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166章 桃下织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分刚过,院角的桃树就炸开了花,粉白的花瓣堆得像团云,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落在晾着的麻线上,像撒了把碎雪。哑女坐在桃树下的竹凳上搓麻线,手里的麻杆在膝头转着圈,抽出的麻丝细白如银,缠在竹锭上,慢慢积成个蓬松的球。

“歇会儿不?”小虎从地里回来,裤脚沾着泥,手里攥着把刚拔的野蒜,绿盈盈的叶子上还挂着土。他把野蒜往石桌上一放,凑过来看她搓线,“这麻线够细,织成布准结实。”

哑女抬头,额角的碎发沾着片桃花瓣,被他伸手轻轻拈掉。她往竹锭上添了截麻杆,指尖翻飞间,麻丝越抽越长,像从指尖流出来的银泉。“再搓两锭,就能上机了。”她声音里带着点雀跃,眼睛亮得像浸了春水——这麻是去年秋天收的,沤在溪水里泡了整月,晒得白生生的,她盼着织成布,给小虎做件夏衫。

小虎蹲在她旁边,帮着整理散落的麻丝。阳光透过桃花瓣落在他手背上,映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等织成布,染成靛蓝色吧,”他忽然说,“你穿蓝色好看,像溪水里的天。”

哑女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麻杆差点掉在地上。她想起去年夏天,她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他盯着看了半晌,说“像幅画”,当时她还以为他在取笑,如今才知他是真心的。

石桌上的野蒜透着股辛辣的香,哑女忽然起身,往厨房走去。小虎听见她在灶房捣鼓,接着就飘出醋的酸香——她准是在腌野蒜。去年他说过,腌野蒜就着玉米饼吃,比咸菜爽口。

果然,没一会儿,哑女端着个小陶罐出来,里面的野蒜浸在醋里,还撒了把红辣椒面,看着就开胃。“等晚饭吃。”她把陶罐往石桌上一放,又坐回竹凳继续搓麻。

桃花落得更勤了,像场温柔的雨。小虎捡起片花瓣,往她发间一插:“这样更像画里的人了。”

哑女嗔怪地瞪他一眼,却没把花瓣摘下来。她低头搓麻,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风拂过麻线,发出“嗡嗡”的轻响,混着远处的鸡鸣,像支慢悠悠的调子。

日头偏西时,竹锭上的麻线已经积得像个小拳头。哑女把麻线收进竹篮,小虎则去劈柴,斧头起落间,木柴的脆响惊飞了枝头的麻雀,带起一阵桃花雨,落在他的蓝布褂子上,像绣了满身的花。

“明儿去镇上,”小虎忽然说,“给你扯点丝线,想绣啥就绣啥。”

哑女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晚霞还亮。她想起前几日在张婶家看见的绣样,是只展翅的蝴蝶,张婶说“绣在夏衫的袖口,好看得很”。

晚饭吃的是玉米饼配腌野蒜,蒜香混着饼的甜,吃得人鼻尖冒汗。小虎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颗用红绳系着的小石子,圆润光滑,像块玛瑙。“在溪里捡的,”他挠挠头,“看着好看,给你玩。”

哑女接过来,石子带着他的体温,暖乎乎的。她把石子放进贴身的兜里,和那枚桃木簪子放在一起。桃花的影子落在桌上,像铺了层粉纱,她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慢慢搓长的麻线,看着平淡,却能织出最结实的布,裹着满当当的暖,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天。

睡前,哑女把搓好的麻线挂在房梁上,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麻线在风里轻轻晃,像串会发光的银链。她摸了摸兜里的石子,又摸了摸头上的桃花瓣,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窗外的桃树静立着,花瓣上凝着夜露,像撒了层碎钻。哑女知道,等麻线织成布,染成靛蓝色,袖口绣上蝴蝶时,夏天就来了。到那时,她会穿着新衫,跟着小虎去溪边浣衣,去地里除草,让风带着桃花的香,把日子吹得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