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 > 第227章 九皇子倒行逆施,必须严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章 九皇子倒行逆施,必须严惩!

楚威感觉自己被人架在火上,来回地烤。

他看着池文博那张布满“忠诚”泪水的脸,只觉得那不是一张脸,而是一张来自深渊的,带着嘲讽笑意的面具。

那个逆子,已经渗透到了这种地步!

他最信任的财神爷,已经变成了那逆子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感,瞬间淹没了楚威。

败了......

又败的一败涂地......

败的没有丝毫征兆......

败的毫无还手之力......

他挥了挥手,声音疲惫到了极点道:

“行了……此事……朕知道了。”

“你们……都退下吧。”

冯断岳还想说什么,可见皇帝那灰败的脸色,只能将话咽了回去,和池文博一同行礼告退道:

“微臣告退!”

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殿外。

楚威紧绷的身体才猛地一软,瘫倒在龙椅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王德福连忙上前,颤抖着手为他抚着胸口,宽慰道:

“陛下,您息怒,保重龙体啊……”

楚威一把推开他,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空无一人的大殿门口。

他嘴里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他的……都是他的人……”

“朕的朝堂,朕的臣子……是不是……都变成他的人了?”

王德福看着又胡思乱想的楚威,心中慌乱的要死。

陛下猜忌多想的毛病又犯了,怎么就不能不要乱想那么多。

简单点......

思索的方式简单点......

想着,王德福满脸认真道:

“陛下,奴不敢妄言。”

“但以往种种,这种事情都是九殿下的孝心之举。”

“所作所为,当时可能会让人误会猜想。”

“但结果,必然是为了陛下您好。”

“所以,这一次,奴不该站队,但奴觉得,池尚书说的没错。”

“九殿下这一切,都是为了您。”

“九殿下就算做出多大的成绩,最终都是您的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

这四个字一出。

楚威的眼睛顿时冒出了刺目的精光。

没毛病!

楚休这个做皇子的做得再多。

最后都是他这个当父皇的指导有功。

那些丰功伟绩,都是他的要求,他的指导,他的英明才做出来的。

楚威摸着胡须,满脸笑意道:

“德福啊!”

“还是你看得清楚!”

“你说的没错,这些都是休儿在孤的领导下做到的。”

王德福顺势一跪,崇敬高呼道:

“陛下乃千古一帝。”

“陛下圣明贤德,万寿无疆!!!”

......

回到兵部的冯断岳越想越气,二话不说,直接召集了一众将领,商讨了此事。

林啸天一脉的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明日早朝对天工坊发难。

带商讨的人离去后,冯断岳抚摸着花白的胡须,肆意笑道:

“呵呵,老夫一人说不过你池老狐狸,说不动陛下!”

“明日早朝,一堆人说,我看你池老狐狸还如何狡辩!”

翌日早朝。

金殿内,气氛肃杀。

皇帝楚威高坐龙椅,面沉如水,俯瞰着下方百官。

他当然知冯断岳今日将会有的举动,他没有阻止的心思。

更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

即便昨日王德福的话,他听得与有荣焉。

但让那头老狮子,持续不断地斗一斗他那个越来越看不透的“孝顺”儿子,他是乐于看到的。

最好两败俱伤。

兵部尚书冯断岳,这个满头华发,身形依旧魁梧如山的老将,昨日败了之后,再一次站了出来。

此刻声音洪亮如钟,响彻大殿道: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参!”

楚威沉声道:“冯爱卿请讲!”

冯断岳满脸怒意道:

“臣要弹劾九皇子楚休!”

“其一,私建天工坊,网罗奇人异士,打造杀伤力巨大的禁忌军械,意图不明!”

“其二,以利诱之,腐化军中将领,致使军心动荡,纲纪废弛!”

“其三,其麾下护卫,形同私军,来历不明,已成京中心腹大患!”

“恳请陛下,即刻下旨,查封天工坊,解散九皇子身边护卫,将九皇子圈进宗人府,以正国法,以安军心!”

冯断岳话音刚落,他身后的一众武将纷纷出列附议。

“臣附议!”

“九皇子倒行逆施,必须严惩!”

“请陛下肃清朝堂,以正视听!”

一时间,朝堂上杀气腾腾,矛头直指那个基本不上朝的病弱皇子。

楚威面无表情,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他正准备顺水推舟,帮助林啸天一脉武将,继续给林啸天一个名义上的支持,让这场戏唱得更热闹些。

可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身影,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

礼部员外郎,孙敬。

一个不起眼的小官,站在百官最末尾,平日里在朝堂上毫无存在感。

更是典型的寒门出身,靠着熬资历才爬到这个位置。

所有人都以为他要附议,或是说些场面话。

然而,孙敬躬身行礼后,却朗声道:

“启奏陛下,臣有喜事要报!”

喜事?

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这剑拔弩张的时候,哪来的喜事?

就连龙椅上的楚威,都皱起了眉头。

孙敬却仿佛没有察见众人的诧异,自顾自地,用一种激动到微微颤抖的语调说道:

“陛下,开春以来,南方数州府上报,民间涌现一种新式农具,耕作效率倍增!”

“无数荒田得以开垦,预计明年夏粮,将迎来前所未有之大丰收!”

“此乃天佑我大夏,国运昌隆之兆啊!”

他话音未落,工部的一名侍郎也紧跟着出列道:

“启奏陛下!”

“臣听闻,此等神物农具,皆由一神秘商社流出,其工艺之精巧,远超我工部武库监!”

“臣恳请陛下,下旨嘉奖此商社,并将其农具图纸收归国有,推行天下,此乃万世之功业!”

紧接着,一名都察院的御史也站了出来,他没有提农具,反而话锋一转,痛心疾首地说道:

“陛下!眼看我大夏将迎来粮食丰年,百姓安居乐业有望。”

“可朝中诸公,却依旧只盯着党同伐异,争权夺利!”

“军国大事,固然重要,但民生之本,亦是国之基石!”

“我等食君之禄,岂能不为万民谋福祉,反而在此空耗光阴?”

这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

看似说的都是不相干的事,却巧妙地将话题从“弹劾楚休”引到了“粮食丰收”、“利国利民”之上。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

冯断岳和那些武将们,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此刻却像是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出。

他们想把话题拉回来,可对方占据了“民生”、“大义”的制高点。

他们再揪着楚休不放,反而显得格局狭小,不顾国家大局了。

楚威坐在龙椅上,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冷漠,慢慢变成了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