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 第283章 顺势介入,大局已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章 顺势介入,大局已定!

祁同伟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顿时让陈清泉蔫了。

没错,在祁同伟面前还能诉诉苦,可要是惹到老院长头上,那是连嘴都不敢张的。

这就是现实——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那老爷子真敢动手教训人。

陈清泉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整个人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开口:

“同伟……祁书籍,那这次李达康的事,到底该怎么处理?

这摊子太棘手了。

你看看,全国哪有过党委书籍被人起诉的?

汉东这是头一份,你让我立案……我立个啥啊?”

这局面可怎么收场?要是稍有差池,沙瑞金绝不会轻易放过我。

到那时,你可得拉我一把啊,什么权力不权力的,能让我平平安安退下来就成,你看行不行?”

此刻的陈清泉,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委屈。

毕竟这事可不小,在他看来,这起案件的分量远超寻常。

他是干法律出身的,心里比谁都明白。

眼下虽说强调法治,可现实和理想之间,还隔着一道深沟。

“民不与官争”的观念根深蒂固,连立案都难上加难,更别说审理了。

这次高院居然受理此案,对他而言无异于烫手山芋。

若不是祁同伟亲自开口让他接,他早就推得一干二净。

就算蔡成功闹到京城去,他也懒得理会——

只要自己不沾边,便万事大吉。

可祁同伟一句话,他就不得不应承下来。

因为他清楚,自己今日的一切,都是祁同伟给的。

若论政治上的手腕和判断,他自己早就不知道栽了多少回了,哪还能活到现在?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所以对祁同伟的任何要求,他都不敢掉以轻心。

这才硬着头皮把案子接下。

今天约见祁同伟,也正是为此——

他想摸清对方的真实态度。

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得看祁同伟的脸色行事。

这话听起来刺耳,却是实情。

正因如此,许多案件的结果,并不取决于法条本身,而是背后的力量博弈。

陈清泉不是不懂,相反,他看得透彻。

所以他现在格外谨慎,小心翼翼地探着口风。

可祁同伟的想法,却与他截然不同。

他心中所盼,是一个真正讲法的地方。

在那里,身份无关贵贱,农民也好,高管也罢,面对法律一律平等。

这个念头或许天真,甚至在外人看来有些可笑,但却是祁同伟心底最真实、最原始的追求。

其实说到底,他们的目的早已达成。

只要有人打响第一枪,打乱沙瑞金的部署,让李达康无法专心应对,再由易学习顺势介入,大局已定。

后面的进展,原本已无关紧要。

但祁同伟仍不甘心,还想再往前走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

“老陈,这个案子,我希望你能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不偏不倚,纯粹依照法律来判。

你……做得到吗?”

这话一出,陈清泉差点笑出来。

纯粹客观?依法裁判?

这不是在开玩笑是什么?

如今的司法环境,哪有这么理想化的空间?

向来都是谁声音大,谁就有理;

在基层更是如此——谁能引起关注,谁就占理。

多少案件就这样被舆论或压力左右,令无数坚守原则的人痛心疾首。

这就是现实,谁都绕不开,也无人敢打破。

更何况这种牵动全局的大案,还有一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标尺——影响。

这才是决定走向的核心因素,明眼人都懂,只是没人敢说破。

李达康这件事,牵涉太广,各方都在盯着,连沙瑞金都专门开会定调,意思再明显不过。

祁同伟偏偏挑这个时候出手,本意也是制造混乱,搅动局势。

可现在,他又提出“公正”二字,等于又把陈清泉架到了火炉上烤。

什么叫公正?

一旦脱离“影响”这个前提,所谓的公平只会变成千斤重担压在他肩上。

陈清泉刚想反驳,抬眼却看见祁同伟那副神情——

坚定、认真,毫无玩笑之意。

他顿时愣住了,随即脱口而出:

“同伟,你……你是认真的?”

祁同伟没说话,只是缓缓点头。

那一瞬间,陈清泉心头一紧,急得几乎跳起来:

“天爷啊,我的祁祖宗!

您真打算这么干?你也学过法律,您该清楚,事情从不是这么办的!

要是蔡成功手里没证据还好说,可万一他真有东西……那可就是捅破天了!

您想想这是什么地方?

您这么做,等于跟整个体制对着干!

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太危险了!”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当下的体制运行逻辑,便是如此。

人人都知道法律是基石,可在关键位置上,规则从来不是唯一的准绳。

就连祁同伟自己,上次不也妥协了吗?

那九个外籍囚犯,本不至于全部判处极刑。

可祁同伟心里有火,一咬牙,全给判了。

这事,他自个儿也清楚,掺了私心。

但此刻,他比谁都渴望——这案子能真正公正。

至少,这一次,能够堂堂正正地公道判决。

“老陈,说白了,这件事本身没多大问题,顶多算程序上有点小毛病。

可影响呢?远不止如此。

它牵动的是整个法律界的走向。

你懂的,不只是汉东,全国都在盯着这儿。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个机会。

一个能让汉东法院、让你陈清泉,名留青史的机会。

只要你判得正,将来写进教科书都有可能。

别的不敢说,法学史里,一定会有你一笔。

人这一辈子图啥?不就图个名声么?

眼前这条路,已经铺在你脚下了。”

祁同伟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像夜里蛊惑人心的风。

他确实在引导陈清泉,但他说的也没错——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谁都知道法治该推进,可真要迈出第一步的人,太少。

而今天,陈清泉站到了这个关口。

换作旁人,或许早已热血上涌。

可他是陈清泉,胆子向来不大,这点他自己最清楚。

所以一听这话,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掂量风险。

毕竟,这份荣耀明晃晃摆在眼前。

原本他还没意识到,可被祁同伟这么一点,心里顿时起了波澜。

是啊,活到这个岁数,为的是什么?

难道只为当年苦学外语、熬出来的这点资历?

当然不是。

哪怕再平凡的人,心底也藏着一份不甘平庸的执念。

哪怕再谨慎的灵魂,也有想发光的一刻。

祁同伟精准地戳中了他心中那点微光。

于是,原本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眼神也一点点沉静下来。

虽然那份“深沉”挂在他脸上显得有些违和,可那一刻,是真的。

就在这时,高小琴款步走来,身姿轻盈如水。

她乖顺地坐在祁同伟身旁,伸手为他揉捏肩颈。

祁同伟也不避讳陈清泉,悠然闭眼,神情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