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195章 吐蕃改革释农奴 辽铁破顽定高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5章 吐蕃改革释农奴 辽铁破顽定高原

逻些城的晨光刚穿透云层,城外的草原上便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徐茂公率领的五万辽军已抵达城下,黑色的军装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火枪兵手中的“98K”步枪枪口朝下,排列成密集的方阵,气势骇人。城楼上,吐蕃反叛部族的首领们却满脸得意,他们以为帮辽国推翻了松赞干布,就能保住自己的领地和农奴,甚至能得到辽国的册封,成为雪域高原的“土皇帝”。

可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徐茂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所有反叛部族首领,在赞普宫殿前宣读耶律现的圣旨:“吐蕃归降大辽,凡部族首领,需即刻释放所有农奴,由朝廷按人头给予赎金;部族领地收归朝廷,重新划分给农奴耕种;违抗者,以叛乱论处,流放!”

圣旨宣读完毕,首领们脸色骤变。最年长的工布部族首领猛地站出来,指着徐茂公怒喝:“我们帮大辽打败了松赞干布,凭什么要我们释放农奴?这些农奴世世代代都是我们的财产,朝廷凭什么夺走?”

“就凭这里现在是大辽的国土!”徐茂公眼神一冷,身后的火枪兵瞬间举枪,枪口对准了殿外的首领们,“我皇说了,雪域高原的百姓,不分贵贱,都是大辽的子民。农奴制度落后腐朽,阻碍生产力发展,必须废除!你们若是识趣,乖乖接受改编,还能保住爵位和赎金;若是顽抗,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首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面露犹豫,有人却依旧强硬。象雄复国军的首领冷哼一声:“我们手里也有辽人卖的火绳枪,大不了跟你们拼了!想让我们释放农奴,做梦!”

他这话刚说完,徐茂公便抬手一挥:“来人,把他们的火绳枪拿过来,跟咱们的‘98K’比一比!”

两名士兵上前,从象雄首领的随从手中夺过火绳枪,又拿出一把“98K”步枪,放在殿外的空地上。徐茂公走到枪械旁,拿起“98K”,对准百米外的木桩扣下扳机——“砰”的一声,铅弹精准命中木桩,木屑飞溅。而那把火绳枪,士兵们忙活了半天,才点燃火绳,扣动扳机后,铅弹却偏离了目标,落在了几十米外的草地上。

“看到了吗?”徐茂公放下步枪,语气冰冷,“你们手里的火绳枪,是朝廷淘汰的旧货;而我们的‘98K’,射程是你们的三倍,精度是你们的十倍。就凭你们这点实力,也敢跟大辽抗衡?”

首领们看着地上的枪械,脸色更加难看。之前犹豫的几个首领,此刻终于下定决心,上前一步躬身说道:“末将愿接受朝廷改编,释放农奴,听从朝廷安排!”

徐茂公点头:“好!你们即刻回去清点农奴数量,三天后到逻些城府衙领取赎金,朝廷会根据你们以往的功绩,册封你们为子爵或男爵,保留部分田产。”

剩下的几名强硬首领,见大势已去,有的选择妥协,有的却依旧不愿放弃。象雄首领咬牙说道:“我就是死,也不释放农奴!”说罢,他转身就想离开,却被徐茂公的亲兵拦住。

“既然你冥顽不灵,那就别怪我了。”徐茂公下令,“将拒绝改编的首领及其亲信拿下,派军队接管他们的部族,释放所有农奴!反抗者,格杀勿论!”

辽军迅速行动,将几名强硬首领押入大牢,随后兵分几路,前往他们的部族领地。象雄部族的领地内,农奴们正被贵族驱使着耕作,看到辽军到来,纷纷吓得躲在一旁。可辽军却没有伤害他们,反而拿出朝廷的告示,大声宣读:“朝廷下令,废除农奴制度,所有农奴即日起恢复自由身,朝廷会划分田地给你们,还会发放农具和种子!”

农奴们起初不敢相信,直到辽军真的将贵族们关押起来,把田地和农具送到他们手中,他们才明白,自己真的自由了。一名老农奴捧着崭新的铁犁,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贵族的奴隶,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有自己的田地,还能拿到这么好的农具……多谢大辽陛下!多谢朝廷!”

类似的场景,在吐蕃各地上演。徐茂公按照耶律现的指令,模仿后世的农奴改革,在吐蕃推行一系列政策:

1. 废除农奴制,所有农奴恢复自由身,登记户籍,成为大辽合法子民;

2. 将原贵族的领地收归朝廷,按人口划分给农奴,每人分得三亩耕地和一亩草场;

3. 朝廷免费发放新式铁犁、锄头和高产青稞种子,派农技人员教农奴科学耕种;

4. 在各地修建学校,让农奴的子女免费入学,学习汉语和科学知识;

5. 修建通往中原的驿道,未来将铁路修到吐蕃,方便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

这些政策,彻底改变了吐蕃农奴的命运。以前,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贵族随意打骂、买卖;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和农具,孩子能上学,日子渐渐有了盼头。不少农奴主动加入辽军,成为维护吐蕃稳定的力量;还有的农奴跟着农技人员学习耕种技术,青稞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而那些被关押的顽固贵族,在看到农奴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自己却只能在牢里度日时,终于后悔不已。有的贵族主动申请认罪,愿意缴纳罚金换取自由,徐茂公请示耶律现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规定他们终身不得再拥有农奴,只能靠朝廷发放的俸禄生活。

消息传到洛阳,耶律现正在查看吐蕃的改革奏报。看到农奴们的生活逐渐改善,青稞产量稳步提升,他满意地点点头,对着身旁的户部尚书说道:“吐蕃的改革,是大辽民族融合的关键一步。只有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他们才会真心认同大辽,雪域高原才能真正稳定。下一步,要加快修建通往吐蕃的铁路,把中原的工业品和技术更多地引入吐蕃,让那里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工业革命的成果。”

“臣遵旨!”户部尚书躬身应下。

耶律现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铁路,蒸汽火车的汽笛声隐约传来。他知道,吐蕃的改革只是开始,未来,他还要在西域、在辽北、在江南,推行更多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让大辽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个大辽子民,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