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 第289章 会议马上开始,该入场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会议马上开始,该入场了!

话说得透彻,赵东来听了脸色微沉。

他知道祁同伟没说错,现实确实如此。

只是他自己还没完全适应角色的转变——昨天他还只是个地方公安局长,今天却要统领全省警力。

职责的跨越太大,让他一时难以拿捏分寸,才会在这关口犹豫不决。

听祁同伟这么一点,他轻轻叹了口气,望着对方,坦诚说道:

“祁书籍,您心里也清楚,当初是达康书籍力推我上来,现在我往上走了,等于在他最需要人的时候抽身而去。

这份亏欠,我不回避。

可在原则问题上,有些事我不能做,也不会做。

公与私的界限,我一直记得。

这点请您体谅。

再说,我现在刚接手公安厅,很多事务还在熟悉过程中。

谁要我许诺什么,我都不会轻易应承。

这是做警察多年养成的规矩。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心里有杆秤。

您对我的关心,我感激。

今后还请您多多指点,让我少走弯路。”

这番话,赵东来确实是掏心窝子说的。

像祁同伟这样惯于权谋的人,反倒觉得他有点“傻气”——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去。

或许正是因为他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性格里还留着那份耿直。

可这样的下属,恰恰是最让人放心的。

祁同伟也不例外。

听到这番话,他微微颔首,语气也缓了下来:

“东来啊,我不是信不过你,而是有些局势,你还看不透。

你要明白,今天的京州,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

我也不绕弯子了——李达康现在搞的光明峰项目,是在冒险,稍有不慎,火就会烧到全省。

先不说别的,光是大风厂那块地,就要建高档住宅,成了城市新中心。

同时规划的还有六七个地产项目,背后牵扯的是整个汉东经济结构的调整。

而你手上握着的是全省的执法力量。

越是这种敏感时期,越不能出岔子。

最近接连不断的事端,你躲不开,也绕不过。

但关键是怎么应对?个人安危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全,还有我们这支队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这才是根本。

这些话,本不必我说给你听。

可既然你站到了这个位置,就得有所觉悟。

现在,正是对你真正的考验。”

这一席话落下,赵东来怔在原地,久久未能回神。

他早知道,许多事自己被蒙在鼓里。

可没想到,背后的水,竟深到了这种程度。

他依旧有些发蒙,毕竟身份摆在那儿——公安厅厅长。

哪怕只是新官上任,可“厅长”二字分量不轻。

在这个节骨眼上的汉东政局里,对眼前局势一无所知,心里实在难以平静。

李达康确实找过他,暗示要提前做些准备。

在汉东,尤其是京州这片地界,省公安的存在感,和市局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这正是李达康主动联络他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动作,绝非无的放矢,背后必有深意。

此刻听了祁同伟一番话,赵东来也不再遮掩,坦然开口:

“祁书籍,现在我明白了。

达康书籍让我调配人手,说是防患于未然。

我当时没太当回事,毕竟省厅和市局不同,他没有直接指挥权。

现在回头想想,那番安排,其实是种预警。

经济问题向来最易引发波动,每一次结构调整,几乎都牵动社会神经。

这点我清楚。

厅里也一直有您的指导方向,这件事我会高度重视。

至少省公安厅这边,一定服从您的部署,守住关键底线。

至于达康书籍那边的要求,能配合的我们照办;

实在超出权限的,也会及时沟通说明,绝不让省厅和京州市之间产生隔阂。”

赵东来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进退有度。

把李达康与省厅的关系,定性为正常工作协作,仅此而已。

其他的关联,一概不提。

李达康想借省厅之力,只能是请求协助,不可能越界插手。

但正因为赵东来的身份特殊,这种微妙的界限才格外敏感。

好在祁同伟及时点拨,让他从迷局中回过神来。

此刻望向祁同伟的目光,满是感激。

而祁同伟并未停步,继续说道:

“不必如此客气。

你现在坐的是厅长的位置,上下左右的关系,终究得你自己去把握。

我能提点你,但不可能事事替你出头。

这事的关键,还得你自己拿捏。

你现在不是市局局长了,身份变了,面对各方人物的态度,必须更加审慎。

就说李达康这个人,他对你的事,你要心里有本账——哪些该帮,哪些不该帮,什么时候该靠前,什么时候该退后。

这些分寸,有人教是一方面,更多的,还得靠自己体悟。

他曾经帮过你,你也曾助过他,彼此之间,早就有了往来。

这其中的轻重缓急,全看你如何权衡。

我可以拉你一把,但不能一直扶着你走。

到了这个层级,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

他自己曾在同样的位置摔过跟头,如今对赵东来,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面对这样的前辈,若说不动容,那是假话。

赵东来听得极为专注,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这一刻,他对祁同伟的敬重,已不止于职务上的上下级,更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情分。

这种掏心窝子的提醒,若非真正信任的人,绝不会轻易出口。

他张了张嘴,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正沉默间,陆亦可推门进来,目光只落在祁同伟身上,看也没看赵东来一眼。

“会议马上开始,该入场了。”

赵东来神色如常,对着祁同伟轻轻点头致意,随即转身离去。

会场内,台下清一色的白衬衫,肃穆整齐,足见这场会议的规格之高。

而主席台上就座的几位,都是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寻常干警连仰望都觉得遥远。

赵东来步入会场时,掌声渐起——这是大家对新任厅长的礼遇。

紧随其后的祁同伟刚一露面,全场瞬间沸腾,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这不是谁刻意安排,而是由衷的敬重使然。

在汉东警界的许多人心里,祁同伟不只是领导,更是一种象征。

现场的欢呼与注视,毫无矫饰。

他的影响力,早已深入警队血脉。

当年的汉东警队,风气涣散。

名义上是人民警察,若脱了制服,与街头混混并无二致。

那时没人管,也没人敢管。

大家都看得明白——没钱,哪来的规矩?

但手里没钱,真没几个人能扛得住清贫的。

办案要花钱,出差要油费,这些开销哪样不是实打实的?总不能全靠个人垫吧?所以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另寻出路。

这种事情,在汉东早就不是新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