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五章:地区之行

第二天一早,王超来到玻璃厂,向马厂长说明情况,称地区工业局那边有个临时的技术交流会议,需要他去参加一下,大概需要一两天时间。马厂长不疑有他,很痛快地批了假,还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安排好厂里的事务,王超回家简单收拾。他找了个半旧的帆布挎包,往里面塞了几件换洗衣服装装样子。至于粮票、钱这些重要物品,还有那支用油纸和红绳仔细包裹的野山参,他都稳妥地收进了系统空间里——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对家人也只说是去地区出差开会。

上午十点左右,陈守义如约而来,两人在约定地点碰头。陈守义脸色有些疲惫,但眼神里透着兴奋。

安排好了,他低声对王超说,那边派了车,在城外等着,直接送我们去地区。见面地点定在地区招待所的一个房间,对方只来两个人,一个是老领导的秘书,姓吴,另一个是懂药材的老师傅。到了先看货,货对版,当场交接调令和一部分。

王超点点头,两人来到县城外约一里地的一片小树林旁,果然看见一辆半旧的苏制嘎斯69吉普车停在那里。司机是个沉默的中年人,见到陈守义,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上车。

车子行驶在颠簸的土路上,一路无话。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车子终于驶入了地区所在的城市。吉普车没有进入繁华市区,而是七拐八绕地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前,门上挂着地区第三招待所的牌子。

司机停好车,低声说了句:三楼,301。便不再言语。

王超和陈守义对视一眼,下了车,走进招待所。找到301房间,陈守义轻轻敲了敲门。

门很快打开一条缝,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灰色中山装、气质斯文的中年人探出头来。

陈同志?他低声问。

是,吴秘书,我们来了。陈守义连忙应道。

门被完全打开,吴秘书侧身让两人进去,随即关上门并反锁。房间不大,除了吴秘书,还有一位穿着对襟褂子、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这位就是王超同志吧?吴秘书看向王超。

吴秘书您好,我是王超。王超不卑不亢地点头回应。

这位是刘老,我们请来帮忙掌眼的老师傅。吴秘书介绍了一下那位老者。

寒暄过后,吴秘书直接切入正题:王超同志,时间紧迫,东西带来了吗?

王超点点头,佯装从帆布包的夹层里取东西,实则意念一动,那支野山参已从系统空间转移到手中。他小心地捧着油纸包,走到写字台前,在吴秘书和刘老专注的目光下,缓缓将油纸一层层打开。

当那支形态优美、芦碗密布、须根清晰、色泽黄褐润泽的野山参完全展露出来时,刘老猛地站起身,几步跨到桌前,眼神变得无比专注。他掏出放大镜,仔细查看参体的纹理、芦头的形态,又轻轻捏起一根参须感受其韧性,最后深深闻了一下那独特的药香。

房间里一片寂静,都在等待。良久,刘老缓缓直起身,对吴秘书重重地点了点头:吴秘书,没错!是真东西!而且是难得的上品!年份绝对超过五十年了!是能救急吊命的好东西!

听到刘老肯定的答复,吴秘书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王超同志,辛苦你了!

他不再犹豫,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推到王超面前:这是地区邮局的介绍信和调令,接收人信息是空白的,你们填上需要工作的同志信息即可。

接着,他又取出一个用红布包裹、沉甸甸的小布包:这是约定好的酬劳的一部分。剩下的一半,等工作的同志正式报到上岗后,我们会派人如数奉上。

王超先拿起信封,仔细看了看里面的文件,确实是地区邮局抬头的正式调令和介绍信,公章清晰。他小心地将文件收好。然后,他拿起那个红布包,入手沉甸,他没有当场打开查看,便坦然收入怀中——实则意念一动,已将其安全地转移至系统空间。

感谢吴秘书的信任。王超平静地说道。

交易完成,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吴秘书又简单询问了一下这支参的,王超按照事先想好的说辞,含糊地说是家中长辈早年机缘巧合所得,吴秘书似乎也并不想深究。

没有多做停留,王超和陈守义便起身告辞。吴秘书亲自将他们送到房门口,握了握手,低声道:以后到地区,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

依旧是那辆吉普车,将两人送回了南水县城外的小树林。下车时,司机递给陈守义一个小纸包,说是吴秘书额外给的车马费。

看着吉普车远去,王超和陈守义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成了!陈守义抹了把额头的细汗,超儿,这事办得漂亮!

王超也笑了笑,感受着系统空间里那沉甸甸的金条和那份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调令,心中踏实无比。

陈叔,辛苦您了。王超真诚地说道,后续舅妈报到的事,可能还要麻烦您帮忙关照一下。

放心,包在我身上!陈守义拍着胸脯。

两人在树林边分开。王超背着那个只装了几件衣服的帆布包,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