禁,军,和一万,城防军,去,开,封。”
匡义大喜连忙当着老皇帝的面写下圣旨,又请来玉玺盖上朱印,立刻让内侍送了出去。
黄泽端拿到圣旨之后欣喜若狂,连忙召集部下,又派人去接管禁军,此时城防军和禁军都在他的手中,算是整个洛京中最大的一支军队了。
他脑海中的想法在左右摇摆着,一会想要直接杀进皇宫,一会又想着直接拥立一位皇子,脸色也是阴晴不定。
这时候一个声音将他唤醒:“侯爷,以小侄之见,先率军出城前往开封,然后途中让禁军先行,侯爷带着城防军返回京城。
再趁着夜色偷袭羽林卫驻地,这样既能避免和羽林卫硬碰硬,也不会出现禁军倒戈的风险。”
黄泽端抬起头就看到李不弃那张似笑非笑的脸,老脸瞬间一红,随后说道:“这个办法极好,贤侄大才!”
三天后大军出征,各部依次出城,沿着官道往东而去,至此洛京城中除了羽林卫外就只剩下数千城防军了,当然还有诸王卫队,不过老皇帝为了防止出现太子之事,将他们都收拢到羽林卫营地附近驻扎,一有异动便会被羽林卫镇压。
行军次日黄泽端便下令让禁军先行,禁军将领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没有拒绝,等禁军走后,黄泽端便带着城防军集体转向,朝着洛京赶去。
入夜时分,洛京东城门缓缓打开,放城外的城防军士兵进城,城中早有勋贵准备好了所需物品带着大军悄悄地来到羽林卫的营地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