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35章 摇篮与月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分时,李二柱打的摇篮终于完工了。他把最后一根竹篾缠牢,用砂纸细细打磨着边缘,确保没有毛刺会扎到娃。摇篮是船形的,两头微微翘起,竹条间编着菱形的花纹,是春杏教他的样式,看着精巧又结实。

“你看这弧度,晃起来准稳当。”他把摇篮放在炕上,轻轻一推,摇篮顺着力道左右摇摆,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在哼一首古老的调子。

春杏扶着腰走过来,肚子已经像揣了个小南瓜,行动渐渐迟缓。她伸手摸了摸摇篮的竹条,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比镇上卖的还好。”她往摇篮里铺了层新晒的稻草,又盖上块蓝布,“这样软和,娃躺着舒服。”

李二柱看着她弯腰的样子,赶紧扶着她坐下:“别累着,这些活俺来就行。”他从柜里拿出块红布,往摇篮边一系,“张奶奶说系点红布,能保娃平安。”

红布在微风里轻轻飘,映得竹条都染上了点暖色。春杏突然“哎哟”一声,手紧紧按住肚子。李二柱吓了一跳:“咋了?是不是不舒服?”

“没事,”春杏喘了口气,脸上却带着笑,“娃踢俺呢,刚才在里面翻了个身。”她拉过李二柱的手,按在自己肚子上,“你摸摸,能感觉到不?”

李二柱的手刚放上去,就被轻轻撞了一下,力道不大,却像有只小拳头在里面敲,惊得他猛地缩回手,眼里满是惊奇:“动了!真动了!”

“傻样。”春杏被他逗笑,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暖意,“张奶奶说这是娃在长力气,将来准是个能干活的好手。”

正说着,张奶奶挎着个竹篮来了,篮子里装着些晒干的艾草和一小包红糖。“来给娃送点安神的药草。”她把艾草放在摇篮边,“这草晒干了缝进小枕头里,娃睡觉不哭闹。”

她又从篮里拿出件小衣裳,是用旧布改的,针脚密密的:“旧布软和,刚出生的娃穿最好。俺年轻时候养娃,都是这么过来的。”

春杏接过来,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摇篮:“多谢您老费心。”

张奶奶拉着春杏的手,仔细打量她的脸色:“看着气色还行,就是得多吃点有营养的。让二柱去河里捞些鱼,炖汤喝,补身子。”

“俺这就去!”李二柱抄起渔网就往外走,被春杏拉住:“别急,天快黑了,明天再去也不迟。”她看着他急吼吼的样子,忍不住笑,“你比俺还盼着娃出生。”

“那是自然,这可是咱头一个娃。”李二柱挠挠头,又坐下打磨摇篮的栏杆,“等娃出生了,俺天天去河里捞鱼,顿顿给你炖汤喝。”

夜里,月光透过新糊的窗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摇篮的影子。春杏已经睡熟了,呼吸均匀,眉头却微微皱着,许是梦里还在担心娃。李二柱坐在炕边,借着月光看着摇篮,竹条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晃,像条摇摇摆摆的小船。

他想起春杏刚嫁过来时的样子,穿着红嫁衣,盖着红盖头,怯生生地被他牵着手;想起两人在菜畦边种黄瓜,她教他分辨苗和草;想起盖新房时,她往梁上系平安符,红布飘在风里……这些画面像串起来的珠子,在心里滚来滚去,暖得人发颤。

窗外的稻田已经黄透了,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和新生命伴奏。李二柱轻轻推了推摇篮,竹条摩擦的轻响混着春杏的呼吸声,在月光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摇篮里就会躺着个粉嘟嘟的娃娃,会哭会笑,会抓着他的手指不放。到时候,他要教娃认地里的菜苗,教娃劈柴编竹筐,教娃像春杏那样,把日子过得像田里的稻穗,沉甸甸的,却透着说不尽的甜。

月光渐渐移到摇篮里,蓝布上的光斑像撒了层碎银。李二柱给春杏掖了掖被角,自己也躺了下来,手轻轻放在她的肚子上,很快就睡着了。梦里,摇篮在晃,里面的娃咧着嘴笑,像极了春杏的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