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 第298章 目的明确,来者不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8章 目的明确,来者不善!

七弯八绕后,丁晓带着祁同伟走进一处小院。

院子古朴雅致,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格调,完全契合国人心中那份含蓄而高贵的审美。

丁晓没打任何招呼,径直领着祁同伟进了包间。

屋内铜锅热气升腾,白雾袅袅,在寒冬腊月里格外诱人。

两位客人正坐在后排的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品茶。

丁晓一进门就笑着嚷道:

“瞧瞧,我说带人来,这不就到了?”

说完回头看向祁同伟:“同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领导刘军,这位是……”

话还没讲完,其中一人已起身迎上前,满脸笑容地伸出手:

“同伟啊,好久不见!还认得我吗?当年你被评为一级英模,省里表彰会上,奖金还是我亲手发的呢。”

他顿了顿,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重新认识一下,证法委副书籍周强。”

眼前之人,正是昔日赵立春之前的汉东省韦书籍周强。

祁同伟这才猛然记起他是谁。

没错,就是那个曾执掌汉东、一度压制赵立春的周强。

当年他在汉东主政,一手提拔赵立春为省掌,自己则是省韦一把手。

那时的赵立春在他面前,还算不上主角;而祁同伟,不过是个基层缉毒警。

眼前的周强,早已是镇守一方的大员。

多年过去,竟在此重逢。

更没想到,他曾调往邻省任职,如今却悄然出现在京城,担任证法系统要职。

看着祁同伟怔忡的眼神,周强笑了笑,抬手拍了拍他的肩:

“同伟啊,一晃眼你也走到这位置了。

可我还记得,当初你站在台上,眼里那股光。

正是那点光芒让我记住了你。

今天再见,我是真高兴。”

说着连连招呼,“坐,快坐下,别拘束。

回去替我问候你老师一声,让他也抽空来看看我。”

一边说,一边亲自拉他入座,态度热络得不像上下级,倒像是久别的长辈。

从这一举一动看,周强显然没把祁同伟当外人。

按渊源论,祁同伟确是他当年在汉东主政时期栽培起来的干部,算是“旧部”。

这份情谊,自然值得认真对待。

祁同伟心中感动,连忙扶着周强坐下,自己也侧身落座,恭敬说道:

“老书籍,您这话折煞我了。

这些年一点您的消息都没有,若非今日相见,我还以为您早退休享清福去了。

我老师能有今天,坐上省掌的位置,说起来还得感谢您当年把他调去高校。

虽说表面是梁书籍提议,可要是没有您点头,这事根本成不了。

这次回去,我一定把这话原原本本告诉我老师,请他也来探望您。”

可话说出口,祁同伟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眼下这局面,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先不说别的,单是丁晓这个人,就不简单。

前脚刚说要给他找靠山,后脚周强就出现了。

要说这其中毫无关联,打死他也不信。

此时的祁同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知攀附权贵的年轻警察。

他曾坚信,官场之上,无靠山难立足,唯有依附强者才能自保。

可如今,他的眼界不同了。

他明白,所谓的“靠山”,不过是工具,是一种资源交换的关系罢了。

真正的棋局,远比表面看到的更深。

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表面的东西。

而是对背后利益格局的掌控与站队,这才是核心所在。

这一点,祁同伟心里一清二楚。

而此刻的周强,早已是证法系统的副书籍,位高权重。

自己不过是个常委,值得他如此上心?

哪怕自己掌管着汉东的证法大权,哪怕是从本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

可这些,也不至于让他这般亲自出面、刻意结交。

在这个层级,没有无缘无故的关注。

如果丁晓没提那句“靠山”之类的话,这场饭局也就寻常得很。

交个朋友,走动走动,谁还没个应酬?

但偏偏那一句话出口之后,气氛就变了。

在祁同伟看来,这顿饭从头到尾都有安排。

目的明确,来者不善。

至于背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祁同伟一时还拿不准。

但他知道,必须找些线索来印证自己的判断。

听罢祁同伟这番话,周强微微点头,神情满意。

目光含笑地望着他,仿佛看到了接班人一般,满是欣慰。

若是高育良露出这样的神色,旁人只会说一句“爱才惜才”。

可换作眼前这位,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甚至有些违和。

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有分量的事正在发生。

刚才被介绍过的那位刘军,正是丁晓的上司,此时反倒带着几分探究的语气,开口问道:

“你们汉东原来的赵立春,刚落马不久吧?

这个人,你们怎么看?”

这话一出,祁同伟没接腔,反而把目光投向了周强。

周强沉默片刻,轻叹一声,缓缓说道:

“提起他啊,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赵立春这个人,是有本事的。

当年在汉东,打开改革开放局面的,就是他。

我当初看中他的才干,一手把他推上省掌的位置,干了七八年。

整个省的面貌都为之一新,能力摆在那儿。

后来我调离时,还专门写了推荐信。

最终他也顺利接任书籍。

实话讲,他比我做得更出色。

不然我也不会被调去其他地方任职。

再后来,我进京不到两年,他也来了,成了我的平级。

这样一个人物,走到今天这个结局……可惜啊。

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我和他的关系,早就不像从前那样紧密了。

这次整顿,并不只是冲着他一个人来的,牵连甚广。

只是有些人还没曝光罢了。

同伟啊,”周强话锋一转,直视祁同伟,“听说这次行动,你也参与其中?

你亲身经历的事,谈谈你的感受。”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

赵立春倒台的事,周强不可能不关心。

而当他发现执行者竟是祁同伟时,兴趣立刻被勾了起来。

毕竟,祁同伟曾是赵立春提拔的人。

可在关键时刻,却是他动手收网。

这中间的转折,耐人寻味。

正因如此,周强才特意把问题抛给他。

这种事,祁同伟本不想多谈。

毕竟他的仕途起步,确确实实得益于赵立春的提携。

如今谈起旧主落马,难免显得背恩忘义。

虽然官场之上,这类事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但名声上总归不好听,话不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