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08章 檐下织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蝉刚在院角的老槐树上鸣起第一声,哑女就搬出了竹制的织网架,架在檐下的阴影里。竹架上缠着粗麻绳,是前几日拆了旧渔网重新捻的,绳头浸过桐油,泛着深褐的光,带着点清苦的木味。她拿起两根竹梭,指尖一挑一压,麻绳就在架上织出菱形的网眼,像给空气裁了件镂空的衣裳。

“这网眼得织匀些,”小虎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草帽往竹筐上一扔,额角的汗珠子滚进衣领,“不然小鱼容易漏出去,大鱼又卡不住。去年那网就是眼太大,忙活半宿只捞着几条麦穗鱼,你还笑我‘网眼比鱼肚子都宽’。”他蹲下来帮她理麻绳,掌心的老茧蹭过绳结,把松动的地方捏得紧实。

哑女抬头瞪他一眼,竹梭却轻轻落在他的胳膊上,没舍得用力。去年他确实笨手笨脚,跟着李叔学织网,织到半夜把网眼织成了大小不一的窟窿,最后还是她拆了重织,他蹲在旁边递水递布,说“以后这活就归你,我负责扛网去河边”。

檐下的竹匾里晒着新收的绿豆,绿得发亮,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影子,落在她的蓝布围裙上。她想起端午时包的绿豆粽,他非说要放咸蛋黄,结果盐放多了,咸得直伸舌头,却还是把最大的那个塞给她,说“咸点才下饭”。

“前儿去镇上,见杂货铺卖新的网坠子,”小虎忽然说,手指无意识地绕着麻绳,“铅做的,比咱用陶片坠着沉,扔出去能扎得更深。我攒了些钱,等网织好就去买几个。”

哑女手里的竹梭顿了顿,往他脚边指了指——他的草鞋又磨破了个洞,脚趾头都露了出来。她早备好了新的麻线,打算今晚就给他编双新的,比旧的厚实些,鞋头还缀上两个小网结,像他总说的“打鱼人的记号”。

“鞋能穿,”小虎赶紧把脚往后缩了缩,“网坠子才重要,不然到了汛期,大鱼都游进深水区,没沉坠的网根本撒不到地方。”他见她还盯着鞋看,又补了句,“等捞着大鱼换了钱,先给你扯块花布做新衫,再给我自己纳鞋底,成不?”

哑女被他逗笑了,竹梭在手里转得飞快,网眼一行行往上爬,像给竹架披了件渐长的蓑衣。阳光穿过槐树叶,在网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把菱形的网眼照得透亮,能看见远处田埂上吃草的牛羊,像缀在网眼里的小石子。

日头爬到竹架顶上时,渔网已经织了半人高。哑女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小虎赶紧搬来个棉垫垫在她身下:“歇会儿,我给你扇扇。”他拿起草帽往她脸上扇风,风里带着麦秸的香,把她额前的碎发吹得飘起来,像水边的芦苇。

院门外传来李叔的笑声,他手里拎着个竹篓,里面装着两条银光闪闪的鲫鱼:“刚从河里捞的,给你们添个菜。”他凑过来看渔网,眼睛一亮,“这网织得比去年的强!你看这网眼,方方正正的,小虎这下能捞着大家伙了。”

小虎挠着头笑,往李叔手里塞了把绿豆:“您拿回去煮绿豆汤,解暑。”

李叔接过绿豆,又拍了拍小虎的肩膀:“等网织好了,喊上我,咱去下游的深潭试试,听说那儿藏着斤把重的大鲤鱼。”

风卷着槐花香穿过檐下,把织网的“沙沙”声都染得发甜。哑女低头继续织网,竹梭穿过绳结时,仿佛能听见河水在网眼里流淌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汛期的期待,把寻常的日子织得严严实实,像这渔网一样,能兜住所有顺水而来的惊喜。

夕阳斜斜照进来时,渔网的边缘已经缀上了陶片坠子,是去年剩下的,形状虽不规整,却沉甸甸的很实在。小虎拎着网角抖了抖,网眼在空中张合,像只展翅的大鸟。“明儿一早就去河边试试,”他眼里闪着光,“捞着鱼给你做鱼羹,放你爱吃的嫩豆腐。”

哑女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忽然觉得这织好的渔网,就像他们过的日子,看着普通,却藏着捻了又捻的麻绳,织了又织的网眼,还有藏在网角的陶片坠子,把所有的盼头都坠在里面,等着汛起来时,一网兜住满河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