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155章 陇右归降辽师入 薛举弃守献兰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陇右归降辽师入 薛举弃守献兰州

深秋的陇右道,寒风卷着黄沙,掠过荒芜的戈壁。往日里还算热闹的驿站,如今却空无一人,只有几面残破的唐旗在风中摇曳,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李唐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即将终结。

从北方延州方向而来的辽军,正沿着古丝绸之路的遗迹,源源不断地涌入陇右。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燧发枪兵列队整齐,蒸汽火炮被马车牵引着,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痕。沿途的城镇,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城门早早打开,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手中捧着粮食和水,迎接辽军的到来。

“将军,秦州守军已献城投降,城主说愿意归顺大隋,为可汗效力!”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到辽军前锋营,向将领汇报道。

将领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他知道,陇右道能如此顺利地归降,并非偶然——这十几年来,辽国的商队早已深入陇右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带来了廉价的布匹、精美的琉璃器、高效的新农具,还有印刷成册的《辽境日报》。报纸上日复一日地描绘着辽国的富庶与安稳,对比着李唐的横征暴敛与战乱不休,百姓们的心思,早已悄悄偏向了辽国。

“继续前进,目标渭州!”将领下令道。他勒住马,望向远处连绵的山脉,心中清楚,陇右归降后,关中就失去了西边的屏障,李世民的退路,又少了一条。

渭州城内,百姓们自发地清扫街道,张贴辽国的旗帜。曾经驻守在这里的唐军,早已卸下铠甲,拿着辽国发放的“归降文书”,准备前往指定的营地接受整编。一名老妇人拉着辽军士兵的手,眼眶泛红:“总算盼到你们来了!李唐的官差每年都要征粮,我家老头子就是因为交不起粮,被他们打死的……”

士兵拍了拍老妇人的手,轻声安慰道:“老人家放心,以后有辽国在,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你们了。可汗有令,归降的州县,免三年赋税,还会给大家分发种子和农具,让大家好好过日子。”

老妇人连连点头,转身跑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邻里。很快,渭州城内响起了欢呼声,百姓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陇右道的归降,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蔓延。成州、洮州、河州……短短半个月,陇右道十几个州县相继献城,辽军几乎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了这片广袤的土地。零星的抵抗确实存在——有些忠于李唐的将领,率领残部躲进深山,试图偷袭辽军的补给线,可他们手中的武器只有弓箭和长矛,根本不是辽军火枪的对手,几次偷袭下来,死伤惨重,最后要么投降,要么被辽军剿灭。

消息传到兰州,薛举坐在城主府的书房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攥着一份辽军的劝降信,信纸被他揉得皱巴巴的,上面“归顺则保富贵,抵抗则灭全族”的字样,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父亲,咱们投降吧!”薛举的儿子薛仁杲推门而入,脸上满是焦急,“陇右道都归降了,咱们兰州就是一座孤城,根本守不住!而且辽军的手段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抵抗的诸侯,要么被处死,要么家属被拉去漠北的劳改矿场挖矿,太惨了!”

薛举没有说话,目光落在墙上的舆图上。舆图上,陇右道已经被标注上了辽国的旗帜,关中被辽国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围,只剩下南边的蜀地,可蜀地早已被辽国占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这些年来,他一直充当着辽国的“棋子”——耶律现给了他粮食和军械,让他在兰州割据,牵制李唐的陇右兵力。他曾以为,自己能凭借兰州的险要,在乱世中求得一席之地,甚至在辽国和李唐之间周旋,谋取更大的利益。可他错了,耶律现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存活,养着他,不过是为了在消灭李唐时,少一个后顾之忧。

“我不甘心啊!”薛举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声音带着几分悲凉,“我薛举征战一生,难道最后只能落得个投降的下场吗?”

薛仁杲看着父亲痛苦的模样,心中也不好受,可他还是劝道:“父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要咱们投降,至少能保住性命,家属也不会被牵连。若是抵抗,咱们薛家就真的要灭门了!”

薛举沉默了许久,眼中的挣扎渐渐褪去,只剩下绝望。他想起了那些被辽军剿灭的诸侯——王世充战死,李道宗被俘,刘武周尸骨无存……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罢了罢了,”薛举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嘶哑,“传我旨意,打开城门,献城投降!告诉辽军,我薛举愿意归顺,只求可汗能善待兰州百姓,放过我的家人。”

薛仁杲闻言,心中一松,连忙转身去安排。

很快,兰州的城门缓缓打开,薛举带着文武官员,穿着素服,跪在城门下,迎接辽军入城。辽军将领翻身下马,走到薛举面前,语气平淡地说道:“薛将军深明大义,可汗定会善待兰州百姓和你的家人。起来吧,随我去见可汗。”

薛举站起身,看着辽军士兵有序地入城,心中满是苦涩。他知道,自己的割据生涯,就此结束了。

陇右道归降、兰州献城的消息传到辽国王城时,耶律现正站在王宫的城楼上,看着下方热闹的集市。房玄龄和杜如晦站在他身边,脸上满是喜悦。

“可汗,如今陇右归降,兰州献城,我们已经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围了关中,南边的蜀地也在我们手中,李世民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房玄龄兴奋地说道。

杜如晦也附和道:“是啊可汗,现在只需要下令薛万彻从潼关进军,再让陇右的辽军从西边夹击,南北两边的军队牵制唐军的兵力,就能一举攻克长安,消灭李唐!”

耶律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消灭李唐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关中被四面包围,唐军士气低落,李世民更是无兵可用、无险可守,这场战争,胜负早已注定。

“传我旨意,”耶律现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侍卫下令,“命薛万彻率领潼关的辽军,三日后向长安进军;命陇右的辽军,同时从西边出发,夹击关中;命蜀地和河南的军队,做好牵制唐军的准备,防止李世民突围。”

“是!”侍卫领命而去。

耶律现再次望向关中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长安就会被攻克,李唐就会灭亡,而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

而此时的长安,李世民正坐在太极殿内,听着陇右归降、兰州献城的消息,脸色苍白如纸。他知道,自己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关中被四面包围,再也没有退路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