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九十五章:安全之墙

秋日的晨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超正在翻阅新宿舍入住后的反馈记录,大部分都是工人们表达感激和喜悦的内容,这让他颇感欣慰。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保卫科的陈干事站在门口,神色严肃。

“马厂长,王厂长,有件事要向您二位汇报。”陈干事手里拿着个工作笔记本,眉头微皱。

“进来坐,老陈,什么事这么着急?”马厂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他坐下说。

陈干事没有坐下,而是直接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是新宿舍那边的情况。最近我们发现,有不少工友的家属,特别是小孩子,经常跑到生产区来。昨天下午,就有两个半大孩子溜进了制瓶车间,差点碰到刚出炉的玻璃瓶。还有家属为了抄近路,直接穿过原料堆放区,那里可都是碎玻璃碴子。”

王超闻言立即重视起来:“有人受伤吗?”

“幸好发现得及时,没出大事。”陈干事摇摇头,但表情依然凝重,“但是这种情况太危险了。现在新宿舍离生产区太近,工人们下班回家是方便了,可家属孩子们对厂区不熟悉,很容易误入危险区域。”

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新宿舍区:“您二位看,现在宿舍区和生产区之间就隔着一条土路,没有任何阻挡。孩子们追逐打闹,一不留神就跑进来了。我建议,是不是能在宿舍区和厂区之间砌一道围墙,把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隔开?”

马厂长和王超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王超想起昨天确实看到有几个孩子在平板车间附近玩耍,当时还没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存在隐患。

“老陈考虑得很周到。”马厂长站起身,也走到窗前眺望,“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王超,你觉得呢?”

王超沉思片刻,说道:“砌墙是必要的,但要考虑周全。不能简单粗暴地砌一堵高墙了事,那样虽然安全了,但可能会让工人们觉得厂里不近人情。毕竟大家刚住进新房,正高兴着呢。”

“王厂长说得对。”陈干事点头,“咱们可以砌墙,但要在适当的位置开个门,方便工人们上下班。同时要加强门岗管理,对进出人员做好登记和引导。”

三人当即决定去现场实地查看。穿过厂区,远远就看见几个妇女正带着孩子在原料库房附近的空地上晒太阳,孩子们在一边追逐嬉戏,离堆放的玻璃原料只有十几米远。

“看见了吧?”陈干事低声说,“这还是白天,要是早晚光线不好的时候,更容易出事。”

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着跑着,突然朝着原料区方向跑去,被他母亲急忙喊住。这一幕让三人都捏了把汗。

“这墙必须尽快砌。”马厂长当即拍板,“王超,你来负责这件事,尽快拿出方案。”

王超在现场仔细勘察了一番。新宿舍区位于厂区东侧,两者之间确实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相隔。他测量了距离,观察了人流走向,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回到办公室,他立即找来建筑队的周师傅和后勤科的人一起商议。

“墙要砌,但不能砌成冷冰冰的隔阂。”王超在白纸上画着示意图,“我的想法是,沿着这条路砌一道两米高的围墙,在正对宿舍区主路的位置开个大门,供工人们上下班通行。大门旁边设个门卫室,由保卫科派人值守。”

周师傅仔细看着图纸:“这个方案可行。砖头厂里还有剩余,石灰也够用,就是需要抽调些人手。”

“人手问题好解决。”王超说,“可以组织工人们义务劳动,毕竟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相信工人们都能理解。”

后勤科的老刘提出建议:“围墙砌好后,可以在靠宿舍区那一面刷上白灰,写上些安全生产的标语,既美观又能起到宣传作用。”

方案确定后,王超立即着手实施。他先召集各车间主任开了个短会,通报了砌墙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出乎意料的是,工人们对此都非常理解和支持。

老张头在车间里对工友们说:“这是为了咱们自家孩子好!厂里考虑得周到,咱们得支持!”

第二天,砌墙工程就开始了。建筑队的工人们负责技术指导,各车间轮流派出工人参加义务劳动。让王超感动的是,不少已经入住新宿舍的工人下班后也主动来帮忙。

“这是为了咱们自己家的安全,出点力是应该的。”一个正在和泥的工人抹了把汗说。

砌墙的过程中,王超特别叮嘱要注意几个细节:围墙地基要打得牢固,确保安全性;在适当位置要预留排水孔;大门要做得宽敞些,方便工人们上下班时通行。

为了不影响工人们的生活,施工都安排在白天进行,而且进度很快。不到一个星期,一道长达两百多米的围墙就已经初具雏形。白灰抹面的围墙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还没干透的墙面散发着石灰特有的气味。

在围墙即将完工时,王超特意去新宿舍区走访了几户工人家庭,听取他们的意见。

周师傅的老伴笑着说:“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整天盯着孩子,怕他们跑厂里去了。”

小李的媳妇也说:“以前孩子一出门我就担心,现在有这道墙隔着,心里踏实多了。”

最让王超欣慰的是,工人们都理解这道墙的用意,没有人觉得这是厂里在故意制造隔阂。

围墙正式完工那天,马厂长和王超一起检查了整个工程。两米高的白色围墙沿着厂区边界延伸,将生活区和生产区清晰地分隔开来。新开的大门宽敞结实,旁边的门卫室也已经建好,保卫科安排了专人值守。

“这下放心多了。”陈干事看着新建成的围墙,终于露出了笑容,“接下来我们要制定详细的门禁管理制度,既保证安全,又要方便工人们上下班。”

王超补充道:“还要在工人中加强安全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傍晚下班时分,工人们通过新大门回家,都对这道围墙表示认可。有的老工人还特意停下来,摸着新砌的墙砖感慨:“厂里为咱们想得真周到。”

夜幕降临,新宿舍区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厂区之间隔着那道白色的围墙,既保证了安全,又不失温馨。王超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这和谐的一幕,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时陈干事来找他汇报:“王厂长,我们已经制定了门禁管理办法,明天就开始执行。工人上下班时间大门敞开,其他时间家属孩子要进厂区,都需要登记并由工人来接。”

“好,”王超点头,“记住,制度要严格执行,但态度一定要友善。这墙是为了保护大家,不是为了把大家隔开。”

回家的路上,王超心情舒畅。这道墙不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是企业管理走向规范的标志。它提醒着每个人:安居乐业的前提,是安全生产。

月光下,白色的围墙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两个世界的和谐共存。王超知道,随着工厂的发展,将来还会遇到更多需要平衡和解决的问题。但只要始终把工人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完)